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边坡工程的防护事关公路的安全运营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稳定。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边坡治理难度大,应当坚持填治结合、防护与水土保持并重的原则,充分借助工程类比、分段治理、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防治方案进行比选、优化。总结了常用边坡治理措施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针对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边坡的特点,提出了系统的边坡工程的防护设计思路,并介绍了温州地区某公路超高填方边坡工程防护设计的成功案例。提出的设计系统思路是结合自身实践对前人宝贵经验的总结,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原位观测试验与理论研究,对高填方段波纹管涵的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首先,开展了高填方段波纹管涵垂直土压力现场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填方段管涵顶部存在土拱效应,规范的土柱法计算土压力值误差较大,偏于保守,而管涵顶部平面的土压力值并非均匀分布,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区域.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验规律及马斯顿理论,考虑由于土拱效应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建立了高填方段波纹管涵垂直土压力计算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求解,从而提出了高填方段波纹管涵垂直土压力计算方法.最后,依据此模型对涵顶填土重度、土体内摩擦角、黏聚力、管径大小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土体重度对管涵垂直土压力数值影响较大,而内摩擦角及黏聚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7,(8)
钢波纹管涵洞通过管体与周围的回填土形成管土效应,互相作用、一起受力,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公路桥涵工程中。在分析钢波纹管涵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平面有限元计算模型和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得到结构设计原理的一般特点;同时,与钢波纹管涵的施工过程结合,分析在建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钢波纹管涵的应用建议,为后续公路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目前公路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现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公路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并提出优化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要想提高公路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施工技术人员应以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要求为准,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施工准备技术、填方路基上料技术、碾压施工技术及强夯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赤承高速公路改建段落加宽段路基施工,介绍了挤密砂桩技术在高填方浅层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段拓宽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场分片组装波纹钢管涵作为一种新型的涵洞结构型式,在高寒冻土地区、软土地基地带、高填方地带、盐渍土地区、应急抢险工程以及有效工期短的工程中应用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本文通过多个项目施工及管理实践,对现场分片组装波纹钢管涵基础施工及不同土质地基处治措施、分片组装工艺、钢波纹管楔形区域回填工艺等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工体会,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创新成果,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工程钢波纹管涵的工程实践,对钢波纹管涵的施工工艺控制以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比分析了钢波纹管涵的适用性及优缺点,指出通过钢波纹管的施工,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结合依托工程,对高填土大跨波纹钢管涵采用有限元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并讨论了不对称填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等不利因素对波纹钢管涵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显示,波纹钢管涵变形和应力随填土高度的加大不断上升,但上升趋势逐渐减小,土-拱效应明显;管涵的力学行为受不对称填土的影响较大,结构变形和应力受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较小,波纹管涵结构两侧对称填土要求较高,但其适应高填方及地基变形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高填方、窄路基加宽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唐津高速改扩建工程为实例,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填方、窄路基加宽的公路扩建项目建设方案,阐述了该方案相对于传统路基加宽方案的优势,并对该方案提出了优化意见,提出了一套适用于高填方、窄路基加宽的公路扩建项目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
高寒地区公路施工受到施工季节影响很大,而作为能够快速施工的钢波纹管涵就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本文从施工的各个环节详细介绍了钢波纹管涵的施工技术,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钢波纹管涵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公路高填方路堤施工期及运营期的主要监测内容,结合多年来在高填方路堤监测方面积累的管理经验,提出了系统考虑公路等级、工程阶段、填方高度、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周边环境、气象环境变化等因素的高填方路堤监测实施指南,为划定高路堤监测等级、监测断面间距、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预警值等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高填方盖板涵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分布特性,改进盖板涵土压力计算方法,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与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填高下盖板涵涵顶垂直土压力分布形式与填土变形规律,揭示盖板涵涵顶垂直土压力分布特性的成因,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涵顶土压力不均匀系数与填土高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容重以及内摩擦角的关系,建立考虑涵顶土压力分布特性的高填方盖板涵垂直土压力分析模型,得出盖板涵涵顶垂直土压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盖板涵涵顶垂直土压力沿跨径呈"马鞍形"分布,涵顶两端垂直土压力总体可达涵顶中心垂直土压力的2倍左右,涵顶两侧土压力应力集中程度明显高于涵顶中心附近;涵顶边缘附近受附加土压力的影响大于涵顶中心附近,此为涵顶垂直土压力为不均匀分布的成因;随着填土高度与容重的增加,涵顶土压力不均匀系数先增加后减小;涵顶土压力不均匀系数与填土的内摩擦角、泊松比呈负相关,与填土的弹性模量呈正相关;对涵顶土压力不均匀系数敏感程度的大小顺序为:内摩擦角填土高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容重;文中公式计算得出的涵顶垂直土压力变化规律与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成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3.
对公路上应用较广的圆管涵裂缝问题提出了一套优化的圆管涵设计方案和一套完整的施工工艺流程,含试验,钢筋笼的制作,预制,养护,圆管涵基础处理,管节处理,回填土处理等环节。该方案应用于整个宁横公路工程,实践证明达到了控制圆管涵裂缝产生的目的,提高了圆管涵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钢波纹管涵具有较大的抗变形和抗沉降能力,能有效避免由于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涵洞造成的破坏。文中对钢波纹管涵施工工艺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表明钢波纹管涵施工简便、适用性强,是公路涵洞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与一般路基相比,高填方路基具有填方高度大、较高耐久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具有施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保证道路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山区公路经过地势低洼地区路段时,往往采用高填方路堤形式。然而,高填方路堤会出现严重的沉降,从而导致路基不稳定,特别是在黄土地区。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沉降进行现场监测,对其沉降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建设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钢波纹管涵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现场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沟埋式公路钢波纹管涵的受力性能,并分析了地基弹性模量、填土高度、波纹管参数对钢波纹管涵变形和土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填土初期管涵先产生竖向拱起,回填至管顶后竖向变形开始减小;随着填土高度增加,土压力变大,且管顶土压力最大;有限元分析所得结果与现场试验数据相吻合,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在精度上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省遵毕高速公路高填方斜坡软土地基为工程实例,分析研究高填方斜坡的稳定性及发生破坏的成因。针对其成因对该路段进行分区治理。并论述抗滑桩、素混凝土桩等加固措施在处治过程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强夯法作为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有效施工方法,能有效防止高寒阴湿地区路基沉陷等早期破坏,本文就结合夏河机场路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对沿线高填方路基、填挖结合部等进行强夯处理实施实例,通过工程现场试夯,对夯击数、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行检测,研究了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中的应用及其相应施工工艺及检测方法,对今后二级公路改建中强夯法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波形钢板在国外已有百年的研究及应用历史,技术非常成熟。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波纹钢板已逐步用于国内公路涵洞、通道、小桥等工程。而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明显。文中通过麻城至武穴高速公路率先大规模使用波纹钢板涵,分析其设计和工程特点,总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0.
钢波纹管涵洞有管节薄、质量轻、便于叠置捆扎,存放运输方便、施工组装工艺简单、生产周期和施工期短等特点,同时波纹管涵洞适应能力强,受力条件好,造价低,故其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对于波纹管力学性能研究还较少。通过对高填方钢波纹管涵洞进行野外现场试验,结合相关钢波纹管涵洞知识,从不同方面研究了钢波纹管涵洞的力学性能,同时进行了波纹管与盖板涵的造价比较,为波纹管在工程和设计中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