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乔明利  陆飞 《公路》2013,(1):200-202
对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路基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践,通过测试强夯法处理前后过湿黄土路基各项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路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强夯法对过湿黄土路基的处理效果良好,有效处理深度约为3.5m;为强夯法处理过湿黄土地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采用强夯法对路基进行处理时土体的变形特性。在模型试验中,对采用强夯法处理桥台背路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强夯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法中,强夯法是一种注重效果而且比较经济的方法,因此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对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强夯法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结合实例对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应用的强夯法施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强夯法在沿江高速公路芜湖至安庆段锰矿采空区处理应用实践,对强夯法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有效控制,对提高采用强夯法加固高速公路采空区的技术与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广泛应用于公路地基处理工程中。针对强夯法处理黄河冲积区地基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强夯工艺参数和施工控制建议,评价了强夯加固效果,提出了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线工程中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具体实践,介绍了该方法的施工工艺、检测项目、控制标准等,并对强夯处理的前后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强夯法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对于浅层饱和软粘土采用强夯置换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但对于中下层饱和软粘土夹层的处理及强夯法的适用性效果尚有待探索。通过珠海PTA厂市政道路软基强夯处理的实例 ,提出了在含软弱夹层填海路基上强夯处理的适用方法及相关需注意的问题 ,以期探讨进一步扩大强夯法的适用土类。  相似文献   

8.
李慧珍 《公路与汽运》2015,(2):129-131,156
采用强夯法对河北省邢衡(邢台—衡水)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对强夯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载荷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强夯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及其他设计参数可靠。  相似文献   

9.
针对永咸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对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有很大危害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强夯法对其进行处理的方法。通过工程实践,从施工组织、检测组织、检测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强夯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并对强夯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强夯片石桩在淤泥质土软基处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强夯法的适用范围;采用强夯片石桩对广东清连(清远—连州)高速公路横山仔隧道出口的淤泥质土软基进行处理,分析了强夯片石桩的加固机理;通过对处理后的复合地基进行试验和理论分析计算,对该方法的处治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强夯法处理软弱路基机理,总结强夯法形成硬壳层在处理下卧深层软基的新思路,对类似公路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强夯置换淤泥地层有效深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淤泥地层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是强夯施工工艺、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依据在珠江入海口两岸的淤泥质地层上修建城市快速路的路基设计、施工实践,测试强夯置换深度,并修正强夯公式的参数,该参数对采用强夯法处理软基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高真空击密技术在曹妃甸地区路基处理方面的推广应用。相比该地区传统的路基处理方法置换+强夯,它具有很多优势:节省路基填料、有效减小工后沉降、对环境影响较小等等。通过工程实例检测结果验证其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李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71-173,16
为评估强夯置换施工对周边油气管道的影响,结合大亚湾石化区强夯置换加固路基工程,在试验路段(周边无油气管)布置了位移边桩、测斜管和强夯振动监测点。利用全站仪测量了地表变形情况;数字测斜仪测量了土体内部的侧向变形情况;振动测试仪记录了强夯施工时地表监测点的振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深层侧向位移在2~4 m深度范围内衰减较快,5 m以下深层侧向位移基本为零;强夯置换振动的影响范围为25~30 m。对位移和振动的监测数据的分析,可知在5 000 kN.m的夯击能时:强夯置换施工的影响范围为25~30 m。  相似文献   

15.
湿陷性黄土拓宽路基变形特性及强夯法处治效应模型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揭示湿陷性黄土地区过湿拓宽路基变形破坏机理及强夯法处治效应,研制了离心场土工构造物变形测试系统,升级传感器电测手段,以浸水入渗条件下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为研究载体,建立与实际应力相符的离心试验模型,通过试验得出了浸水增湿后拓宽路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和拓宽地基强夯处治效果。结果表明:拓宽路基坡脚处高含水量对拓宽黄土路基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新路基坡脚水分聚集或地基内部水位上升导致黄土地基发生湿陷的条件成熟,在上部拓宽路基荷载的作用下,整个地基会发生整体或局部湿陷,进而引发整个拓宽新老路基脱节滑移;强夯法能很好地改善黄土地基的湿陷性,保证拓宽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路基压实度连续检测的一种新方法。利用ICP加速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来间接测量路基压实度,通过现场实验,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自谱处理,处理后的结果完全能够反映出压实度的变化情况。这也为今后施工现场的压实度检测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福宝 《路基工程》2018,(1):140-143
滨海细砂级配不良、CBR值不满足高等级公路路床填料要求且难以压实,作为路床填料时,需要进行改良处理。通过对试验室水泥改良砂、碎石改良砂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阐述了改良砂土的CBR、回弹模量与水泥掺入量、碎石掺入量以及压实度的相互关系,得出了水泥改良砂和碎石改良砂的适宜掺入量以及改良砂的压实度要求;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及不同浓度的硫酸镁溶液腐蚀性试验,评价了水泥改良砂的耐久性;通过动三轴试验得出了两层水泥改良砂填料摊铺的时间间隔要求,评价了上层水泥改良砂碾压振动荷载对下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强夯法施工工艺在以沙、湿陷性黄土等回填土路基在填海公路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中的质量控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场道道床压实度检测方法在南苏丹朱巴国际机场场道出现偏差的问题,分析其道床填料的组成,发现是由于红土砾料填料中含石率与标准击实试验土样的含石率不一致所造成。结合不同含石率试样的最大干密度试验,分析得知含石率与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呈线性关系。经过试验论证,采用含石率与标准最大干密度曲线对比法来检测场道道床压实度,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浏醴高速公路风化花岗岩路用特性试验与铺筑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浩成 《中南公路工程》2012,(4):118-123,127
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针对浏醴高速公路通过风化花岗岩地区,开展利用风化花岗岩材料路基路用特性试验研究,进行了室内物理力学强度试验和现场压实碾压试验。在深入风化花岗岩填料的液塑性实验和CBR实验、风化花岗岩静碾压实机理分析、风化花岗岩路堤碾压过程分析和风化花岗岩路基填筑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风化花岗岩路基的处理和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浏醴高速公路填挖平衡、节约用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