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钻孔桩是最普遍的基础形式,通过对桥梁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钻孔桩事故的分析,介绍了一些钻孔桩事故和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钻孔桩是最普遍的基础形式,文章通过对桥梁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钻孔桩事故的分析,介绍了一些钻孔桩事故和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替换包裹碎石桩碎石芯料,形成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方式——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以改善采用包裹碎石桩处理液化及软弱土地基时碎石强度未能充分发挥的问题.开展了模型试验,研究包裹长度、刚度及长径比对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单桩承载特性和骨料破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裹长度为1倍~6倍桩径时,延长包裹长度可显著提高桩体承载力,包裹长度小于1倍或大于6倍桩径时,包裹长度对承载力改善不明显;包裹材料的临界刚度约为100 kN/m,当小于临界刚度时,增加包裹刚度能显著提高桩体承载力,大于临界刚度时,增加包裹刚度不再明显改善桩体承载力;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桩长不变时,长径比大于10的桩体承载力较低,桩体主要在10~30 cm深度内产生不同程度的局部弯曲,长径比小于7的桩体承载力较高,桩体主要发生轻微鼓胀变形,无局部弯曲;混凝土骨料的破碎度与桩体能承受的极限荷载呈正相关,增加包裹长度、刚度及桩径均会增加芯料的破碎度.因此,进行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单桩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包裹长度、刚度和长径比与芯料破碎度之间的关系,以获取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钻孔灌注桩因地质适应性强、承载力高、施工方便,是大中型桥梁的首选形式。通过对桥梁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钻孔桩事故的分析,介绍了一些钻孔桩事故和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钻孔桩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生命力很强的建筑物基础形式。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步伐加快,交通基础建设也日益增多。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在中、大、特大型桥梁中,87%以上的基础形式采用钻孔桩。因此,对桩基础可能产生的缺陷预防及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速公路的施工实践,介绍了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的几种方法。施工控制主要采用计算机打印设备。它可使施工操作人员在制桩过程中掌握注浆量的分布状况,及时作出相应处理,也减少了监理人员的工作量。控制过程变得直观、简易。搅拌桩质量检测采用随机桩体钻孔、采样试验、静载试验等,从面到点,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7.
归纳总结深水钻孔桩灌注过程中出现的事故以及缺陷成桩的成因,并介绍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正 《交通标准化》2009,(18):110-112
钻孔桩是最普遍的一种施工方法,本文通过对桥梁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钻孔桩事故的分析,阐述了钻孔桩事故和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可供广大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庆江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10):111-111,113
通过对桥梁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钻孔桩事故的分析,介绍了一些钻孔桩事故和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桥梁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钻孔桩事故的分析,介绍了一些钻孔桩事故和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桩的分类,试桩的重要性。用于桩基础设计的试桩、锚桩不能用于工程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地铁隧道邻近结构物,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是地铁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大连地铁1号线黑石礁车站风道与轻轨桥桩之间最近距离仅为1.9 m,隧道开挖对桥桩影响较大.施工期间,按照一定间距在风道与桥桩之间采用钢管隔离桩措施,在水平方向上起到了变形阻断作用,有效地保证了隧道近距离穿越桥桩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从复合地基承栽力、工后沉降量并考虑成桩效应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CFG桩复合地基桩间距设计计算方法,在进行复合地基桩间距的设计时,应保证复合地基承我力满足设计要求,加固后地基土的工后沉降量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为确保施工质量,还应充分考虑打桩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李子沟火车站工程及地层地质特点,介绍了采用加强排水设施、削坡减载、挤密碎石桩、高压粉喷桩加固处理、设计抗滑桩等综合治理李子沟滑坡体的措施,解决了本区域的流坍现象,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桥梁桩基在特定条件下采用人工挖孔桩,既可保证施工质量,又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重庆市近几年桥梁施工,特别是正在施工的江合高速路上的红岩岗大桥人工挖孔桩的设计与施工,对人工挖孔桩的设计做了简要的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县道二级路007线二中坡桥工程为例,对大直径挖孔扩底桩的设计方法以及扩底桩的工作特性和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对类似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压力灌浆法用于灌注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压力灌浆引入桩基工程是对桩基础传统工艺的改革。试验和资料证实,采用压力灌浆法地桩侧和桩端处理将有效地改善桩的支承条件,大幅度地提高桩的承载力,该法对于消除钻孔灌注桩桩周的软弱夹层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桥梁桩基在特定条件下采用人工挖孔桩,既可保证施工质量,又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重庆市近几年桥梁施工,特别是正在施工的江合高速路上的红岩岗大桥人工挖孔桩的设计与施工,对人工挖孔桩的设计做了简要的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A set of self-developed apparatus for foundation physical model were utilized to conduct model tests of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a steel pipe pile and several gravel piles. Some load-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including the curves of foundation settlement, stresses of piles, pile-soil stress ratio, and load-sharing ratio of piles and soil, were obtained to study its working performances in silty sand so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steel pipe pile and gravel pile contributed more than the grave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improv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ilty fine sand.  相似文献   

20.
将杆系结构有限单元法与荷载传递迭代法相耦合,形成一桩基沉降分析计算的混合法.采用近似解析解中RandolphandWroth'Model和双曲线模型相结合,模拟桩身与桩周介质边界上剪切滑移.桩间相互作用,在采用弹性理论Mindlin方程解答计算,并考虑了桩间"加筋与遮帘"作用.分析了刚性承台下群桩桩数、桩长、桩间距和桩土模量比等群桩工作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