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勘查及地基处理方案,这两种因素皆会左右施工沉降量的推算.基于此,结合某市政道路软基路堤处理项目,探讨沉降动态控制方法.明确软基地质勘查意义,并针对常见的软基加固方案——括换填法、抛石挤淤法、堆载预压法或水泥搅拌桩进行论述.其中以堆载预压法为例展开分析,对施工方案设计及固结沉降计算两方面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最后提出沉降动态控制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建设中常用的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换填轻质填料、搅拌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管桩地基等5种软基加固处理方法,开展了基于专家调查的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可靠性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来自高速公路管理、设计、施工、研究单位的67位具有丰富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工程经验的专家开展咨询和调查分析,得出了不同软土深度情况下各种软基加固方法的可靠性程度评价结果。研究显示,珠江三角洲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方法的可靠性从高往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管桩地基、CFG桩复合地基、排水固结法+换填轻质填料、排水固结法、搅拌桩复合地基。当软土深度超过20m时,一般宜采用管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5,(12)
为了研究换填法在高寒沟谷区的防冻胀效果,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软土路基合理的换填处理深度,并在宕昌~迭部二级公路K18+100~K18+400段设置了3种不同换填深度的试验段,对温度及路面变形数据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采用隧道弃渣换填处理1m后的最大季节冻结深度为1.86m,大于未换填路基下的季节冻结深度1.68m。在冷季期间,经过换填处理的路基下部土体较早开始冻结。换填2m的路面变形具有较小波幅的波动,未见明显的冻胀发生;未换填的路面变形则以冻胀变形为主。利用隧道弃渣换填原天然地基的方法在高寒沟谷区软基处置中具有良好的防冻胀效果,可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工程采用先预压后开挖换填轻质土方法进行软基处理,当预压时间不足时需要通过施工过程中动态调整轻质土换填量来保证同等效果。以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软基处理工程为例,研究了先预压后开挖换填轻质土处理技术工后沉降和换填厚度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通过荷载的等效换算,来对轻质土换填量作出动态调整的计算方法。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缩短预压时间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成都市温江新城区一般软基的特性分析和结合现场实测成果,分析温江新城一般软基和处理方法,得出采用换填法进行一般软基处理的合理换填厚度。  相似文献   

6.
以乌干达KE高速项目为工程背景,提出适合沼泽区公路软基处理的围堰换填施工法,结合围堰换填法的施工工艺,选择典型沼泽区路段分别采用分层总和法及FLAC3D有限元差分方法进行沉降计算及分析。经现场实测验证,围堰换填法能有效解决沼泽区软基处理施工困难和路基工后沉降过大的问题,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对于处治沼泽区软土地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公路涵洞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通常采用换填透水性材料来处理涵洞基底,由于软基下沉不均匀,往往导致涵身及基础横向开裂或位移,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省道S276线K33+358~K34+980段位于海边软基路段,该路段三座涵洞地基处理采用铺设三层土工格室的处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换填石屑法处理桥涵软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惠河(惠州-河源)高速公路第7、8合同段桥涵软基处理的施工实践,较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采用换填石屑法处理桥涵软基。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广州市新光快速路工程软基处理设计及施工等情况,对本工程所采用的浅层换填、水泥搅拌桩、气泡轻量混凝土换填等软基处理方式做出了总结与评价,为日后类似工程的软基处理提供了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道路设计过程中,将软路基土全部挖除换填或者加固设计路段范围内所涉及到的所有软土层无疑是避免软土路基失稳和沉降过大最为理想状态下的处理设计方案,然实际应结合工程特性及地质条件综合比对分析,合理选取处理设计方案。通过某城市次干路软路基处理设计实例,不仅较为详细介绍了换填法处理软路基的设计过程,同时显示了在浅层软路基处理过程中,换填法相对复合地基法来说更为经济,并且也指出了换填路基分层施工质量控制及路基整体强度验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软基处理路堤极限填高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雁玲  佴磊  江娟 《公路》2005,(11):115-119
根据吉林省东部山区广泛分布的草炭土软土层的力学特性,针对反压护道、土工格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块、砂桩、砂砾换填及土工格栅加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等6种公路常用的软基处理措施,对天然软土地基及处理后的地基用JANBU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得出指导施工快速填筑而不致失稳的路基极限填高。经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处理此种软基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砂砾换填。处理后路基的极限填高可提高2.4m;其次是砂桩加复合土工布、土工格栅加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极限填高可提高1.9m;而反压护道应根据不同的路基填高对其宽度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涛 《路基工程》2013,(3):43-48
根据江西景婺黄高速公路浮梁软基试验段典型断面软基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监测结果,对监测断面工后软基沉降量和固结度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软土地基袋装砂井+两层土工布+砂垫层的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以及不同的砂井深度和间距对软基工后沉降量以及固结度的影响,得到了适合于景婺黄高速公路浮梁软基填筑法施工的路基固结沉降计算方法,以及袋装沙井的合理深度和间距。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法中,强夯法是一种注重效果而且比较经济的方法,因此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对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强夯法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结合实例对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应用的强夯法施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大学城组团二标段软基处理为例,叙述换填法、碎石桩、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水泥搅拌桩等五种方法加固软土地基的适用范围及要求,主要介绍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结合粤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软土地基的性质,介绍了不同地质情况和不同施工条件下软基处理的方法,阐述了软基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主要问题,总结出软基施工中一套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结合粤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软土地基的性质,介绍了不同地质情况和不同施工条件下软基处理的方法,阐述了软基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主要问题,总结出软基施工中一套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杨海  接道波  余虔 《路基工程》2015,(1):136-140
以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项目为例,在分析飞行区场地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和场地内不同地貌单元软土分布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机场上部荷载要求,提出了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案。对沟塘区采用清淤换填法,漫滩区采用超载预压加排水板,漫滩区永久边坡(不含灯光带)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与塑料排水板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通过施工期间的监测结果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了验证,表明本项目地基处理方法是可行的,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汕头市苏埃通道北岸龙湖沟段隧道与苏埃海湾相邻,河道底为淤泥地质,采用明挖暗埋法施工,开挖基坑时需将龙湖沟部分河道进行封闭回填。为了确保承载力满足施工机械、设备以及修筑便道的稳定性,如何处理河道底部深厚的淤泥地质,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践表明,与传统的软基处理工艺如清淤换填相比,采用淤泥固化技术可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较大幅度地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以泉州市泉港区某道路采用抛石挤淤结合强夯法置换处理软基为例,阐述了软基处理方案的选择、设计与施工。采用钻孔揭露结合瑞雷波法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检测,通过计算校核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处理软基科学合理,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软土地基上旧路加宽工程中不可避免的新旧路基间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换填一定厚度的软基并在路堤底部铺一层土工格栅的处理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加筋不换填、加筋不换填、加筋换填等几种路基加宽的软基处理方案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换填与加筋相结合可明显降低软基上新旧路堤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AS;(2)当路堤高度和软基厚度一定时,△S随换填深度的增加或格栅抗拉模量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换填深度和合适的格栅抗拉模量来达到控制不均匀沉降△S的目的。如果给定△S的容许值,则换填深度与格栅抗拉模量之间存在最佳组合,此时处理费用最低。提出了确定此最佳组合的方法;(3)当路堤高度不变而软基厚度过大时,或软基厚度不变而路堤高度过大时,即使换填深度达到经济最大深度(通常为3m),不均匀沉降AS仍会超过容许值,该处理方法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