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息报道     
我国为澳大利亚AOS公司建造的第一艘6182千瓦三用工作船“蕾蒂·辛西娅”号(LADY CYNTHIA)于1986年11月23日上午在上海沪东造船厂一号万吨船台举行命名仪式。澳大利亚就业工业关系部部长威利斯(WILLIS)先生和夫人,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郜若素(GARNUT)先生和夫人及澳大利亚上海领事馆官员参加了命名仪式。该船是沪东造船厂首次按挪威船级社规范建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海上工程船舶。“蕾蒂、辛西娅”号是目前我国建造的最大功率三用工作船,由英国哈特奋通(HART FENTON)设计公司和沪东造船厂联合进行技术设计,挪威船级社检验入级。该船设计上采用无人机舱、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可调螺旋桨等先进技术。为了提高海上作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加强了动力装置设计,除了4台1546千瓦中速柴油机驱动双轴可调螺旋桨外,在船艏和船艉分  相似文献   

2.
简讯     
52000吨级浮式储油船建造完工海洋石油开采的重要工程船舶,52000吨级浮式海上储油船“渤海友谊”号已在沪东造船厂建造完工.这是我国首次在海洋石油工程的国际招标中中标,并自行设计(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和建造成功的第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胡传治六月二十六日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参加2700箱集装箱船下水仪式后,在该厂举行记者招待会,郑重宣布,从1979年至1988年的十年间,我国共建造各种船舶566万吨,其中170万吨为各类出口船舶。我国已经掌握英、美、法、德、挪、日等六大国际性船级社的验船规范。已经能够独立设计从一般运输船舶到多用途集装箱船、大型冷藏船、冷风集装箱船、三用工作船、成品油船和滚装船等特种船舶、及海上石油平台。通过专利技术引进,我国已经能独立制造国际上通用的先进机型主机。  相似文献   

4.
一、序言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组江海联运推驳船组的整个研制工作是在山东省交通局的组织领导下进行的。上海船舶设计院及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负责船模试验和设计工作。“鲁推201”推船和连接装置由威海船厂建造。  相似文献   

5.
张洁玫 《江苏船舶》2004,21(2):11-13
60m远洋救助拖船是镇江船厂为埃及海军建造的使用于无限航区的多用途拖船。船舶满足美国ABS船级社规范,入ABS级。该船除能按常规拖曳各种海上漂浮结构物外,还可进行90m深潜水作业,对在航道和海洋搁浅的船舶进行绞滩救助,对其它船舶及海上或沿岸建筑物进行消防作业,运输甲板货物及对其它船舶供应淡水等。与常规的“三拖”相比,该船具有的功能更多,自动化程度更高,是一艘运行经济性极高的多用途特种工程船。该船出口埃及,服务于埃及海军,也是一艘军辅船。该船  相似文献   

6.
DK轮是一艘具有海上供应,救助消防和拖带等功能的三用船。船舶总长65.6m,宽14m,满载吃水5.7m,双机双桨可变螺距,配有艏、艉侧推器,可原地360°旋转,机动性好。  相似文献   

7.
海洋石油开采的重要工程船舶,被称为“海上原油加工厂”的52000吨浮式海上储油船“渤海友谊号”,于1989年4月4日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完工,并正式交付拖航。这是我国首次在海洋石油工程的国际招标中中标,并自行设计(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和建造成功的第一艘海洋石油工程船舶。“渤海友谊号”建造成功,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日本近年亚发生了许多海上事故。1991年,实际上大约有270多艘船是巡逻船舶离的。在日本海上安全机构巡逻艇的援救使命中,拖曳操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海上安全机构用巡逻艇进行了预先准备的静海面拖曳试验。在调查研究了该项试验程序后,采用三条巡逻艇在千叶县海岸进行了实船拖曳测试。  相似文献   

9.
《中国船检》2013,(7):85
近日瓦锡兰将为新加坡China Navigation Co.Pte.Ltd(CNCo)公司正在建造的24艘新船提供推进系统。这些船舶目前在我国的澄西船厂和浙江欧华造船厂进行建造,供货合同是与瓦锡兰生产许可证商--沪东重机有限公司签订的。所有船舶都将配备电控瓦锡兰两冲程共轨主发动机系统、瓦锡兰定距螺旋桨(FPP)以及瓦锡兰密封件及轴承装置。瓦锡兰已完成第一批交货,其他供货也将根据建造日程逐步交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海洋开发中不落后于国外,设计建造性能先进、可靠好用的专业挖沟船迫在眉睫。通过了解挖沟作业对船舶功能的需求,深入分析这些功能所需配置,从而攻克挖沟船吊放系统、拖曳系统、支持系统等的设计和建造难点,掌握了设计建造一艘性能先进、可靠好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挖沟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3月26日上午,"东海救118"船在黄埔文冲长洲厂区下水。该船是黄埔文冲建造的第七批次4艘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中的首制船,也是该公司建造的第19艘该型船。据了解,该批次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是今后我国"神舟"卫星发射海上定位和回收的主要力量,为此,该型船原配备的10吨克令吊升级为20吨克令吊,并增加了其它相关搜索、定位、通信设备。同时,与前一批次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船艇》1991,(4)
上海沪东造船厂日前在建造第五艘47500吨散货船中,努力实施先进的盆舾装新工艺,取得成功。为了缩短船舶的建造周期,沪东造船厂工程技术人员在该船管系最为复杂的机舱区  相似文献   

13.
2009年6月9日,长江船舶设计院设计的国内最先进的近海航区多功能工作船“中油应急101”轮在武昌造船厂下水。 该船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海上应急响应中心批量建造的首制船。为全焊接式钢质船体,具有两层连续甲板,机舱区域为双壳;总长63.80m、垂线间长58.80m、型宽13.80m、航速不小于13.0Kn;采用双机、双喷水推进器和喷水推进首侧推。  相似文献   

14.
最近,挪威建造了两艘兼有杂货船和甲板运输船双重功能的新型船舶。这显示了挪威造船业建造技术复杂船舶的能力。目前,对这种船舶的细节还知之不多。可其主要工作原理看来是独具一格的。这种船为重货船,仅甲板货就可以装载25,000吨。这种甲板货主要指近海海上工作装置、工厂组建设备、大型建筑物的分段部  相似文献   

15.
消息报导     
沪东造船厂为日中石油开发株式会社建造的又一艘52000吨浮式生产储油船——“渤海长青号”,于1990年3月31日正式交付拖航,由渤海石油公司海上拖船拖往渤海34-2/4E油田,经海上系泊定位后,为渤海油田开发生产服务。该船是迄今为止,我国海洋石油开采综合功能最全面的一艘海上石油工程船舶,在国内首次采用高容量电站通过海底电缆,向油田生产平台集中供电的新工艺,并首次在船上设置了油田井下注水装置。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是随近代海洋石油开采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技术,高难度的海上石油工程船舶,船上的炼油装置,可以把海底开采出来含有大量泥水杂质、天然气的原油,在海上就地提炼、加工。除去水分、杂质,并把天然气分离出来,供船上发电、发热等能量需要,最后把纯度较高的石油装上穿梭油船,运往陆地进一步精炼。船上除了炼油装置外还有天然气发电站,卫  相似文献   

16.
大连造船厂设计建造的13600马力远洋救助拖船“北海102”号,是目前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的拖船。该拖船用于执行海难救助,主要是拖救搁浅或失去航行能力的难船,并具有一定的消防、抽水、支援潜水作业的能力;同时,具有拖曳海上钻井平台及其他工程船舶,以及协助钻井平台起抛锚的能力。“北海102”号拖船具有长艏楼、单甲板、双主机双螺旋桨、一套艏侧推器、斜艏柱方艉;可  相似文献   

17.
<正>"南海救101"轮被誉为"中国海上第一救"的救捞旗舰,功率14000千瓦,是目前国内自行设计建造,在救助船舶系列中尺度最大、功率最大、航速最快、抗风能力最强、装备最先进、救助功能最齐全的海上救助船。其集合了众多先进设备,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一号”是我国首次建造的一艘小水线面双体船,其船型及结构较为特殊,设备复杂,配置先进,不仅设计要求高,而且建造难度大。该船为单支柱小水线面双体船,柴油机驱动,双机、双桨、双舵,航行于我国渤海湾水域,作为渤海油田海上平台员工上下班接送用的油田交通船。为了改善船舶的操纵性,减轻船舶横摇带给乘客的晕船现象,该船配置了首部侧推进器以及航态稳定系统等特种装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海洋石油开采产量占全球石油产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三用工作船作为海上钻井平台及海上石油工程建造和开采平台的重要辅助,船队规模正在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本文结合三用工作船的工作特点,分析了三用工作船高能耗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三用工作船在使用过程中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船艇》1994,(5)
素有全国造船实力和造船吨位“半壁江山”之称的上海船舶工业,近年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雄厚科研实力,努力开发市场急需的新产品、新技术、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商品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开发成功的拖力测试新技术,已经享誉全国的船舶界,并出色地应用在为新加坡建造的9艘三用工作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