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新建深圳至深汕合作区铁路站前工程SSSG-1标一工区场站工程的总体概况、涉及的给水排水系统分类及系统设计参数的选择进行了说明,对场站高大空间建筑采用满管压力流屋面雨水系统或半有压流屋面雨水系统的进行适用性计算分析,并结合雨水排水沟流量主要控制参数对比结果,更合理地选择室外排水沟的断面形状和断面参数,达到更优化的排水效果。  相似文献   

2.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根据各区域发展条件和降雨情况讨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项目实例探讨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屋面雨水通过收集管道、沉淀池、蓄水池和过滤系统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处理后用于水景循环、灌溉绿化等再利用,以实现节水节能目标,改善和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屋面雨水利用的作用、处理工艺的分析,并指出了屋面雨水利用技术推广的局限性和将来大力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天津某高新区雨水系统方案调整为例,探讨了调整雨水设计标准后,如何结合现状管道实施情况对区域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并通过数学模型模拟排水工况,对排水系统安全性进行评价,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提出提升排水系统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各地暴雨频发,城市雨水排放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研究借助合理有效且生态的措施,及时消减暴雨雨量,确保城市雨水排放顺畅安全,弥补传统雨水管网缺失等问题,介绍雨水三级生态滞蓄系统,探究其理论计算方法,并提出生态雨水综合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周至县的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出发,针对其水资源缺乏和防洪排涝的现状,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雨水系统规划参数、管网定线、雨水资源化利用以及规划实施建议,对周至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合无锡某厂区的防洪和雨水利用,根据厂区的地形、建设方案和市政规划,分析内涝的产生与山体洪水的威胁,计算排洪沟的尺寸,进行防洪和山体雨水利用设计,年可收集山体雨水量约4 711 m~3。通过年均水量平衡计算,厂区屋面年雨水收集量17 812 m~3,除满足景观及绿化用水外,有10 245 m~3可用于生产用水,使厂区径流系数减少52%。逐月计算水景、绿化、雨水收集及雨水处理系统的水量平衡,年可以收集利用22 523 m~3雨水,节约水费10万余元。  相似文献   

8.
前后海片区是深圳特区内填海较集中的地区,排水隐患较多。该文对现状雨水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现状雨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前后海片区雨水系统规划的原则和标准。同时对排水设计标准、旧村改造、山洪截流、填海方式、排水设施维护管理、填海施工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改造对策。可供沿海城市类似的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宵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10-114,16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连串的矛盾,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日益重要,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应运而生。该文介绍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是一种成本低、实施便利、见效快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通过对道路横断面的布置的调整,增设雨水收集设施,将道路路面的雨水先通过道路雨水收水口进入地下盲沟网路,达到雨水过滤、绿化灌溉、绿化储水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市降雨量稀少、雨水管网设施利用率低的情况,提出采用不完全分流制的雨水系统规划方案。并以新疆乌昌新区五一新镇为例,对干旱地区城市不完全分流制雨水系统规划的方法和要点进行阐述。通过建立该地区的雨水排水ICM模型,对该区开发前后雨水径流路径及积水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雨水行泄通道,减少开发后城区易积水点。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利用雨水行泄通道排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郑州“7.20”特大暴雨突袭之下,郑州雨水工程基础设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新标准、新规范的指导下,城市现有雨水系统的提标改造已提上日程,本文以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雨水系统为分析对象,提出改造城市雨水系统设计的5点建议:综合考虑区域现状,设定雨水工程设计标准;结合重大基础设施探讨区域性提标;结合城市竖向合理设计雨水系统;结合上下游的建设,完善老城区主管网的提标方案;建立管网系统和道路大排水系统的耦合模型合理设计行泄通道。  相似文献   

12.
《隧道建设》2012,(4):440-440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竖井构成,地下河深达60 m。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城市雨水利用备受关注,虽然雨水利用方式和效果多种多样,但都需要将雨水单独收集后进行利用。通过对雨水利用工程与城市排水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旨在提倡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建立雨污水分流制度,促进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农村公路雨水收集潜力分析与收集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云南省农村公路雨水收集利用的潜力,借鉴云南省宣威市农村雨水收集工程,将庭院雨水收集工程应用到公路雨水收集工程中,说明了云南省农村公路雨水收集利用的重大意义;最后提出了保护水源、雨水渗透利用、生活用水和灌溉利用4种主要公路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交通枢纽雨水内涝问题,从高架道路、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角度,分别提出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枢纽道路服务能力。对于高架道路,采用了排水性沥青路面、雨水浅层蓄渗技术,以减少路表径流;通过雨水处理与利用装置,实现了雨水循环利用。对于地下道路,可采用自流排水、调蓄排水与抽升排水,同时可选择排水交通复合型隧道防洪。对于地面道路,可采用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等措施进行雨水控制。  相似文献   

16.
选取屋面、主干道和高架道路等不同下垫面,通过现场采样测试和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各自的雨水径流产汇流规律。结果表明:屋面雨水径流的初始冲刷效应不明显,且污染物浓度较小,建议对于此类屋面不采用初期雨水弃流措施;而城市主干道路和高架道路雨水径流存在较为显著的初始冲刷效应,建议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  相似文献   

17.
段晓东  钱玮 《交通科技》2011,(Z2):164-167
介绍了国内外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现状,结合无锡市清晏路雨水收集再利用方案的设计,对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了目前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排水系统中初期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敦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7):130-132,13
初期雨水调蓄池是用来调蓄初期雨水,避免初期雨水直接排河造成河道污染。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建设初期雨水调蓄池。该文结合石家庄市正定新区2#雨水泵站初期雨水调蓄池的设计实例,介绍了城市排水系统中初期雨水调蓄池的设计要点,为今后完善初期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涝水分流是一种借助于水力模型的模拟校核功能,将涝水通过雨水管渠分流至周边能就近排河的管渠或直接就近排河的雨水系统改造设计方法。昆山市老城区的研究案例表明,在达到相同的积水点消除效果的前提下,以涝水分流为主的改造方案比以管道翻建和调蓄为主的方案在节省投资和减少交通影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涝水分流措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雨水系统提标改造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城市排水设施往往随着城市开发同步建设,对城市的正常运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规单元级雨水排水专业规划的编制可明确排水管网、设施的布局,为排水设施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1].现以浦东新区御桥社区02单元为例,介绍雨水排水规划方案的编制思路、方法,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类似控规单元级雨水排水专业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