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洋山港船舶交通服务(VTS)中心甚高频(VHF)通信繁忙和信道拥堵问题,分析洋山港VTS区域VHF通信现状,按照VHF分区分频的基本原则,提出在VTS区域内进行VHF通信分区分频管理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论证。结合实际监管经验,探讨VTS区域内部分区管理模式及发生事故险情时的处置方案。采用VHF分区分频的方案,对增强VTS监管、提升VTS服务效率、保障洋山港船舶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动态     
《中国海事》2014,(4):74-74
天津海事局发布《天津VTS分区分频试行方案》 3月15日,新的《天津VTS分区分频方案》正式试行。该试行方案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天津VTS区域交通管理模式,将在VTS区域内实施新的分区管理模式,建立新的VHF通信频道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3.
天津海事局交管中心技术人员分批次对全国各主要VTS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通过考察,我们认识到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的VTS无论从监控手段上和运行管理上都有了一个本质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VTS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VT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VTS发展迅速,但大量的资金用于改进设备和引进技术,对于最重要的资产-人员关注较少,这也引发了VTS运行和管理中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对VTS中人员管理进行分析:VTS的人员配置,VTS人员的培训与发展以及VTS人员的绩效考核。同时结合国外先进VTS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建议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0引言上海吴淞VTS中心是我国最早开通运行的VTS中心之一,已积累较多的经验和成果。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安排,笔者参与吴淞VTS中心的交流学习。通过对比两地VTS中心开展的"VTS辖区零事故行动"和"VTS质量管理体系"2项重点工作,希望提升南通VTS中心的监控服务和管理水平。1吴淞VTS中心总体情况吴淞VTS中心采用德国ATLAS 9800系统,为"九站一中心"规模。VTS覆盖区包括长江口定线  相似文献   

6.
在海运形式中,VTS由于其监控能力对局部与整个区域船舶的影响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解释了VTS在促进环境保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同时基于IALA对世界范围的VTS运行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分别叙述了VTS在环境保护中如何发挥预防、治理和污染源确认三种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式航道智能管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开发、拓展、融合船舶动态风险管理系统、船舶航行计划智能编排推演系统、VTS监控系统、VTS信息智能分发系统、船舶交通组织模式应用、VTS信息管理子系统等功能,整合了VTS管理服务、VTS用户需求及船岸数据交互流程,实现了交通组织、航行计划编排、风险管控和信息交互的功能结合和数据共享,成果显著提升了VTS监管效能,产生明显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VTS(Vessel Traffic System)对水域内船舶采用划分"重点"的管理模式不利于船舶交通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出以相对航行风险程度为标准对VTS水域内船舶进行分级的构想,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尝试构建VTS水域船舶相对航行风险的评价模型,探讨了船舶分级管理的实施方法,并提出相应的船舶交通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珠江水运》2011,(24):6-6
目前,“2011年海事系统VTS工作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会议透露,目前我国已建成并对外运行30个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运行机构,即VTS中心,含110个雷达站,VTS规模总量占世界近三分之一,VTS系统监管水域达7.362万平方公里,已成为世界上建设VTS最多、监控水域面积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国海事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加强VTS运行管理工作:适时修订和完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实施细则》和《VTS用户指南》,重点是核定“VTS覆盖水域”范围。结合重点水域的分布情况合理划分VTS监控区域,为VTS中心配备足够的、合格的VTS操作人员。加强对禁航区、警戒区、船舶交通流密集区、锚地、桥梁两侧等重点水域的监控。  相似文献   

11.
武汉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武汉VTS)于2007年12月1日正式运行,系统规模为两站一中心,即二桥雷达站、大桥雷达站和武汉VTS中心。武汉VTS中心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监控,其管理和服务范围为长江干线武汉白沙洲大桥上界至武汉长江二桥下界之间约16千米水域。本文分析武汉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及运用典型案例,提出提高武汉VTS服务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方淡玉  方洽利 《水运管理》2011,33(3):29-30,39
为提高粤东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分析当前粤东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指出其在航行船舶动态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为核心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设想,并给出系统构建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3.
涂钟琴 《水运管理》2010,32(2):43-44
为维护辖区监管水域交通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介绍长江海事局在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措施: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建设与运行相结合,VTS与辅助系统相结合,中心与现场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认为这些措施在长江干线武汉VTS中心建设和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辉 《中国水运》2000,(10):26-27
营口VTS系统从1998年11月运行至今,充分利用VTS这一先进技术设备对所辖水域内的船舶进行跟踪监控,利用VTS看得见、叫得出的优势来监视船舶的动态,纠正船舶的违章行为,从而较好保证了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为港口创造了良好的水运环境,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5.
陈宜春 《中国水运》2014,(10):94-96
VTS系统是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被誉为“海上千里眼”,VTS系统是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水域通航效率以及保护水域环境之三大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岸基设施,多年来,我国在沿海各主要港口和长江主要航段相继建立了具有一定先进技术水平的VTS系统,使我国对船舶交通安全管理具备了较高水平的硬件环境。长江VTS系统在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高了了长江干线船舶航行的安全、保障了水域清洁。随着这些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如何进一步管理好现有系统,提高系统的可用率和完好率,为VTS运行提供物质保障等问题,已经摆在VTS系统养护维修人员的面前,急需探索出一条VTS维护管理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胡青  张淑芳 《中国海事》2010,(11):23-25
<正>VTS、AIS和公网监控系统是当前最主要的水上监管信息系统,在当前IMO主导的e-Navigation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三种系统发展现状和特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详细阐述了VTS、AIS和公网监控系统信息无缝共享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无缝共享技术符合国际e-Navigation战略发展需要,是发展"智能"航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船舶交通管理(Vessel Traffic Service,VTS)系统对水域单元的全面覆盖和对重点水域的多重覆盖,更高效地监控航行船舶,借助LINGO(Linear Interactive and General Optimizer)语言建立VTS雷达站选址-配置双目标优化模型,实现总成本最小和水域单元被监测的稳定性最高的目标。运用LINGO程序求解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高效地实现对水域单元的全面覆盖和对因建筑物、岛屿等遮蔽而存在盲区的重点水域的多重覆盖。赋予目标不同的优先级,可得到不同的选址-配置方案。将LINGO程序运行20次,结果稳定,表明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湛江VTS监控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关VTS雷达站的扩建、CCTV、AIS建设的建议,更进一步完善VTS对湛江港的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天津港VTS区域VHF通信分区分频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由于天津港复式航运建成而带来的通信拥堵问题,文章从实际需要出发,全面分析天津VTS区域VHF通信现状,并借鉴国际、国内经验,提出了在VTS区域内进行通信分区分频管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李远航 《世界海运》2020,43(4):16-18
质量管理体系在VTS运行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国际航标协会均对VTS中心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规范。结合VTS相关的国际国内法规、ISO 9001:2015标准及威海VTS中心实践,对建立VTS质量目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