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航装备     
Victoria 《游艇业》2012,(10):50-51
傍晚的日落、晚霞以及晚上的习习海风…… 夜航之旅其实别有一番风味,可是晚上出海最大的问题就是视觉和安全这两方面,因此,本期特别推荐了几款夜航小装备。以备船主们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2.
李征 《珠江水运》2023,(8):19-21
超大型油轮(VLCC)因为船型尺度大、操纵特殊和对通航环境要求高的特点,其进出港安全一直是引航等技术管理部门的关注重点。空载状态下引领VLCC夜航,难度系数更大。本文作者以“伊兹”号离泊为例,详细分析在营口仙人岛港区空载夜航VLCC船舶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总结出夜航条件的同时,基于自身工作经验和历史数据,在技术保障和管理保障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业内同仁提供技术参考,为管理机构风险预防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通过对影响天津港大沽口港区夜航的因素,分析夜航的可行性,提出对策和措施,逐步推进和实施大沽口港区夜航。  相似文献   

4.
受夜晚环境的影响,传统的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存在碰撞事故多发的问题,为此应用免疫粒子群算法对夜航船舶避碰规划方法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利用航行船舶上的AIS设备确定夜航船舶运动参数,并结合障碍船的位置划分夜航船舶会遇态势。设置夜航船舶安全会遇距离并计算夜航船舶碰撞危险概率。应用免疫粒子群算法更新船舶速度和位置,当两船之间的碰撞危险度达到危险区间,确定避碰时机以及幅度,进行夜航船舶避碰规划。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免疫粒子群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碰撞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高速客轮夜航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海高速客轮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经营高速客轮夜航的公司.2001年夜航安全营运1615航次,运送旅客21万多人次.该公司自1998年7月1日开通珠海至香港高速客轮夜航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不仅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同时夜航已成为公司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吕航 《中国船检》2004,(4):70-72
3月19目,江苏海事局在南京宣布,长江江苏段全面实行海轮夜航。意味着.长江江苏段全天候通航的时代到了!海轮全面夜航后,将会提高船舶运营效率,降低沿江两岸的物流成本,增强口岸竞争力.提升沿江开发的区位优势,改善地方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对区域经济和航运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15,(11):15-18
为提升港口的竞争力,提高港口泊位的利用率,各个港口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船舶夜航工作,引航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船舶夜间航行因通航环境较为复杂,会对引航员的安全操作和心理产生强烈影响。从夜航的特点、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过程阐述引航员心理情绪对夜航安全的影响,以及如何克服不良心理情绪,保证航行安全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州港水域繁忙,船舶夜航成常态化,本人根据自己的引航经验,从人的因素和引航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夜航经验,希望能给相关驾引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航海》2015,(5)
航海是一门具有高风险和充满挑战的行业,船舶夜间航行因其环境较为复杂,对引航员的安全操作和心理影响具有更大的挑战。本文从夜航的特点、人的情绪及心理活动过程阐述引航员心理情绪对夜航安全的影响,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船舶安全夜航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金 《水运管理》2001,(12):30-33
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水运业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上交通秩序紊乱,发生海事的机率也随之增加,且这些船毁人亡的恶性悲剧更多地发生在夜间。据某港航单位统计,近10年来,重、特大海事发生在夜间的就占了70%以上。可见,认真查找发生海事的原因,深入分析船舶夜航的特点,积极探求船舶安全夜航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影响船舶在间安全航行的几个因素 船舶在夜间航行,客观环境差。倘若驾引人员警惕性不高,措施不力,就极有可能诱发各类事故。影响船舶夜间安全航行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的海洋活动越来越频繁,作为海上污染之一的光污染已经成为一种可以严重威胁船舶夜航安全的新型污染源。本文将基于视觉、色觉和光学理论,探讨海上光污染本身,接着仔细分析其对船舶夜航的影响因子。并基于船舶信号灯可识别性,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舶信号灯识别模型,同时通过不断训练提高可识别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和解决长江下游全面和安全夜航问题 ,中国航海学会联合中国海事局于 2 0 0 2年元月 2 9日 - 3 0日在南京召开了“长江下游夜航问题学术座谈会”。学会和海事系统、长江航务、航道、引航部门及长航集团有关公司、南京以下四大港口、中海和中远集团、大连、上海和武汉三个航海院校 ,以及交通部水运司、江苏省计委和口岸办等 2 1个单位共 54名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就目前制约长江下游全面 (全天候、全航段和江、海全部进江船舶 )和安全(避免碰撞和搁浅事故 )夜航存在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从对外开放的要求、适应三角…  相似文献   

13.
待铜鼓航道二期扩建工程的验收后,铜鼓航道夜间引航也将提上日程,本文从深圳港西部港区的自然环境与通航环境入手,通过事故链中的人、船和环境三要素来分析铜鼓航道夜航存在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铜鼓航道夜间安全引航的保障措施和建议,给铜鼓航道夜航船舶的驾引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19日,江苏海事局在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长江江苏段全面实现海轮安全夜航。至此,长江江苏段自20世纪60年代初实施江海直达运输以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受各种客观原因制约而形成的海轮无法全天候安全航行的历史终于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5.
正五、引航能力领先世界,引航服务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航员引领船舶一般不超过1万t。特种船舶更是凤毛麟角,很多港口不能夜航。改革开放以后,船舶数量急剧增长,大量10万、20万吨级的船舶涌进,原有的码头航道条件和基础设施难以适应船舶大型化的需要。能否将这些大型船舶,特别是把当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VLCC、超大型矿船、  相似文献   

16.
长江引航改革目前正处于关键的攻坚阶段,分段引航和夜航遇到了长江引航改革以来前所未有的阻力。部分人对分段引航和夜航的目的意义不明确,对深化改革缺乏信心,有畏难情绪、抵触情绪;部分人从个人利益和小集体利益出发,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对待引航的改革;部分人甚至安于现状,满足现实,消极观望引航体制的变化和前途,缺乏进取性、责任心。准确认识和积极宣传长江引航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远洋商船中途重大海损后,到港常在朋批检验员SURVEYOR来船取证,他们或凭传真介绍信,或凭名片,或只凭皮包一只,以一口难懂的英语经常会盛气凌人的,要这要那,这对已经疲于抢救和夜航的船员来说,是很重的负担,必须事先防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运》2009,(11):F0002-F0002
长江重庆航道局1953年成立后,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而改革开放的第三个10年,特别是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后,川江航道得到了飞速发展。重庆航道人以“三个服务”为宗旨,主动服务于长江航运、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流域百姓,不断提高航道维护水深,彻底结束了轮船在川江航道昼航夜泊的历史,实现了重庆辖区长江干线航道的全线夜航。  相似文献   

19.
In the past, ships sailing on the Jiangsu seg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always followed the traditional shipping rules of "going upriver in the low current and going downriver in the mainstream". With the increase of market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of shipping industry, more and more ships get into transportation, developing toward large size and deep draught. However, the past regulations cannot meet the need of the shipping development at present. With implementing the routing system, Jiangsu segment of Yangtze River has become an indeed golden navigation route. 全面夜航打造全天候航道 3月19日,江苏海事局在南京宣布,长江江苏段全面实行海轮夜航.意味着,长江江苏段全天候通航的时代到了!海轮全面夜航后,将会提高船舶运营效率,降低沿江两岸的物流成本,增强口岸竞争力,提升沿江开发的区位优势,改善地方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对区域经济和航运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河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入交通流理论与船舶领域概念,将航道中连续行驶的船舶视为船舶交通流,对航道通过能力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航道理论通过能力、可能通过能力与设计通过能力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航道等级、船舶吨位、畅行速度、船舶领域尺度是决定航道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水文气象条件、夜航条件以及船舶实载系数影响航道可能通过能力。针对船舶到达航道的不平衡性及其日交通量概率分布规律,提出选取设计交通量的原则和方法,论述了根据航道服务水平确定设计通过能力和航道规模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