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全长174 km的汶马(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于2014年11月4日全线开工,这条由阿坝州汶川县发端,深入四川羌区、藏区的高速公路,沿线海拔高差近2 000 m。汶马高速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全线86.5%为桥梁和隧道,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可谓最高"桥隧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汶马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类型、分布特征等进行数理统计综合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路线选择、工程防护设计,为汶马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形不同区域差别大,既有盆地丘陵,也有盆周山区,甚至藏区高原。近年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总结了盆周山区和盆地内的4条高速公路的测设经验,这些项目虽没有藏区高速公路那样极为困难和复杂,但也有其特点和测设经验,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是四川内地通往西藏、青海等地区的重要交通大动脉。其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汶川克枯大桥主要包括桥梁工程、桑坪隧道工程、下庄桥梁工程和附属工程,左线全长5928.15m,右线全长5902.23m,该桥互通式立交匝道全长502.877m,汶川克枯大桥工程总长约6431m。单位为四川汶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该桥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建汶马高速公路与拟建山区某高速公路的王家寨枢纽互通布设于王家寨三岔河上。为此,结合现有高速公路项目,对地形有限、不良地质分布以及在建汶马高速公路边坡存在安全隐患、与隧道口净距较小等多因素控制条件下,针对工可方案存在的问题,初设阶段提出了3种方案进行了比选,择优推荐方案一。  相似文献   

6.
对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马高速公路(简称汶马高速)做了简要介绍;对汶马高速起点上跨G213国道处的郭主铺大桥从上部结构方案比选、下部结构方案比选、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设计及计算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8,(12)
以四川汶马高速公路C15合同段狮子坪隧道为背景,依据项目施工进度安排,介绍特长隧道通过单斜井、双斜井进洞施工的通风设计以及施工通风风机选型,为隧道施工通风及风机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汶九高速公路汶川至叠溪段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极为复杂,且通过多条活动断裂带,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地震次生灾害爆发频次剧增。总结映汶高速公路建设经验,提出汶九高速公路汶川至叠溪段在地震次生灾害情况下提高道路防灾避灾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将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为主战场,实施交通精准扶贫攻坚。争取到2017年底,高速公路连通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州府,内地贫困县均有建成或在建高速公路连接。到2020年,高速公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内地贫困县基本实现高速公路全覆盖。为完善贫困地区路网骨架,畅通"毛细血管",加快推进贫困地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以及运输站场建设,四川今年专门出台实施《2016—2020年交通精准扶贫专项攻坚方案》,精准配置资源,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科研规划的制定和关键控制点两个方面着手,以汶马线的科研规划为例,对规划过程中的目标定位、现状分析、解决方法、环境分析和难点重点选择等多方面进行讨论,探讨可供我国高速公路科研规划借鉴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1.
气象因素是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因素之一。以往研究较少采用实时气象数据,且大多只针对某类气象因素进行研究。现利用TJRD平台上的高速公路车辆轨迹数据和道路实时气象信息系统(Road Weather Information System, RWIS)数据,综合考虑了交通流因素和气象因素对交通冲突的影响,采用负二项分布模型,构建了高速公路交通冲突致因分析模型。分析表明,纵向风速和纵向速度标准差是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能见度和路面湿滑系数为次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高速公路安全管控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5,(5)
汶川大地震导致受灾区平面和高程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和升降,特别是在重灾区,平面和高程控制网遭到毁灭性破坏。为满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对测绘基准的迫切需求,四川测绘局建立了灾后应急测绘保障系统。以汶马路、映汶路及映卧路为例,比较详细介绍了灾后测绘应急保障系统在灾后重建公路工程及后续待建高速公路测设中的应用,各资料成果经检验校核,符合相关规范和精度要求,可供灾区后续建设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地处高原山区,山高谷深,桥遂占比重,施工难度及风险大,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故此,本文以云南省近几年高速公路建设事故为例,结合2013~2017年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提出具体的预防对策,旨在综合提升高速公路建设的安全系数,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推动高速公路的顺利建成。  相似文献   

14.
从四川盆地边缘向川西高原过渡区域受构造地质作用,地质结构极为复杂,生态脆弱,韧性度差。随着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的进行,川西高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从国家和行业层面,提出了绿色公路建设理念,但对韧性公路建设很少涉及,特别是针对川西高原公路建设从绿色韧性方面研究,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以汶马、久马高速公路建设为例,从绿色韧性入手,明确绿色韧性建设应用和提升技术,创新性探索提出“绿色和韧性协同,融合发展”的建设理念,并阐述在此理念指导下如何在川西高原韧性度差和生态敏感的公路上,建设韧性度高且绿色环保的相关举措。探索提出如何提供路网韧性和绿色环保建设的措施,以期为川西高原广大公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路段普遍偏多,且多为事故多发区段,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以云南省高原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路段为研究对象,对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路段进行了实地交通流数据调查与分析,采集了高原地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路段试验车辆的车速与跟车距离数据。重点研究了跟车速度与跟车距离相对于高原特长隧道路段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发现高原特长隧道路段跟车规律可以通过高斯函数进行较好拟合。进一步与平原长隧道路段行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高原较平原地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路段跟车风险更高的结论,并以加速度与跟车距离为变量构建高原特长隧道的行车危险评价模型,得到高原地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各路段的行车危险性系数,以此评价高原地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路段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特长隧道行车受光线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在隧道进口和出口易出现"黑洞效应"和"眩光"现象,且"眩光"对行车的影响大于"黑洞效应",在"黑洞效应"和"眩光"作用时期行车危险性较高,其中高原特长隧道进口内部30 m与距出口80 m处位置危险性最高。通过在高原特长隧道出口处布设车辆控制设施是降低行车危险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气象和交通部门的紧密配合,建设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系统、通信传输系统、气象产品加工系统和公众信息发布系统,为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服务决策依据,可有效地减少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交通事故,达到保证交通安全运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3年~2015年云南省15条主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2016年高速公路气象敏感度调查数据,研究了云南省高速公路主要气象灾害风险特征、灾害成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隐患点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楚雄、玉溪、普洱、文山和昭通北部等地区,从区域分布看,曲靖的隐患点数量最多为16个,从路段看,G56杭瑞高速隐患点数量最多为30个;(2)路面结冰、大雾、强降雨和团雾是影响云南省高速公路的主要气象灾害,占总数的94.4%,道路结冰是造成交通部门封路的主要气象灾害,占云南3年总封路次数的58.1%;(3)云南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主要是由于独特的地形、干湿分明的季节变化和相应的天气系统造成的;(4)制定了云南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并提出行车建议。  相似文献   

18.
崩塌落石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汶马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山体发育大量的危岩体,崩落后对路线施工和运营安全造成影响。对此,通过古尔沟隧道出口崩塌实例,对危岩的特征、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治理效果明显,已投入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9.
浓雾天气严重影响高速公路车辆运行安全,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频发,而对高速公路浓雾天气的有效预测是解决交通事故多发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通过交通气象监测站获取全时段高速公路气象数据,立足浓雾形成机理和车辆运行实际需求,选用"滑动窗+模糊统计和线性插值"方法对其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浓雾产生过程的连续气象要素数据,并提取出浓雾产生前3 h的各气象指标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获取和分析浓雾形成前各气象要素数据变化趋势,进而采用先决条件阈值和滑动窗口算法,确定出浓雾形成的重要指示变量及变量的变化特征。最终,提出了基于"能见度前期振荡"和"大气温度回温波动"特性的浓雾短临预测模型,利用沪宁高速公路沿线江苏境内交通气象监测站2013—2015年浓雾发生前3 h气象数据对短临预测模型参数进行标定,进而对其2016年气象数据进行浓雾短临预测。结果表明:浓雾短临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中22组数据与实际结果相符,遗漏数据组7组,其预测准确率达到了75.86%,漏检率仅为4.35%,故该模型可以实现对高速公路沿线浓雾产生前短时间内进行有效预测,能及时警示公路运营管理部门提前做好预防处理准备,降低因突发浓雾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极大的保障高速公路车辆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埃塞俄比亚AA高速项目区域地形、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环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埃塞俄比亚高原降雨特点及公路排水设计难点,并结合埃塞俄比亚在建高速公路实例阐述排水设计方案及设计要点,为从事海外工程企业提供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