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述了摩擦学在汽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对发动机等主要摩擦副的摩擦学特性,摩擦学设计,润滑理论,新材料的应用以及摩擦学系统模型试验,监测及诊断技术等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同步器摩擦半径设计对同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汽车变速器同步器摩擦半径设计对同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地分析,并提出了设计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摩擦学系统观点出发,围绕自动变速器中湿式离合器工作的循环特点,分析了其摩擦元件表面的耗损特点和失效机理。为湿式离合器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汽车变速器是汽车重要的速度控制单元,文章主要对其特征及性能进行了论述,同时考虑到汽车变速器的噪音,结构和输出功率相关要求,而讨论了变速器轴承选择问题。以前置变速器为例,对低摩擦圆锥滚子轴承的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所得结果可以为汽车变速器轴承选型和组合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汽车自动变速器油的发展现状,即自动变速器油的分类,常用汽车变速器油的品种。阐述了汽车自动变速器油的使用性能,即粘度特性、摩擦特性、抗磨性、抗氧化性、防腐防锈蚀性、相容性、抗泡沫性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汽车自动变速器油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6.
齿轮表面涂层是提高变速器齿轮疲劳寿命的有效方法。本文中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传热学和涂层摩擦学理论,将轮齿之间摩擦产生的热视为热源,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获得涂层表面的摩擦因数,精确计算稳态条件下涂层齿轮的摩擦热流密度和对流系数;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7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涂层齿轮进行不同涂层厚度下温度场的数值仿真,揭示了涂层摩擦因数、转速和转矩等参数对齿轮稳态温度场的影响;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在齿轮动力循环加载试验台上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齿轮表面温度。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表明,涂层后齿轮摩擦因数的减小可有效降低齿轮的最高本体温度。本研究为变速器齿轮的抗胶合和表面改性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带同步器的变速器在汽车换挡过程中有着换挡轻便性好、舒适度高、换挡过程平顺、顿挫感低、操作简单、驾驶强度低等显著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同步器成本高、部分摩擦材料耐磨性差,司机操作不当时摩擦材料磨损快等,为此国内部分市场存在使用滑套式换挡的变速器。滑套式变速器使用两脚离合换挡,零件数量少,也没有同步器的摩擦材料,所以成本较低、同样条件下使用可靠性较高。鉴于带同步器变速器与滑套式变速器在市场上共存,文章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通用化的设计方法,可简单并快速的实现带同步器变速器与滑套式变速器的互换,对变速器降本及通用化设计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活塞环的磨擦学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塞环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为适应汽车发动机发展的需要,必须解决活塞环摩擦、磨损和润滑方面的诸多问题。改进其设计、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在介绍作者对活塞环摩擦学研究结果的结果的同时,以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马自达汽车公司将新一代汽车开发技术命名为“SKYACTIV”,改善了发动机及变速器等动力传动装置的效率。在新技术开发中,摩擦学分析技术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汽车发动机中,涉及到的摩擦是很复杂的。而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所有摩擦副摩擦学、摩擦机理等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研究内容。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对于发动机采用与摩擦学技术相关的诸如从有利于降低部件摩擦的结构、选用合适材料或润滑剂及采用不同类型的副摩擦等,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摩擦程度,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林浩 《时代汽车》2023,(11):98-100
汽车运行中通过内部系统互相协调,基于发动机作用下带动整个汽车前行,变速器对于汽车运行速度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先分析了汽车机械式变速器,随后介绍了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可靠性优化设计,最后介绍了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多目标可靠性优化设计,包括可靠度分配、设计变量选择、可靠性设计,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和变速器Ⅰ档速比是汽车的两个重要技术性能参数,其设计是汽车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对汽车最大爬坡度和变速器I档速比的现行传统设计理论提出了质疑,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CA141型汽车变速器的结构及采用的新设计,还介绍了与CA15型汽车变速器零件的互换情况、主要易损件的损坏原因和维修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汽车制动摩擦片的摩擦材料是影响汽车制动效能和制动效能恒定性的关键因素,必须具有良好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能,同时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在绿色摩擦学概念的引导下,我国汽车摩擦材料的研究进一步环保化,主要特征为节能、节材、改善环境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以自身的优点成为自动变速器的研发热点。在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和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基础上,重点说明了如何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在汽车机械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和开发中。  相似文献   

16.
李向国 《汽车电器》2008,(11):49-49
ZF6WG200型变速器是柳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控换档变速器,它采用世:界著名的工程车辆传动系统供应商ZF齿轮集团帕绍有限公司的设计技术进行制造。该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和定轴式带有多片摩擦离合器的变速器组成.共有6个前进档和3个倒退档,由安装在驾驶室庆的档位选择器通过电气线路控制变速器上的变速桥纵阀,使变速器动作,选择合适的档位。其技术先进,安装方便,特别适用于轮式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翻斗车、铲运机、汽车起重机、叉车等。  相似文献   

17.
在汽车液力自动变速器及液力机械变速器的离合器结构中采用的油介质摩擦材料有:石棉编织品、石棉模制品、半金属型材料、柔性材料、粉末冶金以及纸基等多种材料。这些材料的摩擦性能示于图1。从60年代开始国外轿车自动变速器中前进档离合器片和制动带全部采用纸基摩擦材料。这种材料的最大优点是摩擦系数高,而且动静摩擦系数比较接近,使用寿命长,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自动变速器合金钢齿轮的接触疲劳寿命,将表面转化涂层技术应用到齿轮的抗疲劳点蚀中。运用化学转化膜原理在齿轮表面生成数微米的软质磷酸锰转化涂层,利用SRV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评价,采用共焦激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对不同配对副的齿轮接触疲劳特性进行了单对齿轮动力循环疲劳试验和自动变速器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两种自动变速器油对齿轮副疲劳点蚀的影响,对磷酸锰转化涂层的抗点蚀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具有磷酸锰转化涂层对齿轮副的啮合初期磨合性有明显改善,齿轮表面产生数微米的软质层,填平了齿轮表面大部分凹凸切削波纹,降低了齿面的局部最大啮合接触应力和金属表面摩擦因数,改善了齿轮啮合时的油膜和润滑状况。对不同表面加工方式的齿轮采用磷酸锰转化涂层和合理选用润滑油可大幅提高齿轮抗接触疲劳能力,可作为提高汽车变速器齿轮疲劳寿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带同步器的变速器有着换挡轻便性好、舒适度高、换挡过程平顺、顿挫感低、操作简单、驾驶强度低等显著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同步器成本高、部分摩擦材料耐磨性差,操作不当时摩擦材料磨损快等。为此国内部分市场存在使用滑套式换挡的变速器。滑套式变速器使用两脚离合换挡,零件数量少,也没有同步器的摩擦材料,所以成本较低、同样条件下使用可靠性较高。鉴于带同步器变速器与滑套式变速器在市场上共存,文章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通用化的设计方法,可简单、快速的实现带同步器变速器与滑套式变速器的互换,对变速器降本及通用化设计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A340E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为依据,设计和制作了自动变速器实验系统,以帮助汽车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学习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原理与故障诊断方法,并用于汽车维修企业的自动变速器维修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