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了使喷油起始点合适和喷油量精确,共轨喷油系统使用了带液压伺服系统和电磁阀的喷油器(图34)。喷油过程开始时,以较高的吸动电流控制电磁阀迅速打开。当针阀达到其最大升程使喷油器全开时,控制电流立即降低到较小的保持电流。喷油量由开启时间和共轨压力决定。当控制电流终止时。电磁阀即关闭,喷油过程也就结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根据电控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的技术要求及特点,设计了基于单片机XC2765的低功耗高低端控制的电控喷油器驱动电路模块。采用电路设计的高低端控制和DA输出高低电平控制技术对电磁阀线圈电流和喷油器的喷油效果进行了试验与研究,试验中该模块实现了驱动电流的提升(15A)和保持(6A)功能,缩短了电磁阀的开启时间(0.20ms)与关闭时间(0.35ms),满足了电磁阀驱动电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的高速电磁阀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电磁阀的关键结构参数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响应特性具有决定性影响,采用多目标模拟退火优化算法MOSA(Multi Objective Simulated Annealing),基于多目标多学科优化平台modeFrontier,并集成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高速电磁阀开启、关闭延迟时间和电磁力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对高速电磁阀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电磁阀开启延迟时间降低了15.4%,达到0.11 ms;关闭延迟时间降低了25%,达到0.18 ms,;电磁力提高了12.5%,达到160 N。  相似文献   

4.
在汽油电控发动机中,喷油器的作用是将汽油泵提供的压力油定时、定量地喷入气缸中,与进入气缸的气体形成符合(14.7公斤空气比1公斤汽油)发动机运行工况的各种可燃性混合气体。喷油器实际上是一个受ECU控制的电磁阀,ECU给其通电时,电磁阀开启,汽油喷入气缸(或进气管中)。ECU给其断电,喷油器关闭,停止喷油。喷油器喷入气缸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驱动电流和驱动电压两种励磁源条件下电磁阀动态计算,通过和试验数据的比较,指出驱动电压为励磁源可正确模拟电磁阀的开启过程,但由于没有耦合电流反馈的驱动电路,采用驱动电压为励磁源计算的电磁阀无法关闭。在Ansys Simplorer平台上建立了详细的驱动电流反馈的电磁阀驱动电路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驱动电路模型和电磁阀三维模型的耦合,建立了电-磁-机耦合的电磁阀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对比表明,建立的电磁阀动态数学模型可准确描述电磁阀的开启过程和关闭过程。  相似文献   

6.
14.在传统的直列泵或分配泵柴油喷射系统(包括电子控制系统)中,由柱塞偶件产生的燃油高压通过高压油管传送到喷油器上,当喷油器端的燃油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燃油压力就迫使喷油器开启并喷油,喷油t的多少由开始通过泄油降低燃油系统的压力时的《)决定.因此叫做“位盆控制’。A.喷油器开启时间的长短B.喷油泵的喷油正时C.柱塞偶件的位置D.柱塞偶件的形状和行程15.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泵喷嘴式柴油喷射系统和单体泵式柴油喷射系统都将产生高压的功能和控制燃油定t的功能分开。他们通过对喷油器电磁阀的触发实现喷油器的开启和关闭,根据喷…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电磁阀的功率损耗,确保其长期可靠运转,基于HEUI喷油器,利用Matlab软件对电磁阀PWM控制方式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高线圈电压有助于实现电磁阀快速开启,开启脉冲和PWM占空比决定了不同阶段电流的大小,PWM脉冲频率影响电流的稳定性,几方面的有机调节,可以实现先高后低理想的电流波形。仿真结果为电磁阀的柔性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控汽油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喷油器的驱动电流波形来检测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由于喷油器电磁阀衔铁完全吸合时喷油器才会完全开启,驱动电流在电磁阀衔铁完全吸合时会产生明显的电流拐点.该方法构建一种硬件电路以及检测逻辑,能在驱动电流出现拐点的时刻触发可检测的脉冲.通过分析触发脉冲的延迟时间以及脉宽,可准确得到喷油器开启的延迟时间.该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喷油器的出厂检测和日常维修,还可以移植到ECU中,在线检测喷油器的延迟时间,为喷油正时策略提供补偿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共轨喷油器高速电磁阀结构参数与响应时间的耦合关系,并通过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提高高速电磁阀动态响应速度,首先采用Ansoft软件与Simplorer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建立了耦合驱动电路的高速电磁阀动态响应计算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校核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其次,为减少探究优化参数与优化目标耦合关系时的计算工作量,以计算模型提供的样本矩阵为基础,结合D-optimal设计与最小二乘法,采用RSM数学近似模型建立了高速电磁阀响应时间的响应面预测模型,以预测模型为研究工具,选取线圈匝数、衔铁升程、外磁极面积、内磁极面积及衔铁半径5个参数为拟优化结构参数,开展拟优化结构参数元效应敏感性分析研究,确定了衔铁升程为开启响应时间的较敏感参数。最后通过NBI-AFSQP优化算法,以提高高速电磁阀响应速度为优化目标,对高速电磁阀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经优化设计后,高速电磁阀开启响应时间降低了6.25%,关闭响应时间降低了9.56%,总响应时间降低了7.64%,高速电磁阀动态响应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进气道喷射式电控汽油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钢球完全开启及完全关闭时刻线圈电流曲线出现拐点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线圈电流变化的电控汽油喷油器动态响应时间测量方法,并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开发了电控汽油喷油器动态响应及流量特性测试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对电控汽油喷油器的动态响应及流量特性进行高精度检测,开启延迟时间的相对测试误差小于1.67%,关闭滞后时间的相对测试误差小于1.56%,流量特性的测试误差小于0.01 mg。  相似文献   

11.
高速电磁阀驱动电路设计及试验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3种电磁阀驱动方式的特点,并基于HEUI喷油器对PWM控制方式进行了试验和分析。试验表明,提高线圈电压有助于实现电磁阀快速开启,开肩脉冲和PWM占空比决定了不同阶段电流的大小,三者的有机调节,可以实现理想的电流波形。试验结果为整机的柔性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博世(BOSCH)公司的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大 《汽车与配件》2003,(29):32-35
(3)喷油器 当电磁阀被触发时,这些喷油器的喷嘴就会开启,让燃油流过。这些喷油器将燃油直接喷入到发动机的燃烧室中。 为了开启喷油器喷嘴,需要过量的燃油。这些过量的燃油通过一根回油管流回到燃油箱中。从压力控制阀和从低压部分返回的燃油也被引入到这根回油管,与用于润滑高压泵的燃油汇总。  相似文献   

13.
正一、汽车喷油器详解汽车喷油器(见图1)本身是1个常闭电磁阀(常闭阀的意思是当没有输入控制信号时,阀门一直处于关闭状态;而常开阀则是当没有输入控制信号时,阀门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由1个阀针上下运动来控制阀的开闭。当ECU下达喷油指令时,其电流流经喷油器内的线圈,产生磁场来把阀针吸起,使油料能自喷油孔喷出。喷射供油的最大优点就是燃油供给之控制十分精确,让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有最佳的空燃比,不仅  相似文献   

14.
李鑫  张振东  郭辉 《天津汽车》2009,(12):19-22
喷油器处于开启和落座过程的动态响应时间是衡量喷油器动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文章建立了电磁喷油器动态响应时间的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求解得到了喷油器线圈中电流的变化曲线,根据该电流曲线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喷油器针阀开启及落座滞后时间测量系统.结果表明,在不同电源电压下,滞后时间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指出所开发的测量系统可以满足喷油器开发过程中对动态时间参数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得到电控喷油器针阀开启滞后时间(td1)及针阀落座滞后时间(td2),从电控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电控喷油器的喷射过程,详细推导了喷油器针阀开启及落座滞后时间的数学表达式,为电控喷油器的性能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详细分析了电控喷油器通电后线圈电流的变化规律,利用在喷油器针阀完全开启或完全落座时刻,电流曲线上会出现拐点的特点,设计了测试拐点出现时刻的检测电路,并利用80C196单片机开发了电控喷油器开启及落座滞后时间测试系统。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对td1的测试误差为0.87%,对td2的测试误差为1.14%,可以满足电控喷油器开发过程中动态性能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提高共轨喷油器工作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磁阀式共轨喷油器工作特点,研究了提高大流量电磁阀式共轨喷油器工作效率的技术途径。以喷孔前的压力为实际喷油压力,其与供油压力的比为共轨喷油器的有效喷油压力效率;以喷油量与喷油量和总回油量之和的比为共轨喷油器的有效喷油量效率。结果表明:喷油器有效喷油压力效率与有效喷油量效率相互影响;采用异型结构喷油嘴偶件可以有效提高喷油器工作效率;喷油器与燃油轨间高压管路长度、喷油嘴偶件及其他结构参数进行综合匹配,能够进一步提高喷油器工作效率。综合匹配的计算结果表明,在160 M Pa 标定压力下,最大有效喷油压力效率达到108.3%,有效喷油量效率达到96.8%。  相似文献   

17.
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电磁阀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高压共轨系统中电控喷油器的关键部件高速控制电磁阀驱动特性,建立了电磁阀仿真计算模型,对高压共轨系统电控喷油器电磁阀进行了试验与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证明了模型正确可靠,表明利用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电磁阀主要参数对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实践表明,仿真计算为电磁阀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新型高压共轨电磁铁型喷油器驱动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DC/DC升压电路及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电路结构,设计了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和峰值电流反馈控制功能的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电路,并给出了相应的软件控制策略。试验表明,改进后的驱动方式性能优异、运行可靠,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共轨喷油器高速电磁阀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国内外共轨系统高速电磁阀的开发现状,确立了开发目标,从电磁材料和线圈结构等方面对共轨喷油器上高速电磁阀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通过优化试验确定了线圈参数,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开发了高压共轨燃油系统高速电磁阀性能的测试系统,并阐述了高速电磁阀的特性。提出一种电路-磁路模型,分析了电磁阀衔铁的受力和运动过程。系统可测试不同电流及气隙工作环境下,高速电磁阀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通过对德国博世公司和国产的高速电磁阀性能的对比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