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除油水力旋流器是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本文给出了旋流器常用技术术语,分析了分散相液滴在旋流器旋转力场中所受的静分离力,并讨论了油水密度差、油滴直径、入口浓度、入口流量、分流比和压差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力旋流器作为分离设备,主要是利用旋流产生的离心力对密度不同的介质进行分离,在石油工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水力旋流器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分析了水力旋流器在油料储运方面的主要用途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含油废水中浮油,分散油和乳化油的处理,将重力法与聚结技术相结合,设计制作了波纹板聚结油水分离器,并对其内部构件比如入口构件、聚结构件、集油构件及出口构件进行了创造性的优化设计,改善了水力条件,强化了重力油水分离过程。其中聚结构件的优化设计和聚结材料的表面特性是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的关键,直接影响到设备的除油效率。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两相流水力计算模型大多数是在特定的试验条件下,得到的经验或半经验公式,应用于油气田两相流生产管线,普遍适用性较差。对国外稳态两相流软件中常用的13种水力学组合模型,在持液率计算和流型判断方面进行了改进和补充,并用JZ20—2凝析气管道的实际生产数据对这些水力模型进行评估,筛选出计算精度相对较高的EF、BBM、BBME等3种模型。统计误差分析和灰色关联法用于水力学模型评估的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证明,为工程设计者选择合理的水力计算模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上游供应商因资金约束而降低供应链效率的问题,本文考虑了供应商存在资金约束的一对一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构建预付款机制,在产出随机环境中,分别讨论了需求确定和需求不确定两种情况下供应链的生产决策问题。并分析了机制参数对生产策略以及相关参数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零售商均可以通过预付款激励供应商提高产量,但无法达到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效果。通过数值分析,能够得出机制参数的调整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并对两种情况下供应链效率进行了比较,得到需求确定下的最优生产量和期望利润始终高于需求不确定下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TLNET和SPS是两款常用的输油水力仿真软件。为了比较两者的使用特点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分别从软件的基本模型元件和模型调试2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以某成品油管道为例,采用2种软件分别进行了稳态模拟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TLNET和SPS稳态等温计算和动态计算的结果差别很小,但在稳态换热计算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在管道规划、方案比选等前期阶段采用TLNET;而在管道设计、生产运行等后期阶段采用SPS.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凿岩机的破岩过程,提高其破岩效率,采用离散单元法分析软件PFC3D探究凿岩机钻头的破岩过程。通过模拟在不同加载速率下单钻头凿岩机的破岩过程,并以破岩比功表征两种风化程度花岗岩的破碎程度,探讨了相应的凿岩机破岩效率;进一步分析不同条件下破岩比功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有效提高凿岩机破岩效率的最佳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8.
企石枢纽是平陆运河规划三个梯级中的第二个梯级,是以航运为主兼顾防洪等综合利用工程。文章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枢纽泄洪消能和通航水流条件开展研究,验证枢纽整体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同时,研究得到了泄水闸、中间渠道、溢流堰泄洪消能主要水力参数,明确了大塘河支流和高湖河支流影响下的枢纽通航水流条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给合给水管网的实际,对其水力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提出一种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并用Pascal编制了计算程序,对某管网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子甲  陈峰  李小红 《综合运输》2012,(6):71-74,87
本文基于对香港铁路公司的实地调研,结合其线网规划,分析了香港地铁同站台换乘的实现形式、运营特点,并与其他城市同站台换乘站的实现形式进行对比,采用计算机行人仿真方法和工具,建立3D仿真模型,对两种典型的同站台换乘布置形式进行评价分析,比较了两种形式下换乘站台的客流密度和换乘时间等指标,认为在换乘量较大的情况下香港地铁采用的单向同站台换乘可以大幅提高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11.
测量和评价临沂革命老区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率,对发展临沂经济有重要意义。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投入导向CCR模型、BCC模型和超效率模型,对临沂市2009年至2020年间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DEA效率进行测算。得到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929、0.987、0.955,整体处于较高水平,规模收益有不变或递增两种状态,投入指标存在低程度冗余。结合每年DEA效率和冗余的对比,提出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固液两相流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内特性、外特性和水力设计等方面对国内固液两相流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内特性研究中分别介绍了泵内固体相流动规律的研究和泵内两相流的常用数学模型,外特性研究主要是探索过流部件几何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规律。归纳了国内目前固液两相流泵的设计方法,主要分为速度系数法、两相流畸变速度设计法、速度比设计法、流场分析设计法,并概括介绍了固液两相流泵在江河湖库疏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岩体隧道工程的勘测、施工、运营整个过程中,水力压裂是一种需要重点关注的力学机制。文章针对层理性沉积岩材料,运用有限元断裂损伤模拟和解析推导两种手段开展水力压裂问题研究。基于多场耦合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线弹性断裂准则与损伤本构模型,二次开发了可以表征微裂纹的渗流-应力-损伤耦合岩石模型,并应用于饱和渗流岩体水力压裂过程,通过引入弥散的平行微裂纹表达沉积岩的层理,建立沉积岩圆筒模型模拟孔径注水、外加围压条件下的水力压裂行为,研究其压裂破坏模式及渗流分布模式。另外,通过变化孔径和围压,探讨临界起裂水压与围压、试件孔径的定量关系。为了验证数值模拟所得起裂压力规律,基于渗流理论和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结合模拟中得到的张拉破坏模式,推导了均质线弹性渗流岩体圆筒的临界起裂水压公式。解析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显示,两种途径得到的起裂压力吻合很好,偏差呈现在3%以内;围压越大,起裂压力越大,两者近似呈线性关系;孔径越小,起裂压力越大,两者在一定范围内近似呈负斜率线性关系。同时,起裂压力解析解总是略大于数值解,这反映出解析方法与数值方法基本材料假设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在材料性质参数一致时,基于理想线弹性体假设得到的起裂压力会大于引入初始损伤层理的材料算得的起裂压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上油田开采水力提升流速过小或生产暂停等极端工况,管道内难以过滤的极细颗粒存在沉积、密实甚至堵塞风险,进行了不同浓度的细颗粒石英砂在管道内低水力提升流速与静水沉降特性实验研究。通过与现有理论对比发现,低浓度极细颗粒在实验中的沉降速度普遍大于现有针对规则颗粒的理论沉速;高浓度颗粒的低水流流速携砂过程及沉积密实结果与颗粒粒径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5.
文中提出了提高道路微波除冰效率的一种设想即激光、微波复合除冰法,同时从理论上初步分析了其实施的可能性,并用试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首先利用激光与探测器相互作用的机制分析了激光溶冰的时间和使冰溶化成水的温度,即阀值温度,得出了在阀值温度下激光溶冰的时间相对很短,在毫秒级。其次通过微波作用在水、沥青混凝土、冰等相关介质的吸收功率的比较,得出了在相关介质中微波吸收功率的强弱顺序。继而用温度场理论和付里叶传导定律重点定性推出了激光、微波复合加热和微波单独加热两种方式的场强均方值。在分析过程当中拫据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假设,以简化推导过程。最后给出微波场强均方值的比值,由此找出与微波除冰效率有关的两种方式加热时间的大小对比,得出的给论是:理论初步确定在城市道路除冰雪中在同等条件下激光、微波复合加热的时间要少于微波单独加热时间,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6.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水力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地暖系统中重力循环作用压力对共用立管的影响,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了地暖系统中下分异程式双管系统和下分同程式双管系统的水力平衡状况,得出了在没有平衡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下分异程式双管系统更适用于地暖系统的结论,通过计算确定了地暖系统共用立管水力平衡的影响因素和平均比摩阻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成品油管道由于顺序输送多种介质,且中间站下载量调整频繁,造成管道水力状况复杂多变。因此,根据规范要求,在设计时要对管道进行水力分析。鉴于引起不稳定流的工况众多,如果全部都进行分析,势必使工作量过大,降低设计效率。根据经验,对各种常见工况进行了分析,并推荐出不同管道条件下需要优先考虑模拟计算的工况。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路网是城市交通的基础,合理的城市路网需要合理的城市路网密度。在控制道路面积率和交通需求不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城市中心区大街区和小街区下不同路网密度的交通效率进行比较的定量分析法。通过利用Synchro分别对大街区和小街区情形下路网进行仿真,对路网交叉口的延误、交叉口停车、路网容量以及路段速度四个主要效率指标进行定量对比分析。以上海临港新城道路网和流量为基础,进行仿真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街区路网较大街区路网有较高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钻爆法和TBM法是地下工程掘进的两种主要方法,其对围岩扰动程度、加固措施有显著影响。文章以四条平行分布且分别采用TBM法和钻爆法掘进的大型隧洞为研究对象,进行同一地质条件下不同开挖方法对围岩破坏的影响研究。通过大量地质资料的统计处理、力学分析,总结了围岩的破坏方式,并归纳对比两种不同施工方法对围岩影响的共性特征,包括破坏部位相同、破坏面积相近、破坏坑深相近。另外,对比了两种方法对围岩影响的差异性,包括TBM施工时二次破坏范围比钻爆法的二次破坏范围大,并且易于产生岩爆和应力型破坏,但钻爆法施工时岩体易发生结构面型破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破坏现象的力学机制,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施工和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军  肖懿晨  冯庆旺 《综合运输》2023,(6):92-99+136
采用近距平行跑道构型是大型机场提升容量的重要方式,在近距平行跑道机场占比逐年升高的背景下,首先对我国近距平行跑道机场的跑道间距、入口错开情况和绕行滑行道设置进行了统计,并对比了美国部分近距平行跑道机场平面布局形式;其次依据布局特点对布局形式进行归纳和分类,然后对三种典型的布局形式展开研究;最后根据布局特点和运行模式,分析并提出提升近距平行跑道机场运行效率的策略,为提高近距平行跑道机场地面运行安全水平、提升地面运行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