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航道整治建筑物在航道整治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工程实施的结果来看,毁坏相对严重。在比较其他建筑物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和航道整治建筑物设计理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航道整治建筑物设计理论先健全安全系数法,再建立可靠度设计理论的设想。采用可靠度设计有利于量化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的可靠性,为项目的经济技术分析提供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可用于航道整治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和工艺的特点及实用性,并以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提出了绿色环保型整治建筑物结构型式及材料,并分别明确了这些材料和结构在航道整治建筑物的护面、护底、护滩以及护岸工程中的适用部位。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应用,表明新型结构较传统结构节约投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施后植被生长良好,生态效益明显。研究成果为绿色环保材料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邓桃 《珠江水运》2010,(6):50-51
在我国通航河流,特别是山区通航河流中,航道整治建筑物因受水流泥沙动力、结构、人类活动及维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常常出现水毁破坏现象。由于航道整治建筑物施工工艺简单,除了受外部客观条件影响之外,往往还有一些主观因素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本文将从影响航道建筑物质量的各种因素出发,对航道整治建筑物的施工阶段如何加强质量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宜宾至重庆河段整治建筑物新结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凤 《水道港口》2010,31(5):464-467
为了进一步增强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减少以后工程的维护量,根据长江上游航道河床、水流特点,通过分析长江上游宜宾至重庆河段内整治建筑物的破坏形式以及破坏机理,提出了4种坝体新结构,以长江上游宜宾至重庆河段建设工程为依托,进行了新结构试验性应用,应用结果表明,4种坝体新结构整体稳定,较好的维持了整治效果,为其他山区河流的航道整治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杨祥飞 《水运工程》2012,(10):115-119
山区河流具有滩多流急、水位暴起暴落、卵石推移质普遍存在的特点,对整治建筑物结构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已实施的长江上游泸州—重庆河段、宜宾—泸州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对长江上游河流整治建筑物新结构新材料应用、施工工艺等进行总结,得出多项应用实例,在该河段航道治理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这些治理经验的总结,可为其它山区河流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碾子湾水道航道整治建筑物护岸修复施工中的水上沉排护底和抛枕施工工程技术进行探讨,以寻求在今后的航道整治维修施工中取得更好的效果。随着国家加大对长江干线航道建设的投资力度,"十二五"期将会有一大批的航道整治建筑物交付使用。由于河道演变的复杂性、设计结构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交付使用后的航道整治建筑物易出现水毁,影响到航道整治建筑物的功能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7.
此文从春季流冰冰体对航道整治建筑物的破坏形式、破坏部位和破坏程度着手,分析了春季冰凌对建筑物的损害及防护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航道整治建筑物防止冰排撞击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李昕 《水运工程》2013,(12):142-146
面对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建筑物水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新形势,针对航道整治建筑物水域保护技术规定的空 白,从整治建筑物的分类和保护需求出发,提出适用于航道整治要求的整治建筑物的助航标志,分别给出提示类和禁止类 标志的构成及设置方法,并阐述标志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道整治建筑物结构形式选择涉及复杂因素较多的问题,为降低主观、片面因素影响,使结构选型更加科 学合理,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用于选型决策。并结合白茆沙整治工程实例,确定了影响结构选型的指标体系,通 过对比分析计算,得出了最佳结构形式,验证了该方法对于航道整治结构选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航道整治建筑物作用区水沙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建筑物变形和损毁的研究是航道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建筑物中丁坝、护滩(底)和护岸3种形式建筑物结构形式及作用区水沙特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目前相关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的成果众多,列举了代表性较强的研究成果,从研究角度和考虑因素两方面对比分析了已有成果,提出今后可在床面冲刷位置和规模综合作用下的破坏阈值问题、床面冲刷发展模式及修复方式、极端水文条件对建筑物运行损毁的影响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护滩限流工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是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南北港分汊口河势控制的关键工程。根据现场水沙测验和地形监测资料,从治理工程实施前后汊道分流比、河床冲淤变化、航道条件以及工程结构稳定性等因素入手,初步分析了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效果显著,南北港分汊口河段局部河势向不利方向发展的态势基本得到遏制,宝山南、北水道航道条件明显改善,整治建筑物结构安全稳定,总体达到了预期的治理目标,有利地保障了10.5 m深水航道稳定运行,同时也为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西五河尾闾航道现状分析,探讨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改善五河尾闾航道及构建高等级航道网的可能性.利用鄱阳湖航道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鄱阳湖水利枢纽枯期不同调控水位对航道水面线、航道里程和回水范围的影响,从建立五河尾闾高等级航道网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枢纽枯期最低控制水位,即枯期调控水位15m及以上方案为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航道整治建筑物防冻防冰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松花江不同整治建筑物受到的冰破坏部位和冰破坏机理,通过对国内外已有防冰措施与松花江实际应用的防冰措施进行防冰效果比较,提出了适合松花江不同类型整治建筑物采用不同材料、结构和布置形式的防冰措施,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
解中柱 《水道港口》2010,31(5):468-472
在总结历史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神背嘴滩的碍航特征及成滩原因。通过新开右槽、建整治建筑物等措施调整汊道分流比和束水攻沙,使航道尺度增大到2.7m×50m×560m,改善了枯水弯、浅、险的碍航问题,保证了航槽的稳定。整治方案可为山区河流急弯滩险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长顺直河段演变常表现为边滩不稳、过渡段深泓摆动,从而引起航道变迁。以汉江下游典型长顺直河段麻洋潭滩段为例,通过对该滩段航道整治工程前后的河床演变、模型试验、整治效果等方面的分析,对汉江下游长顺直河段航道整治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长顺直段过渡段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合理规划航道轴线,采取工程措施塑造优良的微弯型整治线,能有效稳定航槽;在采用较低的整治水位时,通过缩小整治线宽度和整治建筑物间距,可达到提高过渡段航道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施工组织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具有规模大、施工强度高、水域开敞、作业条件差,特别是滩面物质易发生冲蚀等特点。整治建筑物工程大量采用了新型结构。因此,一、二期工程中创新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施工组织原则,确保了河势的稳定和整治建筑物的安全;研制开发了一批施工新工艺和大型专用作业船;创造了水运工程建设的高速度;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文中对工程概况、特点、该工程实施的施工组织原则及实践效果作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随着落成洲整治建筑物的建成,该区域内的流场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对船舶的航行及锚泊造成一定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数值模拟整治建筑物建成前后该区域内的流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整治建筑物的建成将有效地防止水流对落成洲的冲刷作用,航道水流更加稳定;但是,落成洲左汊下游镇江危险品锚地所在区域内的流速将明显提高,不利于锚泊安全,尤其是汛期。因此,应加强对该区域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确定海港进港航道设计的基本尺度,建立海港进港航道设计辅助分析系统,为设计人员提供港口服务水平、船舶等待时间等信息。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仿真等技术,实现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影响因素分析等功能,并给出系统总体结构及类结构。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能模拟船舶航行作业过程,可有效协助设计人员优化航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nline channel strategies adopted by Chinese manufacturers with regard to the Belt and Road.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and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costs on online channel mode selection and pricing strategies. The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namely, Chinese manufacturer Stackelberg (MS) structure, vertical Nash (VN) structure, and foreign retailer Stackelberg (RS) structure. Furthermore, a game model is developed among the Chinese manufacturer, foreign retailer, and cross-border e-tail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among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Chinese manufacturers’ online channel mode sel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manufacturers’ preferences for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increases correspondingly with the decrease in their market position and bargaining power. Moreover, foreign retailers can obtain higher profits in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under the VN structure. However, the level of profit for foreign retailers depends on the intensity of their competition with cross-border e-tailers under the MS and RS structures. Finally, consumers i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can obtain a higher surplus in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under all of th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