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柴勇 《公路》2007,(8):167-169
论述了环境地质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设计、施工、运营等不同阶段的环境地质工作重点,分析了目前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各阶段环境地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熊灵阳 《路基工程》2008,(3):174-175
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牛从事地质工作的体会,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勘察设计、施工与运营等不同阶段地质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增多,地质选线成为成本控制的关键,地质灾害成为选线的控制因素之一。不稳定斜坡作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因选线阶段未能及时避让或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常常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阶段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及经济损失。结合保神高速公路在不稳定斜坡区选线的经验,归纳总结了在不稳定斜坡地段选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复杂,除测设阶段加强地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和必要的钻芯取样测试外,施工活动对已有的工程地质问题将产生重大影响并引发新的工程地质问题。在分析西攀高速公路牛角湾特大桥业已存在和施工过程中新产生的不良地质的基础上,对山区高速公路测设阶段和施工阶段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与处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区高速公路,因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条件多变,施工过程中地质设计代表工作很重要.笔者通过在地质设计代表工作中的体会,分析了现阶段山区高速公路地质工作的现状,对地质设计代表的工作目标、职责、方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希望通过相互交流,以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和后续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刘品 《公路》2022,67(3):26-31
由于西部地区地形、地貌、地质的复杂、多变性,导致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难度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多,技术要求高,设计单位都意识到地质选线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目前研究山区地质选线的学者较多,但对于构造地质选线的研究较少。设计中由于对构造地质的认识不足及不全面,引发的设计变更不在少数,凸显研究构造地质选线的必要性。结合罗望高速、金仁桐高速、昆楚高速、惠罗高速,归纳总结了构造地质选线的工作核心点,创新性提出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地质构造类型及构造地质选线原则。  相似文献   

7.
杭新景高速公路衢州段处于浙江省西部山区,该地区地质地貌复杂,不良地质类型多样,潜在地质灾害严重。在该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阶段,贯彻地质选线的理念,进行多方案比选,对不良地质采取避让、处治等措施,不仅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可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为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外公路》2021,41(2):256-260
为研究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公路隧道路段线路方案,以广东大(埔)丰(顺)(五)华高速公路丰顺至五华段控制性工程——鸿图嶂隧道为依托,基于初测阶段勘察设计成果,采用定性分析、技术指标定量对比等方法,探讨比选了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线路方案,总结了设计过程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设计体会,为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公路隧道路线方案比选论证提供了借签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渝遂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北碚至铜梁段)为依托,在初步设计阶段路线方案比选中,根据公路功能定位、水文条件、地质条件、自然保护区、军事管理区、环境影响、部门意见等因素,论述了各路线方案的设计思路及优劣,确定了路线推荐方案。该研究成果可供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重庆忠县至万州高速公路地质选线过程阐述,以及在勘察设计过程中进行的方案比选和优化,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流程,对节约工程造价、降低施工及运营的技术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徐国玉 《公路》2007,(5):227-231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岩溶和暗河等不良地质构造,存在突水、突泥等地质自然灾害,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物探技术、监控测试技术、超前水平钻探技术等,查清隧道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根据掌握的地质资料,及时改进施工方法,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在山区的建设,不可避免遇到大量的不良地质,尤其在受区域性的褶断带改造的岩体中开挖边坡,极易诱发工程滑坡,滑坡产生的速度快、规模大。以在某高速公路建设的边坡施工中修建便道及清表时,触发某边坡产生较大规模的滑坡为例,通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等工作,查明滑坡区的地质构造、岩土特征等。对较易通过室内剪切试验获得抗剪强度指标的岩土层采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对不易通过剪切试验获得其抗剪强度指标的岩土层,则采用Hoek-Brown破坏准则对滑坡体开展数值分析。并与现场监测数据、地表滑移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滑坡产生破坏变形的机理及主要诱发因素,验证岩土层采用Hoek-Brown破坏准则进行判别的可靠性。并利用反分析的结果,结合路基开挖,通过数据模拟分别采用放坡、排水或加固进行滑坡处治方案的评估,以达到最优的处治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京承高速公路是一条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公路的建设打破了山体的一些自然形成的平衡。文章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指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应当注意的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滑坡、坍塔、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而且库区桥梁建设的地质问题具有长期性。针对三峡库区工程建设的复杂地质特点,分析已建桥梁设计、施工及使用维修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设程序、地质、桥梁检测等方面提出移民复建桥梁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公路建设中所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采空地面塌陷、滑坡等。为了防止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通过对赤峰地区公路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成因等分析、研究,提出了赤峰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一般对策,以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高边坡安全检查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和威胁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安全。为有效提高边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管理水平,基于高边坡安全检查,结合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危险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结果,提出高边坡地质灾害风险指数和风险等级,并依据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准则,建立一套针对高边坡工程的安全检查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标准体系及相应的边坡防控对策,为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西—攀高速公路米易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高速公路以路基和桥梁方式从米易古滑坡中前部通过,文章介绍了滑坡的工程地质环境和特性,通过宏观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对其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力学计算法对稳定性较差的前级次生滑坡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滑坡对在建高速公路的影响,并提出了工程治理措施。通过对此滑坡治理的成功经验为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山区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但诸多挖方边坡在修建过程中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害。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包括气候、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给施工工期、造价及安全管理造成较大影响。鉴于塌方病害在广东地区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中较为常见,根据破坏方式及影响范围的深度将其划分为浅层溜塌、浅层滑塌和深层滑塌(滑坡)。结合工程建设经验,提出了山区路堑边坡的防治策略,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由于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地质水文条件复杂,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后,会因地质病害或施工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初期支护变形、下沉、垮塌。这些隧道初支下沉和垮塌的原因基本相同,大都位于洞口段。文章结合大华岭隧道工程实例,就隧道初支下沉垮塌的成因和治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