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峡蓄水后长江中游航道的演变及维护性疏浚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江平 《中国水运》2011,(11):44-45
通过对三峡蓄水后长江中游航道的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对长江中游航道维护性疏浚施工船舶的配备、疏浚时机的把握、疏浚施工安全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提出了具体方案。长江是贯通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水运主动脉。长江干流通江达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巨大的航运潜力。三峡蓄水后,由于水沙条件发生改变,使长江航道条件尤其是中游航道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2.
正"长江黄金水道"曾因运量大、能耗少、污染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对促进重庆及长江上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也成为长江水运的"肠梗阻"。为推动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应尽早决策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以缓解长江航运瓶颈。2011年,三峡船闸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后,船闸拥堵日益严重。船闸拥堵已造成重庆市船舶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周转效率下降。尽快解决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瓶颈提升长江航运有效供给能力,是保障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中阐述了长江上游船型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随着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的顺利完成,蓄水导致水位上升,航道条件明显改善、沿江港口装卸能力明显提高,指出了未来长江上游船型发展趋势以及未来长江航运发展制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三峡蓄水后,库区航道条件大为改善,然而变动汇水区的碍航礁石成为制约库区航道条件整体提升的瓶颈,严重制约了长江上游航运经济的发展。为推动长江干线水运事业的发展,有关单位部署实施了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碍航炸礁一期工程,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实施完毕。本文对该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分析发现该项目综合实施效果良好,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亮 《中国水运》2001,(12):34-35
随着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离2003年开始蓄水已越来越近,长江上游航运将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航运     
《中国船检》2006,(1):80-81
浙江巨资投向内河航道建设;上海大规模整治内河航道;云南加速开发金沙江航运;长江水运总量居世界首位;三峡过闸实现24小时申报;长三角船舶正式实施一卡通;三峡库区为农民开通“绿卡”;[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合肥水运适应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合肥港打造成"江淮航运中心",通过分析合肥水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干线航道等级和港口规模化水平,建成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打造江淮航运中心"的思路。最后,给出发展建议:提升航道等级,打好发展基础;加快港口建设,提高通过能力;完善支持保障系统,确保安全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建设航运中心;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8.
三峡成库后典型支流航运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本文以梅溪河为例,深入探讨了三峡工程蓄水后支流航道的航运形势,包括航道尺度、航运规划以及通航保障措施等问题。相关成果可为有关部门决策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9.
加强三要素建设 为长江航运大发展添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实现内河水运绿色发展。航道、港口和船舶是航运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绿色长江的基础,不仅能促进长江航运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将为"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作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徐华 《中国船检》2012,(3):25-25
自2003年6月三峡工程蓄水以来.重庆至三峡大坝600余公里的库区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长江上游水运迅猛发展.长江航运运能大、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得到了较好发挥。  相似文献   

11.
安东 《水运工程》2019,(12):75-79
针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航道水深等建港条件受限、大宗散货进口或出运而建设大型码头成本巨大的问题,探讨通过水上过驳系统中转,减少港口建设及营运成本的可行性。结合孟加拉电厂配套煤炭码头的设计过程,探讨如何确定水上过驳装卸工艺系统。采用理论计算和模拟仿真的方式,选择不同的船型组合,合理选择运输船型,并根据乘潮情况确定航道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水上过驳中转系统,可避免大型码头建设及长距离航道的疏浚维护费用,水上过驳成本相对于货物价值影响不大,可作为码头建设一个可行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朱伟  陈益 《水运工程》2018,(11):16-18
航道工程中散抛块石料计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工程成本核算。因此,合理科学的"首船称重"计量方法是提高散抛块石料计量准确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针对"首船称重"计量方法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有效解决了散抛块石料计量误差大的问题。通过规范操作程序和划线方法,建立各运输船测出的装载量电子档案资料,可以为同类工程通用核对计量数据提供支持;改进措施操作性较强,可提高散抛块石料计量准确性,控制散抛块石料成本,为航道整治工程散抛块石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李焱  刘俊涛 《水道港口》2014,(4):393-398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采用带中间渠道的2级垂直升船机方案,第一级升船机设计最大提升高度为25.2 m,第二级升船机设计最大提升高度为88.8 m,中间渠道总长约2.2 km,渠道内双向过船。通过对升船机运转方式的分析和船舶过闸时间的计算,为保障升船机的通过能力,中间渠道中船舶的平均航速应大于1.5 m/s,综合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建议百色中间渠道内的船舶航速取2.0~2.5 m/s。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通航河道上船舶撞桥事故频发,而桥梁往往缺乏有效防撞设施的现状,提出新型三桩式桥梁防撞设施的设计方案.三桩式桥梁防撞设施具有占地少、造价低和吸能效果明显等优点,能够满足运河桥墩防撞的要求.根据船舶与桥梁碰撞的相关理论,采用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模拟船舶与三桩式防撞设施的碰撞作用,深入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5.
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建筑物采用带二级中间渠道的三级垂直升船机方案,其中第一级中间渠道由单线通航隧洞、渡槽、明渠及错船段组成。采用水工物理模型和船模试验,对第一级中间渠道的航行水力条件、单线通航隧洞和渡槽的尺度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船舶航行阻力、下沉量和渠道内水位波动随着船舶航速的增大而增大,一定航速条件下,渠道内还将产生横波,对船舶航行安全影响较大,应避免;错船段和单线渠道的连接应平顺,并应注意船舶从单线渠道航行至错船段时,因阻力减小,造成航速突然增大的影响。试验提出了不同航速条件下的单线通航渠道合理尺度,优化了错船段的位置,建议单线渠道宽采用18 m,水深不小于3.0 m,船舶航速小于等于1.2 m/s。  相似文献   

16.
海船船行波对游艇航行安全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焱  马隽  赵杨 《水道港口》2010,31(1):45-50
采用不同比尺的物理模型,研究了3万t级海船及游艇在进出港航道中航行产生的船行波特性;利用造波机模拟海船船行波,试验分析了海船船行波对游艇航行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航道两侧挡沙堤出水后,对海船航行具有较明显的限制性航道特点;海船航速8节时在游艇航道中产生的最大波高为0.46m,对单游艇航行安全没有影响;当海船和2艘游艇三者同时相遇时,游艇航速宜小于等于10节。  相似文献   

17.
随着货运量的增大,目前我国正大规模改扩建多线船闸,受枢纽已建建筑物和地形条件限制等多因素影响,新建多线船闸多与已建船闸并排布置,共用引航道。双线船闸共用引航道时,一线船闸充泄水将会影响到另一线船闸引航道水流条件,危及另一线过闸船舶安全及船闸结构安全。结合北江飞来峡船闸水力学模型试验成果,探讨同尺度船闸共用引航道的布置及其对通航水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船闸在错开运行时,通过增大中间辅导墙的扩散角可使水流快速扩散,减小非泄水船闸引航道回流范围和回流强度,可通过优化主辅导墙及下游消能工形式,改善双线船闸引航道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18.
海事卫星船站数据传输信道选择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对通过国际海事卫星系统实现船舶远距离海域数据传输中,信道选择的优化问题进行探讨,进而为远洋船舶数据传输和监控系统提供一个适合于任何Inmarsat船站配置的信道选择优化控制流程。首先,对目前船舶上安装的各类Inmarsat船站的数据信道、传输速率及费率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传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因素,提出了信道选择优化原则,并通过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网络现状,给出了F船站ISDN和MPDS信道选择的数据量临界点;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计算机控制的船端信道选择优化控制流程。对通过海事卫星船站实施数据传输实现通信费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烟台港芝罘港区北航道目前不能满足大型船舶的通航要求,需对航道进行改扩建。但是,由于航道工程具有成本高,工程量大等特点,在工程前期需对其平面布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分析。本文以烟台港芝罘港区北航道改建工程为例,从船舶通航及工程疏浚量的角度出发,对航道的平面布置提出比选方案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急弯河段水流流态复杂,船舶过弯所需的航道宽度要远大于直线段航道宽度,也大于一般的弯区河段航道宽度。根据汉江下游马口滩急弯河段船模航行试验成果,总结分析了船舶在弯道段航行时占用的航宽与水流的关系,表明船舶以大致相同的航速上、下航行通过弯道时,上行时占用的航宽比下行时要小的多。流速或流向角越大,船舶的航迹带宽度越大,占用的航宽也越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马口滩急弯河段航宽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