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一九六四年发现天疱疮血清中含有可与表抗原直接起反应的自家抗体,而抗原位于最早期病理改变处。此后,对人类的水疱大疮性疾病免疫病理学机转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水疱大疮性皮肤病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瘢痕性类天疱抢、阴部疱疹、多形红斑、疱疹样皮炎。由于对这些疾病的免疫病理学机能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其合理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因而加速了对这些疾病的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并对免疫病理学方面问题能更深入地思考(自体抗体、免疫复合物、细胞中介物质如何参与局部免疫损伤的)。虽然上述大疱性疾病较少见,但可用来更好地对这些免疫中介性疾病深入地进行基础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6例寻常性天疱疮和2例红斑性天疱疮皮损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水疱旁早期棘层松解区域细胞间质溶解,细胞间隙增宽,但桥粒和张力微丝连接仍然保存.在棘层松解区域,桥粒和微绒毛减少、消失.3例寻常性天疱疮皮损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棘层松解细胞表面光滑,微绒毛减少、破坏.作者指出微绒毛减少、消失是天疱疮皮损的重要超微结构改变,并且认为天疱疮棘层松解的过程可能首先是非桥粒区域细胞间质溶解,细胞间隙增宽,微绒毛破坏、消失,继之是桥粒区域,最后,桥粒破坏消失,棘层松解形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s,VEC)不仅是一层半透膜屏障,而且具有复杂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其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与某些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可直接反映出VEC的损伤[1]。为此,我们初步观察了血管炎性皮肤病患者外周循环血中CEC数量的变化,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1血管炎组为1997年8月至1998年3月间本院门诊及病房确诊患有血管炎性皮肤病的患者,共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19~47岁(平均36.3岁±10.06岁)。其中…  相似文献   

4.
蛋白印迹法与免疫荧光法检测白血病患者Survivin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Survivin表达结果,以探寻临床上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s)和免疫荧光法检测18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Survivin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s 法检测Survivin 表达阳性13 例(72. 2%);免疫荧光法检测Survivin 表达阳性11 例(61.1%)。两种方法检测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均为阴性。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88.89%。结论 Survivin是否表达可能成为白血病临床诊断、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免疫荧光法操作比较简单,适于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学者认为,寻常性天疱疮可能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患。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人,病情较重,病死率高。患者最先在口腔粘膜发生水疱或在正常体表上成批出现直径1~2厘米之水疱。随病情进展,水疱增多、变大如鸡蛋大小,疱壁薄而松弛,极易破裂。疱液最初清亮,继因渗血或感染变混浊。疱破后形成糜烂面,易出血,有腥臭味。由于表皮棘层细胞松解,疱壁易被擦掉,水疱间外观正常的表皮亦易脱落,用手指压时,水疱可向四周扩展,此现象称为尼氏(Nikolsky)径阳性。因此患者常有较大面积剥脱,甚至累及全身体表面积的50%以上。水疱常有痒感。剥脱面有明显触痛。损害广泛音可有厌食、发热、乏力等症状。患者可因口腔粘膜受累,进食困难,及因皮肤广泛糜烂、大量渗出,失去蛋白质和电解  相似文献   

6.
1.本文统计30例天疱疮首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口腔等粘膜损害在本病早发症状中的意义,并对地理自然条件在本病流行病学方面予以注意。3.对皮质激素控制天疱疮症状的起始剂量和减停后症状反跳关系进行对比,并对免疫抑制剂早用的价值予以讨论。2.对比本病疮面局部处理的方法,并推荐0.1%雷夫奴尔油纱布包扎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西安地区798名50岁以上人员皮肤情况的调查,发现皮肤衰老表现以老年疣最多,占37.96%。其次是点状血管瘤,点状白斑,脱发,皮肤干燥及指甲纵嵴。在这些人员中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共检出各种皮肤病27种,以感染性皮肤病多见。色素性紫癜性苔癣样皮炎,过去一直认为系少见病。这次调查发现7例(0.8%),发病机理恰与老年皮肤变化相似,故我们认为该病也是一种老年血管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74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判断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分析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漏诊及误诊的常见原因.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48例(占65%),恶性肿瘤22例(占30%),良性肿瘤4例(占5%).细胞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分别为96%和94%.15例诊断不符合病例主要来自于滤泡性肿瘤诊断组,其主要原因是细胞学诊断错误及腺瘤性结甲和滤泡性肿瘤间重叠的细胞学特征.结论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诊断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准确性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对我院6例Durie分期为ⅡA~ⅢB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APBSCT,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7.5岁(39~56岁)。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造血重建中位时间23 d(11~62 d)。移植相关并发症包括发热4例,口腔黏膜溃疡或糜烂3例,转氨酶升高3例,其中1例伴有黄疸,恶心呕吐3例,口腔黏膜血疱1例,腹泻1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6~28个月),1例患者于移植后第6个月死于肺部感染,有2例复发,分别在移植后第11个月和第20个月,前者于复发后第4个月死亡,后者经化疗后再次获得缓解。结论 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合并症少;前期诱导化疗阶段应用过马法兰可能是某些患者造血重建延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的甲状腺细针穿刺(FNAB)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间的差异,并探求其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选取甲状腺手术病例中组织病理诊断的HT和HT合并其他甲状腺病病例119例,其中25例(27份)术前曾行FNAB检查,对比分析FNAB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异同。结果①86例(72.3%)组织病理诊断为单纯HT,33例(27.7%)诊断为HT合并其他甲状腺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病中良性病变22例(66.7%),恶性病变11例(33.3%)。②行术前FNAB检查的25例(27份)中,术后组织病理诊断为单纯HT17例,而FNAB诊断为11例,FNAB符合率64.7%;组织病理诊断HT合并其他甲状腺病8例(10份)中,FNAB可发现85.7%合并恶性病变。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足量的细胞学标本以及对HT的细胞病理学表现的深刻认识是提高FNAB诊断HT准确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利用PCR技术制备生物素或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经原位杂交试验及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均取得满意效果。PCR标记法具有经济、快速、简易和标记量大等优点。实践中发现Bio/Dig-11-dUTP的质量、dTTP和Bio/Dig-11-dUTP的比例及起始DNA模板浓度是标记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哇巴因对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αq/1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哇巴因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贴块法原代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传代和纯化。分别给予生理浓度以及病理浓度的哇巴因干预48 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平滑肌细胞Gαq/11蛋白的表达。结果生理浓度哇巴因干预后,平滑肌细胞有增殖现象;而病理浓度组细胞发生凋亡。生理浓度组Gαq/11表达(111.21±30.47)显著高于病理浓度组(68.70±6.21)以及对照组(58.81±4.51,P<0.01);病理浓度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①Gαq/11介导了生理浓度哇巴因引起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效应;②病理浓度哇巴因引起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与Gαq/11无关;③哇巴因在不同浓度下,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产生相应的药理学作用或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HPV 6 / 11L1/E6、HPV 6 / 11L1/E7预防、治疗性DNA疫苗质粒。方法 运用PCR扩增HPV 6 /11L1、E6、E7序列 ,PCR产物连接至pGEMT Easy质粒 ,测序鉴定正确后 ,分别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 ,再用酶切、连接而构建成HPV 6 / 11L1 E6 /E7 pVAX质粒。运用电穿孔法将所获得质粒转染COS 7细胞 ,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所构建质粒的插入目的片段测序正确 ;免疫组化检测在胞浆胞核可见棕黄色点状阳性产物沉积。结论 所构建的HPV 6 / 11L1 E6 /E7 pVAX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可在体外表达L1 E6 /L1 E7蛋白 ,为今后进行DNA疫苗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研究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构建人乳头瘤病毒 1 1型 (HPV1 1 )DNA疫苗 ,从尖锐湿疣病变组织中克隆疫苗靶基因E6。方法 利用改良提取染色体外游离DNA的方法制备模板DNA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基因克隆。结果 从病变组织中扩增出了全长人乳头瘤病毒 1 1型E6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架 ,并插入中介载体T easy中构建重组质粒 ,转化JM1 0 9扩增后经酶切、PCR及测序分析 ,证实克隆成功。结论 该实验的成功为下一步制备HPV1 1的治疗性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法测定西洋参药材中p-F_(11)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 离子阱质谱联用法 ,测定西洋参特有指标成分拟人参皂苷 p F11含量。方法 通过固相萃取小柱预处理样品 ,电喷雾质谱正离子模式全扫描法检测 ,选择离子法定量 ,用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法对该定量方法进行了佐证。结果 线性范围为 0 .4 5~ 7.2 0 μg ,回收率为 98.7% ,精密度和重现性实验RSD值分别为 2 .5 %和2 .8% ,样品在 4 8h内稳定性良好。该方法测得 p F11质量浓度为 3.0 1mg·g-1。结论 该方法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 ,能准确分析、测定西洋参药材中 p F11含量  相似文献   

16.
大场地足球机器人视觉子系统及其识别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MiroSot 11 vs.11大场地机器人足球赛对视觉识别子系统高精确度的要求,介绍了一种参加FIRA Robot World Cup 2004的MiroSot Large League 11 vs.11足球机器人系统计算机视觉子系统和机器人/足球识别算法.详细论述了其视觉子系统结构、色标设计、识别算法和后处理滤波等技术,并介绍了一种利用色度最小平均差分绝对值确定队员标识颜色的新方法.实验和比赛结果表明,该算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The length of protection of hepatitis B vaccineand the effective time for vaccine booster doseshave not been defined.Most of studies suggestedthatthe vaccine was effective for8to1 0 years[1~ 5] .However,in most cases,the study design was notrigorous. Many were cross- sectional studies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vaccination,orstudies thatcompared the vaccinees with the general popula-tion.A few of studies as by Hadler[1] et al .werebased on randomized,double- blind a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  相似文献   

18.
依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江西省综合交通"十一五"专项规划》中提出的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十一五"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江西省交通运输企业人才现状和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依托高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学科优势和高校与企业建立起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从人才资源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角度,探索高层次人才资源培育途径,为全省交通运输"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 13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在强奸犯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调查 13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在两类人群中的分布并进行比较。结果 D2 1S11的等位基因 32 .2 ,THO1的等位基因 9,CSF1PO的等位基因 10、11在两类人群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这 4个基因可能与强奸犯罪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32)P标记的重组HPV 11,16,18质粒为探针,采用打点杂交法检测了60例女性尖锐湿疣组织(其中外阴47例,阴道12例、宫颈1例)中的HPV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和Southern转印杂交法分析了8例HPV 11 DNA的物理状态。结果检出HPV11 19例,其中外阴13例,阴道5例,宫颈1例,阳性率31.7%;HPV16,18各1例,分别检自阴道和外阴,阳性率均为1.7%;HPV 11均以游离状态存在。这一结果为国内进一步深入研究HPV与生殖器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