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一、故障现象有1辆行驶里程约5.2万km的2013年英朗轿车无法起动,同时没有挡位显示,起动机无响声(不转动)。二、故障原因分析汽车拖运到维修站后,检查蓄电池正常后,短接起动机接线柱,起动机能工作,从而证明起动机良好,故障点在起动机的控制电路。通用汽车起动机继电器由发动机电控单元ECM控制起动继电器线圈火线,而点火开关起动信号传递给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调查中发现,由于误操作或钥匙机构故障,造成起动机长时间工作,导致起动机烧蚀,严重的会造成烧车的不良后果。本文介绍了EMC、BCM对起动机进行保护的两种控制原理,从而达到保护起动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在电控柴油机车辆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车辆无法正常起动的故障,本文对产生此类故障的原因及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便能准确、快速的排除故障。1起动电路故障引起的车辆无法起动电控柴油机起动机工作时受ECU控制,将点火钥匙旋到起动档时,ECU会输出一个驱动电流到起动继电器,使继电器正常吸合,起动继电器吸合后起  相似文献   

4.
一辆北京切诺基汽车,将点火开关置于起动档时起动机不转。打开车灯,灯光亮度也无变化。 根据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可能是①起动机内部导线断路;②起动机电磁开关损坏;③起动继电器有故障,不能将起动线路导通;④点火开关损坏;⑤点火开关至起动继电器的线路有断路。 检修时,先用一根较粗导线一端接起动机火线接柱,另一端接电磁开关接柱,此时起动机电磁开关动作且起动机转动有力,这说明起动机及电磁开关正常。再将点火开关置于起动档,用万用表测量起动继电器开关接柱电压,为12.8V,说明点火开关及点火开关到起动继电器的线路正常。最后检查起动继电器,发现其不能将起动线路导通。更换起动继电器后,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5.
车型:奥兹莫比尔98,别克林荫大道3800V6(带防盗系统)。故障现象:不能起动。故障分析:上述车型带有防盗系统,其关键部分是一个点火钥匙识别电脑,它可以识别插入点火开关的钥匙是否正确。该电脑可以控制起动机继电器.向PCM电脑提供数字信号,使PCM电脑控制喷油田喷油,同时还能点亮防盗报否打。当扬人点火钥匙并停在起动位置时,识别电脑就会读出五匙的电阻值.同时发出一个5\的电压信号,经过钥匙芯片与识别电脑内部接地,识别电用就可以接受到钥匙芯片上的电压信号。由于钥匙上的芯片有15个不同的电阻,所以钥匙芯片的电压信号…  相似文献   

6.
针对迈腾1.8TSI发动机无法起动的故障现象,利用通用故障诊断仪KT600、万用表、跳线盒等,分析发动机无法起动的故障原因在于主继电器J271至发动机电控单元J623的T94/69电路断路、起动继电器J682自身故障,导致J623无法通信、起动机不转,引起发动机无法起动的故障。  相似文献   

7.
1工作原理北方奔驰ND4250B30J发动机起动系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误起动保护控制电路,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点火锁转动到START档时,起动闭锁继电器导通,起动机电磁开关吸合,起动机工作。当发动机起动后正常运转,且发电机工作正常,此时发电机D+极柱输出+28 V的端电压。此端电压有3个作用:  相似文献   

8.
故障现象一辆2011款路虎Discover4车,搭载TDV63.0 L柴油发动机,行驶里程为5 km,出现发动机无法起动的故障。故障诊断接车后尝试起动发动机,确实起动不着,也没有起动机打齿声,但点火开关可以接通。用万用表检测蓄电池电压,为12.26 V,正常。为检查起动机是否已损坏,拔下起动继电器,直接用导线跨接继电器插槽,代替继电器工作,结果起动机运转了,并发出打齿声,由此初步判断起动机可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一、故障现象有1辆迈腾B7L轿车,发动机无法起动,起动机不转,EPC灯不亮。二、故障原因初步判断此故障为起动系统故障造成发动机无法起动。查看迈腾轿车电路图,起动与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迈腾B7L轿车起动电路控制原理:当将点火钥匙推到起动挡时,继电器J329线圈有电流通过,吸引触点闭合,同时发动机电控单元J623接收到D9起动信号、F制动信号和  相似文献   

10.
车型:GL8。 VIN码:LSGDC82C32S108915。 行驶里程:38000km。 故障现象:点火开关旋至“ON”(点火档)时,起动机自行运转,发动机起动、运转正常。 诊断与排除:发动机起动系统电路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当点火开关旋至“START”时,PCM(发动机动力系统控制模块)23接脚通过线路接收到蓄电池电压,即起动运行的请求信号,PCM接收到此信号后,内部控制PCM的76接脚搭铁,76接脚搭铁后,曲柄继电器(起动继电器)磁力线圈有电流通过,于是内部触点闭合,曲柄继  相似文献   

11.
基于MC68HC908GZ60电器装置板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笔者722007年为陕汽德御系列车设计的一款中央电器装置板。该电器装置板和传统的电器装置板的区别是取消了传统电器装置板上的专用继电器,整个电器装置板上所有继电器为通用继电器,所有功能通过一个MCU控制,该微机接收开关和传感器信号以及来自于车辆电子控制器的CAN信号,输出经过电流放大后控制各功能通用继电器,完成整车电器的控制。具有成本低、运行可靠的特点,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复杂的电气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2.
马雪梅 《时代汽车》2021,(7):160-16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事故涉及了二次回路、保护装置、整定与配置、安全自动装置、电源事故等多个方面,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文章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事故为入手点,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事故类型,剖析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原因,并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事故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起动复合继电器、五十铃安全继电器、洋马安全继电器工作原理分析,系统介绍发动机起动保护电路,并提出了发动机保护电路新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summarises the main features concerning the definition of an efficient odometry algorithm to be used in modern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and control (ATP/ATC) systems. The availability of a reliable speed and travelled distance estima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efficiency and the safety of the whole system. The first essential step in odometric subsystem design is the choice of the sensors, whose output signals will be used for velocity estimation. Then a suitable procedure fusing sensor signals has to be defined as a function of number and type of sensors and accuracy and safety targets. In the paper, the main features of an innovative solution will be summarised and its performance will be presented, in terms of precision in speed and travelled distance estimation.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推广引导式柔性缓冲系统的工程应用,验证其防护性能和可靠性,依托渝黔线高速公路区间内某山区桥梁的高陡边坡落石防护工程,开展了工程设计计算,并对引导式柔性缓冲系统的防护性能进行分析。首先利用无人机航测建立防护区域的三维模型,明确了桥梁结构与边坡的空间位置关系和防护需求;基于危岩体实际特征对5个边坡纵断面开展了落石运动轨迹分析,根据弹跳高度和冲击动能包络值确定防护高度和防护能级指标;初步设计了引导式柔性缓冲系统的部件规格参数,建立了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与关键部件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基于离散元-有限元耦合算法,分别验算了相同初始动能的单体落石和多体落石2种工况下引导式柔性缓冲系统的内力,对比分析了有无防护时落石灾害对桥梁结构的侵害情况,从而验证了防护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满足设计要求的引导式柔性缓冲系统能够有效抑制落石弹跳高度,从而避免落石侵限和撞击桥梁结构;引导式柔性缓冲系统关键部件内力响应均未超过设计限值,但不同工况下相同部件的内力峰值差异较大,因此,应采用各工况内力包络值进行设计,且关键构件的承载力安全储备系数不应小于1.2;防护全过程的耗能机制主要由系统塑性变形、系统阻尼以及落石与边坡和系统的摩擦碰撞3部分构成,其中塑性变形和摩擦碰撞耗能占主导地位,可分别按40%和60%的比例进行设计;拦截区段和引导区段的设计耗能比例系数可分别按0.7和0.3考虑,各区段中的主要耗能部件均为耗能器和环形网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能量匹配原理的引导式柔性缓冲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及流程,并建议了针对不同性能目标的多水准设计策略,以期发挥系统更大的防护潜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成长,交通运输也随之蓬勃发展,其中交通运输时间的缩短及运输燃料的节省更为重要,又因工程技术及材料的提升,因而促使隧道工程成为工程规划及设计上的首选,其虽可能导致工程经费的增加,但却大幅缩短运输时间及能源损耗,并增加行车舒适性,对于社会效益之提升具有相当大之帮助。隧道的利用首在确保其畅通性,除隧道内部的结构设计需抵抗地层应力,以维护隧道安全及空间利用外,山岳隧道洞口上方之边坡防护尤为重要,盖因洞口的防护除攸关隧道两端的通畅性外,另与隧道灾变后之救灾与人员逃生有绝对相关。一般隧道洞口的设计及施工均无可避免地对隧道洞口上方边坡稳定性及地表植被产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若采用喷浆或混凝土框梁等护坡方式时,对生态及环境将产生永久性的影响。预应防护网工法为可取代上述传统混凝土工法且无其缺点的一种新型护坡工法,将可使隧道洞口的设计及施工更加弹性及符合环境保护目的,本文旨在介绍该设计及施工更具弹性、非混凝土结构护坡方式且无需砍伐树木的护坡新工法,以供工程界于设计及施工时之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悬索桥主缆防护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悬索桥主缆腐蚀是世界范围的问题,传统的主缆防护方法只能减缓主缆腐蚀.结合对悬索桥主缆防护问题的现场调查和文献资料调查,介绍国内外现行悬索桥主缆防护方法和现状,分析和探讨未来悬索桥主缆防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超近距离下卧既有盾构隧道的安全,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结构分析、理论计算和监控量测等方法,针对基坑开挖施工对下卧既有盾构隧道的保护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1)结合上部基坑开挖施工工况,利用计算软件分析不采取措施时下卧隧道的内力转换及变形,发现随着基坑开挖施工,管片结构内力虽先增大后减小,但增大的幅度有限,对安全不起控制作用,下卧隧道的安全主要受变形控制;2)为有效抑制基坑开挖施工引起的超近距离下卧既有盾构隧道的变形,分别研究隧道内设置抗浮锚杆、隧道侧设置隔离桩、隧道内增设临时支撑及配重等技术措施对抑制隧道变形的作用,发现隔离桩+临时支撑+配重措施效果最好,隔离桩措施次之,抗浮锚杆措施效果最差;3)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下卧隧道保护设计方案,并应用于工程实际,以期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少华  赵华  卓越 《隧道建设》2012,32(1):127-130
以沪昆铁路梨子坪隧道项目为工程依托,介绍国内隧道防水卷材铺设施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新型防水卷材铺设装置的工作原理、技术途径和结构特点,该铺设装置可替代传统的铺设作业台架,实现防水卷材的自动铺设和支撑。在降低防水卷材铺设施工的劳动强度及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铺设工效和质量,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整车电路是整车电子信号的载体,整车电路保护装置具备电源分配和电路保护的功能。整车电路系统安全方面相关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安全性,本文主要介绍熔断丝的开发及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