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解振动搅拌下水泥稳定碎石在施工后半刚性基层的性能,采用普通搅拌设备和振动搅拌设备分别制备水泥稳定碎石并经过常规的摊铺和压实工艺后测试基层的压实度、抗压强度和摊铺高度。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摊铺条件下,普通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在摊铺后虚铺层表面有明显的离析现象,而振动搅拌的虚铺表面无离析,集料分布均匀;在相同的压实工艺下,振动搅拌混合料的压实度高于普通搅拌,终压后振动搅拌混合料的水泥含量平均值略大于设计值且波动小,普通搅拌则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2.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能够提高基层强度和基层抗裂缝能力。介绍了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材料选择要求,以及振动成型与静压成型试验方法对比,根据现场施工的角度,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振动成型试验检测进行阐述及检测评估。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拌和方式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拌和均匀性差、成品混合料时常存在干燥露白现象等问题,以京新高速公路白明段路面施工项目为依托,对普通搅拌与振动搅拌作用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外观以及矿料级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搅拌作用使混合料中的水与集料充分接触,水泥、水与集料达到充分均匀弥散的状态,细集料均匀包裹粗集料,且矿料级配变异性小于普通搅拌作用,有利于水泥稳定材料耐久性和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离析问题的处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作为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 ,具有整体强度高、板体性和耐久性好、成本低廉、便于施工等优点。目前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基层也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然而 ,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设计、制配、贮存、运输和摊铺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因素破坏其原有特性 ,其中以混合料的离析影响最大。离析使路面基层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为了保证路面基层质量 ,研究探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离析原因 ,进而寻找减少或消除离析现象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1 物料均匀混合理论物料混合是一个物理过程 ,物料粒子有序…  相似文献   

5.
振动搅拌技术可使水泥更好地分散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并且使混合料的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但是,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设备是工地施工中的大型振动搅拌机,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时尚无室内振动拌和设备可用,以致于无法准确分析振动拌和与非振动拌和水泥稳定碎石的技术指标。针对此问题,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室内集料击振筛进行改装,以模拟水泥稳定碎石的工地生产振动拌和设备。通过一系列试验建立改装的室内振动拌和设备与工地振动拌和设备的等效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室内振动搅拌机的原理与参数分析,室内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室内与工地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等。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振动拌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结果优于工地振动拌和的设计结果,而且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工地振动搅拌机拌和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改装的室内振动拌和设备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时间,使改装的室内振动搅拌机达到了工地大型振动搅拌机的同样效果,可应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6.
振动搅拌能够增加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均匀性,强化混合料的微观结构,为了进一步强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本文对半刚性基层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压实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建立了基于振动搅拌下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压实工艺。基于改进后压实工艺的研究结果,对路面进行施工,检测含水量、水泥剂量及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振动搅拌下优化压实工艺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建设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振动对水泥稳定碎石搅拌过程及其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不同搅拌方式搅拌功率曲线的测试,结合水泥稳定碎石在搅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流变状态,分析振动对水泥稳定碎石搅拌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水泥掺量的C-B-1型和C-B-3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开展振动搅拌与常规搅拌的对比试验,分析振动对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微观结构、干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搅拌过程可根据搅拌功率变化趋势的拐点分为干拌阶段、弥散阶段、裹覆阶段和均匀阶段,混合料逐渐从弹性体转变为具有一定塑性的黏-弹性体;振动能量能减小混合料各组分间的内摩擦力,搅拌功率比常规搅拌方式低9.1%~15.2%,振动加快了各组分弥散阶段的搅拌过程,湿拌时间缩短了37.5%;与常规搅拌相比振动搅拌改善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填充料的均匀性,微观结构均匀且致密,有更多的C-S-H凝胶使其抗压强度更高且强度变异系数更小;同强度标准时不同搅拌方式混合料水泥用量呈线性正相关,水泥节约量与水泥用量呈线性正相关,水泥节约率与水泥用量成反比例函数关系;振动搅拌混合料节约的水泥量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多;振动搅拌水泥掺量为5%的C-B-1型混合料时其平均最大干缩应变量要比常规搅拌的少20.4%,平均干缩系数少18.7%,且干缩系数变异性更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搅拌均匀性,改善抗压强度,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水泥质量比(用量,下文同)为4%的悬浮密实型混合料,通过分析振动搅拌条件下不同位置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变异系数,确定搅拌时间、湿拌时间、振动频率和搅拌速度的合理取值与匹配,并在此基础上对3%、4%和5%水泥用量的悬浮密实型和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开展振动搅拌与普通搅拌的对比试验,分析振动搅拌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振动搅拌条件下,搅拌时间对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振动频率和搅拌速度次之,湿拌时间的影响最小,并且随着各搅拌参数取值的增大,抗压强度增加且变异系数降低;在选用合理搅拌参数的基础上,振动搅拌能够显著提升混合料的强度指标,但随着水泥用量增加,振动搅拌混合料的强度提高率降低;与普通强制搅拌相比,振动搅拌悬浮密实型混合料的强度平均提高20.7%,骨架密实型混合料的强度平均提高16.1%,强度变异系数降低约40%;在相同的水泥用量下,振动搅拌和普通强制搅拌的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强度都明显高于悬浮密实型,但振动搅拌对悬浮密实型混合料更为敏感,强度提升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9.
《中外公路》2021,41(4):332-336
为对比分析振动搅拌和传统普通静力搅拌工艺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文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和动态回弹模量试验,并铺筑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结果表明:振动搅拌能明显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和动态抗压回弹模量,提高均匀性;试验路的强度、弯沉和压实度等各项技术指标良好。由此可见,振动搅拌工艺可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且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振动搅拌技术是一种通过释放激振力来强化搅拌过程的有效手段。相对于传统静力搅拌技术,振动搅拌技术在搅拌机理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在静力搅拌的基础上,加入振动搅拌,提高了物料的搅拌均匀性。采用振动搅拌技术,混合料离析现象明显减少,压实更加容易,在保证半刚性基层强度等指标的同时,可节约水泥10%以上,半刚性基层裂缝数量大幅度减少,从而实现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普通搅拌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均匀性不足的问题,以太行旅游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建设为依托工程,对比研究了振动搅拌和普通搅拌两种搅拌工艺的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与普通搅拌相比,振动搅拌改善了新拌混合料的均匀性,不同水泥用量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了21%~40%;水泥用量4%时平均失水率降低7.3%,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密实度更高;在满足3 MPa强度要求下,振动搅拌可节省水泥约16%,保证强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抗裂性能。研究表明,振动搅拌工艺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更好,更经济,是一种成熟的降本增效搅拌新方法,工程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振动搅拌技术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某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为背景,通过检测水泥稳定碎石原材料性能并进行室内强度试验,来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在实际工程中的施工工序及施工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稳定碎石水灰比及养护龄期的增加,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均增加,且在同等水灰比及养护龄期下,振动搅拌成型试件强度均大于普通成型试件;振动搅拌成型试件抗压强度BDR(耐冻系数)优于普通搅拌成型试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成后,检测得出压实度及平整度均满足规范要求,这表明振动搅拌在水泥稳定碎石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高等级公路普遍采用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碎石容易出现裂缝、唧浆等病害的问题,基于重型击实法和振动拌合工艺,分别从提升拌合工艺、添加纤维和优化级配设计3个方面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冲刷性开展了室内试验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增强技术对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增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耐久性,其中振动拌合工艺和骨架密实型结构对抗压强度的提升最为显著;添加纤维可以有效提升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刷性能,从而减少裂缝和唧浆等病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后期力学性能发展规律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进行7~180 d龄期振动搅拌与普通静力搅拌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和动态回弹模量试验,并着重对结果进行拟合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函数比双曲线函数更符合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发展的规律;7 d时,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达到稳定后强度的60%以上,应非常重视该阶段的养生工作;在预测曲线中,28 d前水泥稳定碎石各力学指标增长较快,在90 d后增幅明显减小,并都在270 d后趋于稳定;在相同龄期和水泥剂量时,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和动态回弹模量均比普通静力搅拌大。研究结果揭示了振动搅拌对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发展的影响规律,对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沈刚  陈崇驹 《上海公路》2007,(3):《上海公路》-5-7,14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能够提高基层强度,改善基层裂缝。介绍了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思路、方法及步骤。并且从现场的角度,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施工工艺要点进行了阐述,并对采用该级配作为基层的试验路段进行检测评估。  相似文献   

16.
王建锋 《交通科技》2010,(3):81-83,110
以浙北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振动成型法为例,合理确定混合料级配、水泥掺量、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并利用振动成型仪较好地模拟了现场振动压路机的压实机理,从而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密实度,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基层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在连续施工工艺中,在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混合料中,添加具有缓凝、微膨胀作用的抗裂缝剂,缓凝后的水泥混合料凝结时间在8~10 h,在基层材料初凝硬化前,进行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提高道路基面层的层间结合强度,同时,使基层具有良好的微膨胀性和致密性,减小半刚性基层空隙率,通过缩小温度和湿度变化空间来提高基层抗干缩、温缩性能,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在进行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掺抗裂缝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水泥稳定碎石中,添加适量的抗裂缝剂,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拉强度均得到提高;同时,使得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回弹模量及抗弯拉弹性模量有所降低,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收缩性能。最后,通过SEM微观电镜扫描,分析了抗裂缝剂的缓凝及膨胀机理。  相似文献   

18.
考虑收缩因素的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成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根据当前国内高等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使用情况,针对苏南地区高温多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干缩裂缝这一缺陷,在集料、各种水泥基本性能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强度和干缩试验,对考虑干缩因素影响的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成进行研究,提出了改善收缩性能、减少干缩量并能提供工程使用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设计方案,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半刚性基层的抗疲劳破坏能力和抗裂能力,根据抗裂能力最佳、强度满足要求的原则,采用振动法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及配比的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现场经振动压实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抗裂特性与室内振动成型的混合料特性更趋一致,用振动法优化的级配配比可显著提高半刚性基层的抗裂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水泥剂量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干缩和温缩性能、抗冲刷性能等路用性能及其变化规律,采用振动拌和、振机无振动拌和、普通静力拌和3种不同搅拌方式进行研究,然后基于试验结果对振动拌和工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振动拌和工艺加大了拌和激振力,增加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均匀性;2)相比振机无振拌与普通静力拌和方式,振动拌和工艺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提高了30.8%、49.5%;振动拌和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劈裂强度提高了46.1%;3)振动拌和工艺还能有效改善混合料干缩、温缩及抗冲刷等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