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维修小技法     
防止GY6发动机机油泵小链脱落一法一般情况下,GY6发动机行驶2万公里左右时,容易出现机油泵小链神长脱落现象,造成抱缸、抱轴等,加重了用户在修理时的经济负担。笔者认为,GY6机以小链带动机油泵工作的设计方式不太科学,如果能改成以齿轮带动机油泵工作,故障率可能会低一些。本人在日常维修中摸索出以下方法,可防止机油泵小链脱落,即将机油泵小链左侧一个与中箱相连的螺栓更换成较原螺栓约长10mm的螺栓,将五羊WY125车的张紧条截去三分之二后,固定在长螺栓处,压住机油泵小链,起到导向和张紧作用。本人用此法维修过三辆GY6机,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故障现象:一辆金杯旅行车,发动机大修完毕后,启动后不到1分钟就自行熄火,再次启动时,发动机曲轴无法转动。故障检查:首先外部检查,未发现异常。拆卸油底壳,发现三缸的缸壁处不断滴漏防冻液,机油壳底部有少量的防冻液。拆下气缸盖,发现气缸垫第三缸周围冷却液通道孔与气缸相通。拆下机油泵,机油泵出油口处无油迹,说明机油泵没有工作。  相似文献   

3.
二冲程发动机因其结构特殊,通常采用分离润滑方式,将润滑油与燃油、空气进行适当混合,再进入发动机内参与润滑。因此,设置有机油泵和专用的供油通路,控制与发动机运转状态相适应的机油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机油泵存在"困气"现象,使机油泵进油口的机油无法进入泵体腔内。某些机油泵未设置放气装置(如春兰CL50QT系列摩托车),机油泵不出油,造成缺油及拉缸。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找到一个排除机油泵"困气"的方法,现以CL50QT摩托车机油泵为例介绍给大家,供维修时参考。未设置放气螺钉的其它机型也可参照此法。1、先拆去摩托车行李箱及前侧盖,将机油箱油管从机油泵进油接头上拔出,别在燃油箱与机油箱之间的适当位置。拧松机油泵M6×35紧固螺钉和M6×12固定夹支架螺钉,取出机油泵。  相似文献   

4.
机油压力为零故障现象机油压力报警灯点亮,机油压力表指示为零。故障原因①机油压力表损坏。②机油管路破裂导致大量漏油。③限压阀弹簧或机油泵损坏。④机油滤清器纸垫装反,导致进油孔与回油孔相通.机油不能进入主油道,造成没有机油压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K6发动机机油泵调压阀开启压力对发动机机油压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总结,并对机油泵调压阀开启压力值进行了设计计算和分析,以便对今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汽车制造业内三缸机的开发成为一股热潮,国内外的许多汽车公司都对三缸发动机有着极大的开发兴趣。与其他款式的发动机相比,三缸机在效率、尺寸以及节能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在资源逐渐匮乏的当代,开发配置三缸发动机的商用车具有极大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发动机的发展趋势,指出开发商用车三缸机的重要性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只有正常的机油压力才能保证将机油输送到发动机的所有摩擦件表面,机油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发动机零部件损伤。所以,当机油灯报警时,应立即停机,查找原因,待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以下原因都可能使机油灯报警:机油油量不足这会使机油泵的泵油量减少或因进空气而泵不上油,致使机油压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英国Concentric公司为道依茨TCD2013系列柴油机开发出新型高性能燃油输油泵和机油泵,以满足欧Ⅳ排放法规。这种新系列发动机为直列4缸和6缸卡车用柴油机,采用道依茨公司的DCR共轨燃油系统。Concentric公司为其开发了齿轮式燃油输油泵,可同时满足高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机油泵集成在发动机的前盖板上,由曲轴远距离驱动。采用这种方案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功率损失。该公司还为道依茨2012系列柴油机提供燃油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机油泵作为发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发动机技术水平的提升,合理设计机油泵流量以确保发动机润滑可靠,已成为发动机设计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文中针对转子型机油泵通过简易计算初步确定了机油泵流量,再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机油泵流量的合理性,从而确保机油泵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正>柴油发动机拉缸主要原因分析操作方面原因表现为由于违章操作而造成拉缸,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发动机冷启动后未经暖车就马上加大负荷运转。由于刚启动时发动机机油温度低、粘度大而流动性差,机油不能畅流至各润滑部位,机油泵供油量小,同时原汽缸壁上的机油在停车后沿汽缸壁下流,使壁面在启动瞬间得不到充分润滑,致使缸套内壁与活塞组件摩擦面急剧磨损,导致拉缸。  相似文献   

11.
介绍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泄压阀卡滞问题的故障分析过程及解决方案。对泄压阀弹簧弹力、初始作动压力、初开压力和全开压力进行设计计算,对量产品泄压阀的结构和设计参数进行对标分析,采用CAE计算分析泄油窗口的受力,找到泄压阀卡滞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可靠性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对机油泵泄压阀设计防再发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轶名 《摩托车》2005,(10):48-48
二冲程发动机因其结构特殊,发动机的润滑通常采用分离润滑方式,将润滑油与燃油、空气进行适当混合,再进入发动机内参与润滑。因此,设置有机油泵和专用的供油通路,控制与发动机运转状态相适应的机油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机油泵存在“困气”现象,使机油泵进油口的机油无法进入泵体腔内。尤其某些机油泵未设置放气装置(如春兰CL50QT车),机油泵不出油,造成缺油及拉缸故障。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找到一个排除机油泵“困气”的方法,现以CL50QT摩托车机油泵为例介绍给大家,供维修时参考。1.先拆去摩托车行李箱及前侧盖,将机油箱油管从机…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发动机在批量生产中,通常应用由普通旁通阀调节机油压力的机油泵,但是在生产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应用体积流量可调节的机油泵最多可节油3%。这种可调式机油泵在轿车发动机上已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已逐步推广应用到商用车发动机上。本文简要介绍轿车和商用车应用的新型可调式机油泵的基本工作原理,以便使汽车维修行业人员能从中了解这些新型可调式机油泵的使用及其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台492Q汽油机,在行驶途中忽然机油报警灯闪亮,此时离目的地仅距300m左右,驾驶员以为近距离行驶,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于是就强行驶至停靠点,然而此时发动机却突然发出严重金属撞击声,并随之熄火。经拆检第3缸活塞组件损坏严重,活塞碎裂,连杆轴瓦烧熔。但油底壳内机油容量符合规定,机油泵经单独试验,性能尚可。对该发动机捣机事故造成的原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通常汽油机断油烧瓦造成捣机事故的原因,一般是机油泵后端主动轴套处横销扭断,分电器与机油泵传动轴横销剪断。但该发动机两零件均正常、完好。  相似文献   

15.
张元江 《天津汽车》1995,(1):23-28,40
曲轴的动平衡是内燃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尤其是三缸机更有其特殊性,重点介绍了TJ370Q和TJ376Q三缸机的动平衡原理,以及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内燃机运转时的缸孔变形对机油耗(LOC)影响很大.目前这方面的分析报告不多.试验采用传统的直列4缸汽油机,旨在阐明缸孔变形与LOC之间的关系.用旋转活塞法测定3、4号气缸的缸孔变形,并用硫示踪法测量了每缸的LOC.通过改变活塞环张力来测量LOC,以研究活塞环与气缸的贴合性及其对LOC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动机低...  相似文献   

17.
曲轴轴承烧毁时,发动机工作中将会出现机油压力突然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轴承出现异响,机油温度急剧升高至100℃以上,曲轴突然转不动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①缺少机油。②机油泵损坏或油管破裂,导致油压下降。③机油质量差。④油道堵塞,过滤器太脏,旁通阀失效,轴承得不到润滑。⑤轴承装配过紧或过松,或有脏物堵塞油道。⑥低温下冷启动,机油过稠,轴承没有很好润滑就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机油泵如同人的心脏,它要连续不断地将机内的润滑油“抽”引到缸头上,供应整个缸头使用。弯梁100款发动机机油泵齿轮由时规链条带动,时间久了,齿轮磨损严重时必须立即更换,否则,泵油效果不好,会引起缸套、活塞、活塞环润滑效果差,造成正时齿轮、时规链、凸轮轴、摇臂的干  相似文献   

19.
二、机油供给系统 (一)总图 4.0L-V8-TFSI发动机采用的湿式油底壳润滑系统,如图14所示.而且首次在奥迪的8缸汽油发动机上使用了可控式活塞冷却喷嘴. (二)机油泵 4.0L-V8-TFSI发动机配备的是可调式机油泵.该机油泵设计成可以以两个压力级来工作的.另外,该泵不断地通过容积流量的调节来时刻适应发动机的机油需求(当然是以两个压力级工作的了).因此,使用这种机油泵,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同时,在发动机转速较低时,这个机油泵也可以在较低的压力级工作(所耗费的功率就变小了).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一辆BJ2020型指挥车,使用过程中出现发动机机油压力有时低、个别情况下无压力现象。故障检查:拔下分电器轴和机油传感器,用平口起子转动机油泵,有机油从主油道流出,说明机油泵工作正常。分解发动机,清洗油道,发现机油集滤器有脏污。清除脏污后装复试机,故障仍未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