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基于传统预应力张拉的不足,进行了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在T梁中的运用研究,对比考察了预应力较传统张拉在张拉力值精度、伸长量大小以及张拉同步性的优势。张拉对比结果表明:预应力智能张拉精准地实现了张拉规范要求,提高了张拉效率,保证了T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张绍成  陈家碧 《公路》2013,(5):51-54
根据预应力构件的张拉原理和计算方法,从张拉压力控制和张拉伸长值控制等方面分析比较了智能张拉工艺与传统普通张拉工艺的不同之处,智能张拉工艺实现了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控制整个预应力张拉的过程,既提高了预应力张拉水平,又避免了张拉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影响,对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中预应力构件屡屡出现的质量隐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桥梁预制梁预应力张拉采用传统的张拉设备,施工过程以人工控制为主,施工同步性差,人工操作误差大,不利于工程质量控制。智能张拉设备全程通过电子信息系统控制预应力施工,有效提高了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通过智能张拉实际运用,本文阐述了智能张拉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并通过与传统人工张拉进行对比,对其先进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预应力张拉方式存在误差大、张拉精度低等缺点,容易给工程安全埋下隐患。本文通过分析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并通过试验对比分析预应力智能张拉与传统张拉在张拉精度、拉力同步精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我国预应力智能张拉的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大量的现役桥梁运行情况发现,不少病害问题来源于预应力张拉施工的不规范,在传统的钢束张拉施工中,过度依靠施工人员的经验,缺乏有效的过程质量控制,由此造成存在较大的误差问题,以致于整个预应力体系受到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智能张拉系统的应用,分析了钢束施工与智能张拉施工原理,对比了钢束施工与智能张拉的技术经济性,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智能张拉的优越性,证明其在控制预应力构件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等诸多方面均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智能张拉与传统张拉的比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东  吴涛  刘德坤 《公路》2012,(4):144-147
将预应力张拉力精度、同步精度、伸长量测量准确度三个指标在智能张拉和传统张拉方式之间进行了比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张拉方式不能满足现行规范对预应力工程的要求,智能张拉方式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施工是大跨连续刚构梁桥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预应力张拉及压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桥梁的施工质量及桥梁运营期的服役状态。在预应力施工中采用预应力智能张拉和智能压浆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效益。结合现场工程应用,提出了大跨连续刚构桥智能张拉及智能压浆标准化施工工艺,该标准化施工方法有利于促进预应力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预应力结构的安全,大大提高桥梁建设质量,值得在桥梁建设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8,(9)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智能张拉与压浆施工工艺的应用现状,进行合理的分析,并详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智能张拉与压浆施工原理、工艺流程,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国家会展综合体主体展厅为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预应力张拉采用了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该套技术通过计算机将预应力张拉过程自动化,并能实施自动采集数据,将预应力张拉工序可视化,有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主要阐述智能张拉系统在某项目30 m箱梁中的应用,智能张拉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张拉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预应力施工质量,在技术和经济方面都值得推广.在龄期相同、混凝土强度相近、外界温度大致相同的条件下,人工张拉的箱梁跨中起拱度小、张拉伸长量偏差大,而智能张拉的起拱度及伸长量接近设计值.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20,(6)
智能张拉是指不依靠工人手动控制,而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通过仪器自动操作而完成钢绞线的张拉施工。该技术具有保证张拉数据安全,自动平衡缓释泄压,防止滑束、避免冲击夹片,操作方便,精确施加应力,可实现多顶两端同步张拉等优点。文章依托现有工程,提炼总结张拉施工技术要点,对施工过程中重难点进行研究分析,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为推动预应力桥梁的高品质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0,(2)
为控制连续刚构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预应力施工用智能张拉设备的可靠性,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一座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为依托,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选取一定数量的纵向钢束、竖向钢束,采用于锚下布设智能弦式数码穿心力传感器的方法进行了施工过程的锚下应力测试工作。经实桥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同类型桥梁的有效预应力测试和监测提供了新的测试方法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珠海某高速公路桥梁预应力检测实践,验证了开展、推广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的必要性。同时,根据实际检测数据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进一步指出通过引入智能张拉设备可以有效提升预应力力值的合格率;通过改进工艺工法如推行整束编束穿束、对钢绞线提前预紧或适当增加张拉次数等可提升预应力均匀度。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挂篮悬臂施工过程中,张拉腹板预应力束会产生腹板顺预应力管道的裂缝,通过分析这些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加固方法,并且在张拉预应力束过程的对混凝土进行应力监控,能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智能张拉和智能压浆技术在阜建高速公路全面推广应用,有利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标准化施工,有效地提升桥梁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桥梁智能张拉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数据异常问题,引起数据异常的原因较多。对一些常见的数据异常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智能张拉系统在张拉过程中采集的大量荷载及位移数据,以某高架桥为依托工程,以湖南联智LZ59N10型智能张拉系统的张拉数据为分析及验算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库文档数据转换处理,提出一种针对智能张拉过程数据的全数据分析方法。通过Excel文档绘制"荷载-位移"曲线,根据曲线的波动状态判断预应力束张拉过程的稳定性。若曲线较平顺、无过多锯齿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说明张拉过程较稳定;若曲线不平顺、波动频繁或波动幅度大,则说明张拉过程不稳定。通过主观判断的"拐点"观测法、数据拟合软件最小二乘法,分别分析"荷载-位移"曲线由弧线转变为直线的"拐点",以此选取初始张拉力百分率。两种分析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数据拟合法分析得到的初始张拉力百分率最大,与实际情况接近,较为合理;用"拐点"观测法时,通过选取曲线逐渐变成直线位置的荷载值计算得到张拉力百分率,并适当提高2%~3%作为初始张拉力百分率。  相似文献   

18.
钢绞线回缩值的准确测定一直是预应力施工的难点,现介绍了三种测量钢绞线回缩值的方法,其中基于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的测量法,其可信度高、便于应用于工程实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预应力张拉设备导致施工效率低下、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全自动智能张拉系统,并基于桥梁施工新规范及施工工艺要求,研究53 MPa超高压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而设计全自动智能张拉系统的液压系统,其可实现施加张拉力的任意加载和缓慢卸荷,且张拉力控制精度能够达到1%以内,完全满足张拉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280-282,397,398
先张法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可以避免后张法中可能出现的堵孔、压浆不密实、预应力失控等影响结构质量与耐久性的问题,又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斜裂缝的发展,因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某大桥采用50 m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先张T梁。该文介绍了对其施工过程所进行的监测。结果表明,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预应力总损失为5.57%,张拉台座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