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5):66-66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体育馆站正在单向一侧的屏蔽门上试验红外线探测仪,一旦有乘客被夹在列车车门和屏蔽门之间,探测装置便能立刻向列车司机发出警报,发车信号会终止,从而避免人身伤害。目前该装置还处于试验阶段,如果试验效果良好,有望向其他安装屏蔽门的车站推广。探测器分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与列车之间夹人原因,对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与列车之间间隙防夹装置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对比各类防夹装置的使用效果,通过分析常用物理防夹装置的局限性和自动防夹装置的有效性,对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与列车之间防夹装置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防止地铁屏蔽门与列车间隙夹人的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描述屏蔽门限界的形成,对广州地铁各线路列车门、屏蔽门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由此得出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距离参数。针对屏蔽门与列车的间隙会对乘客构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滑动门门体设置安全挡板和增加激光探测装置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乘客滞留于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缝隙,避免由此引发的行车、人身安全事故,提高运营效率并减轻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缝隙需安装防夹装置。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防夹装置及其特点,建议曲线站台增设激光探测装置,以提高屏蔽门防夹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器(PEDC)的设计缺陷导致通信信号系统发给PEDC开关门命令后,PEDC没有向门控器(DCU)发出开关门命令和使能命令,此时列车门打开或关闭,屏蔽门没有同步动作.PEDC应急装置设计有关门命令故障检测电路、开门命令故障检测电路等,在PEDC发生通信信号无法开关整侧屏蔽门的故障时,应急装置会自动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重庆地铁10号线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接口设计方案,可满足2种不同编组列车混线运营时的车门/屏蔽门联动。根据信号系统的特点,设计的关门继电器自闭电路,可满足屏蔽门接口命令连续输出的要求。此外,信号系统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向屏蔽门系统发送接近列车信息,可实现屏蔽门关于列车的进站警示功能。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铁5号线屏蔽门系统安全回路故障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铁5号线全高屏蔽门因存在设计缺陷,安全回路故障频繁发生,影响列车正常运行。针对安全回路故障,设计了2套专用设备,一为通号模拟开关门装置,二为安全回路断开故障监测装置。在夜间停运后,可以用通号模拟开关门装置模拟ATC向屏蔽门的站台控制器发出开、关门命令,再现随机故障。安全回路断开故障监测装置可以实时准确判断触点断开点,保证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屏蔽门作为一种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是保障乘客安全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屏蔽门与信号系统通过系统接口形成安全联锁,屏蔽门的同步开关控制直接影响日常运营质量、安全及列车正点率。介绍屏蔽门锁紧装置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对屏蔽门联动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铁列车客室侧门间距与屏蔽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地铁列车客室侧门间距与屏蔽门关系做了分析,并就地铁列车客室侧门间距与屏蔽门的联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屏蔽门站台控制器(PEDC)由于设计缺陷时常造成通号系统发给PEDC开、关门命令,PEDC没有向门控器(DCU)发出使能命令和开门命令,列车门打开、关闭,屏蔽门没有同步开、关。为了保证运营安全,分析、研究其故障现象,设计了PEDC冗余控制逻辑装置,该设置可以按钮手动切换,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当运行中的控制逻辑电...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论述CBTC信号系统在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的控制原理。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的安全监督、控制分别由ATP/ATO来完成,即ATP负责开/关安全门的安全监督、ATO负责安全门与车门的同步开/关控制。当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异常或信号系统收不到该信息时,列车将不允许进站停车或离站(除非此时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系统不与信号系统处于联锁状态,即采取特殊的措施,解除了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与信号系统的联锁检查)。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铁限界标准,列车与屏蔽门之间必须保留一定间隙,以保证列车在规定条件下能安全通过该设备区域。乘客上下车安全与行车设备安全同样是地铁运营中的核心问题。实际测试了地铁列车进出车站和通过车站时与屏蔽门间的动态间隙,在正态分布假设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预计了车辆随机晃动下与屏蔽门间的间隙值,从乘客上下车安全角度对现行的地铁车辆限界与设备限界间的安全裕量值进行再评估,为将来地铁车站屏蔽门设计及站台设备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的点式ATP(列车自动保护)方案作为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方案的后备模式,已经从最初简易的安全功能正在向完善细节功能发展。介绍了点式ATP模式下信号防闯功能及与站台屏蔽门联动功能的需求和实现方式,并提出了点式ATP下的防闯功能及与站台屏蔽门联动功能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提出通过地面干涉雷达IBIS-S系统测量地铁屏蔽门的方法。IBIS-S系统为基于微波干涉技术的主动式地面远程雷达系统,能够精确测量1 km范围内物体的微小变形。在列车高速通过地铁隧道时,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效应会给站台屏蔽门的安全造成隐患。基于某市地铁空气动力学试验,在列车高速越站时,通过IBIS-S系统分别测量车站内各个位置屏蔽门的振动,为其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上海地铁站台上,一位乘客在上车时被夹在屏蔽门和列车之间,列车启动后,乘客不幸被挤压掉进隧道身亡。这起意外事件也给南京地铁敲响了警钟,昨天,南京地铁建设处相关人士表示,屏蔽门与列车门之间的缝隙会夹人,南京在2号线设计中已经避免了这个缺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车辆系统与车载信号系统的电气接口及其控制原理,通过分析列车停站控制过程的实时运行数据找到停站精度差的原因,提出屏蔽门安装位置确定的方法,并给出了列车停车位置与屏蔽门位置不一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无人驾驶系统中,需由轨旁人员介入管理故障列车车门或故障屏蔽门,介绍一种实现故障列车车门/屏蔽门人工管理和单扇故障车门/屏蔽门"门对门"关闭的故障应对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屏蔽门系统限界的分析,阐述在系统设计中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来避免屏蔽门与列车间隙过宽造成的安全隐患.说明在屏蔽门系统的设计阶段,系统的结构设计不但应满足不侵入车辆限界,而且还应采取多种设计方案组合,最大限度地减小屏蔽门门体与列车之间的间隙,并对该空隙实施监测,以消除因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间隙过宽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
车站屏蔽门与列车车门联动优化控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包括安全门)与列车门联动优化控制的技术方案,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使门控精度达到单门级。这对于完善地铁站台屏蔽门/列车联动控制技术,维护旅客上下车秩序,进一步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列车车门与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失效的问题,车载信号系统通过与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交互车门隔离信息和开关门状态信息,以及与屏蔽门系统交互屏蔽门隔离信息和开关门状态信息,实现车门与屏幕门对位故障隔离,锁闭故障车门和屏蔽门,有效引导乘客从正常车门上下列车,从而提高列车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