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研究隧道活塞风对地铁屏蔽门的影响,通过分析活塞风形成机理,构建两车、两车站、三区间隧道的地铁隧道模型,利用滑移网格技术仿真模拟列车在隧道运行时引起的活塞风速度与压力,并提取所研究车站屏蔽门区域所受活塞风的压力值。通过对屏蔽门进行静力学分析,利用屏蔽门所受最大阻力来衡量屏蔽门开关能力。将仿真结果与南宁地铁1号线的实际故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下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仿真模型有效、合理,屏蔽门所受最大风压受列车运行速度、屏蔽门位置及风井布置模式的综合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屏蔽门故障诊断和智能运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器(PEDC)的设计缺陷导致通信信号系统发给PEDC开关门命令后,PEDC没有向门控器(DCU)发出开关门命令和使能命令,此时列车门打开或关闭,屏蔽门没有同步动作.PEDC应急装置设计有关门命令故障检测电路、开门命令故障检测电路等,在PEDC发生通信信号无法开关整侧屏蔽门的故障时,应急装置会自动启...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目前地铁列车客室侧门间距设置的基础上,就地铁列车客室侧门间距设置方案与站台屏蔽门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限体积法建立了地铁车站三维静态数值计算模型,对列车阻塞隧道时站台滑动门所受的活塞风压进行了计算研究;分别对单、双两种活塞通风条件下,不同活塞风速、阻塞比、滑动门位置对滑动门所受风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活塞通风能够有效减弱活塞风对滑动门的风压;单活塞通风条件下,滑动门在最不利位置时,需克服的最大风压约为230 Pa。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屏蔽门系统是保障乘客安全和地铁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安全装置.因地铁列车门与站台屏蔽门、列车与站台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时有乘客被夹和踏空等安全事故出现.针对存在的隐患,提出了解决办法:在站台屏蔽门和列车门之间加装激光传感器阵列和自动伸缩踏板.该解决方案对于现有系统的改造较为简单.在实验室做出了模拟样机...  相似文献   

6.
信号系统不仅控制行车安全,对于站台屏蔽门也要进行联动控制。介绍一种屏蔽门联动控制器,它采用带有自由波天线的无线接入点AP箱,可在列车驶入站台时与屏蔽门联动控制器建立无线通信。由于地铁车站型式不同,屏蔽门联动控制器的无线布置方案也应不同,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合肥地铁1号线要求,列车在点式模式下能实现站台屏蔽门联动,在出站信号机为禁止情况下能防止司机误操作而闯红灯。为了实现该功能,增加了一套独立的车-地通信网络和一套后备情况下站台屏蔽门联动及防闯红灯设备,在列车与轨旁列车自动保护通信丢失后,在列车降级为点式模式的情况下,可实现站台屏蔽门的联动和防止闯红灯功能。  相似文献   

8.
地铁站台屏蔽门首末端滑动门为避免遮挡列车门,应采用非标准开度。从开关门时间一致性要求及列车司机门畅通性要求论述了首末端滑动门的设计要点。分析了屏蔽门就地控制(PSL)盘几种安装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对首末端滑动门设置的影响。提出了将PSL盘安装在端门拐角立柱的侧面,采用嵌入端门门体的优化方案。该优化方案既能保证首末端滑动门的设置最优,又兼顾了站台屏蔽门拐角的美观大方。  相似文献   

9.
车站屏蔽门与列车车门联动优化控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包括安全门)与列车门联动优化控制的技术方案,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使门控精度达到单门级。这对于完善地铁站台屏蔽门/列车联动控制技术,维护旅客上下车秩序,进一步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密度行车时隧道风压对屏蔽门开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铁隧道通风压力对站台屏蔽门关门力的影响,采用SES软件,从活塞风井的设置形式,对正常运行工况下隧道内的通风压力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合列车位置分析了高密度行车时高峰运营工况下的隧道内通风压力的分布,并给出了其对屏蔽门关门力的影响与建议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屏蔽门——地铁站台的新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铁1号线及北京地铁均曾先后发生过在站台上的乘客不慎跌入轨道,而惨遭列车辑过身亡的严重事故。 为了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在国际上早就有安装地铁屏蔽门系统的要求。 屏蔽门实质上是安装在地铁站台靠轨道侧边沿上,把站台区域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上海地铁站台上,一位乘客在上车时被夹在屏蔽门和列车之间,列车启动后,乘客不幸被挤压掉进隧道身亡。这起意外事件也给南京地铁敲响了警钟,昨天,南京地铁建设处相关人士表示,屏蔽门与列车门之间的缝隙会夹人,南京在2号线设计中已经避免了这个缺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西安地铁2号线实现了信号系统对屏蔽门的状态监督与开/关控制。重点描述了信号系统和屏蔽门系统接口的设计原则、功能以及信号系统(CBTC)与站台屏蔽门系统之间的安全控制与联锁关系。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接口的合理设计与运用,确保了列车在站台精确停车,实现了屏蔽门、车门的联动。对于实现行车与乘客乘降的安全,提高地铁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站台屏蔽门系统的特点 ,就某地铁采用站台屏蔽门系统 ,与开 /闭式、开闭混合式环控方案做比较 ,用地铁PBM软件对这 3种方案分别进行空调季节负荷计算 ,非空调季节的通风量计算 ,确定设备后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铁限界标准,列车与屏蔽门之间必须保留一定间隙,以保证列车在规定条件下能安全通过该设备区域。乘客上下车安全与行车设备安全同样是地铁运营中的核心问题。实际测试了地铁列车进出车站和通过车站时与屏蔽门间的动态间隙,在正态分布假设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预计了车辆随机晃动下与屏蔽门间的间隙值,从乘客上下车安全角度对现行的地铁车辆限界与设备限界间的安全裕量值进行再评估,为将来地铁车站屏蔽门设计及站台设备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铁5号线屏蔽门系统安全回路故障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铁5号线全高屏蔽门因存在设计缺陷,安全回路故障频繁发生,影响列车正常运行。针对安全回路故障,设计了2套专用设备,一为通号模拟开关门装置,二为安全回路断开故障监测装置。在夜间停运后,可以用通号模拟开关门装置模拟ATC向屏蔽门的站台控制器发出开、关门命令,再现随机故障。安全回路断开故障监测装置可以实时准确判断触点断开点,保证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铁司机在开车前无法独自完成曲线站台车门与屏蔽门间空隙异物检测而存在运营安全的隐患,提出一套地铁曲线站台空隙异物自动检测预警系统。通过在站台每扇屏蔽门上方安装微型摄像机来拍摄站台屏蔽门与车门间空隙图像,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车门检测并确定车门在图像中的区域(即感兴趣区域),在乘客上下车完成后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异物检测,并在存在异物的情况下发出预警,提醒司机延迟开车。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准确检测出空隙中存在的异物,可以辅助列车司机完成开车前对地铁曲线站台空隙异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站屏蔽门渗漏风量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州地铁隧道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及站台设置屏蔽门后的实际情况,利用CFD计算模型分析了车站隧道采用典型气流组织方式下屏蔽门开启时的渗漏风量.分析了渗漏风量对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重新认识了地铁车站设置屏蔽门后地铁车站公共区的空调冷负荷.  相似文献   

19.
信号系统与屏蔽门(PSD)的接口在地铁中是一个重要的接口。在无人驾驶项目中,由于列车上没有司机,因此对于站台屏蔽门管理与有人驾驶项目不同,安全要求及可用性要求更高。尤其在屏蔽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需要人工介入时,如何管理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对运营的影响,都要特殊考虑。通过对无人驾驶的运营场景进行分析,结合无人驾驶项目的特殊需求,从安全性及可用性两个方面,给出了一种信号与屏蔽门的接口设计方案,可作为无人驾驶地铁项目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依据轨道交通相关规范要求,结合东莞地铁2号线信号系统和站台屏蔽门之间的接口控制设计,分析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接口控制功能,对保证列车运营和乘客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