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采用热解析-气相—质谱(TD-GC-MS)法测定车内空气中7种苯类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的优点。通过制备的标准样品管建立了标准工作曲线,7种目标物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0.997 9,检出限(LOD)的范围为0.000 76~0.002 10μg,热解析管的脱附率为100%,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车内空气中7种苯类挥发性有机物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汽车车内空气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满足GB/T276300-2011《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车内VOC限值的要求以及上汽降低整车挥发性有机物(VOC)的要求,本文以车内座椅聚氨酯发泡为研究对象,采用DOE全因子实验设计法和Minitab软件对座椅发泡工序进行了工艺优化,得到发泡聚氨酯座椅TVOC值与关键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和发泡工序优化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基于嗅阈值的车内气味溯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车型进行气味溯源,找到了引起车内气味的重点气味物质和气味高危零部件。结果表明,引起该车型的重点气味物质为苯并噻唑、己醛、丙醛、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壬醛、癸醛、乙酸等24种物质,气味高危零部件为顶棚、遮阳板、风道、三厢总成、车厢地板系统、门护板、前排座椅总成、方向盘等8种零部件。为主机厂进行车内气味管控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GB 24406-2012的发布实施、GB13057-2003的修订和报批以及QC/T《城市客车塑料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的报批,标志着客车座椅强度标准体系对M2、M3类客车座椅的全覆盖。本文重点阐述和对比分析不同客车座椅强度标准的特点、适用范围、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正面碰撞过程中客车座椅的被动安全性,在分析总结澳大利亚ADR68/00《客车乘员保护》标准基础上,针对某客车座椅建立了6种不同的动态试验方案。利用6种动态试验结果,考核分析了客车座椅的结构强度和乘员损伤情况,并评价了座椅的被动安全性,同时提出了该座椅结构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型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位于汽车后排中间位置,增高座垫的高度可根据儿童身高无级调节.相对于常规使用的附加式儿童安全座椅,该座椅无须安装,避免了儿童座椅的误用.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该装置调整到不同高度的仿真模型,研究了3岁、6岁和10岁儿童假人正面碰撞时的响应,并通过对6岁假人的碰撞仿真分析,得出其关键设计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集成式座椅能够在正面碰撞中对3岁到10岁的儿童提供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按照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旅居车(motor caravan)是指至少具有座椅和桌子、睡具(可由座椅转换而来)、炊事设施和储藏设施的一种专用汽车。根据其功能和称谓的不同有房车、休闲车(RV,即Recreational Vehicle)、露营车(Camper)、商用车(CommercialVeh  相似文献   

8.
利用伏安法研究了N-乙酰-5羟色胺在玻碳电极(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9.33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中,N-乙酰-5羟色胺在约 0.2V(vs.Ag/AgCl)电位处产生一个阳极氧化峰,通过伏安实验研究了体系的电极表面反应机理及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GB14167法规升级,要求所有M1类和质量小于3.5 t的M2类座椅必须配备三点式安全带。目前大部分客车、宽体轻客的座椅布置方式,以及车身与座椅的空间关系,导致三点式安全带无法完全布置在车身上。本文介绍了一种可以集成三点式安全带的单边调角器座椅,主要阐述了三点式安全带的布置形式、座椅骨架结构以及强度和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基于变密度法(Solid Isotropic Microstructures with Penalization,SIMP)的拓扑优化法对某车后座座椅骨架进行轻量化设计。考虑在安全固定点工况下的座椅强度与刚度性能,建立了座椅和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将该有限元模型转化为基于SIMP的体积约束下柔度最小化模型,通过OptiStruct软件进行拓扑优化,并考虑了高强度材料的应用,最终使座椅总质量降低了2.585 kg,得到一种符合强度、刚度和轻量化要求的座椅骨架构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对某反向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有限元-多刚体耦合的方法,依据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法规R44的要求,建立了改进前后的儿童安全座椅正面碰撞台车试验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完成了改进后的儿童安全座椅结构正面台车碰撞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座椅改进后的儿童假人头部综合加速度峰值约降低15 g;胸部综合加速度超过55 g的时间缩短为2 ms;胸部垂向加速度超过30 g的时间约为2.4 ms。台车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胸部综合加速度超过55 g的时间缩短为1.7 ms;胸部垂向加速度超过30 g的时间约为2.85 ms,且台车实验中座椅结构未产生明显破坏。  相似文献   

12.
座椅记忆(DSM)是一种能电动调节后视镜和座椅位置,并能记忆存储和调用位置信息的记忆存储式后视镜和座椅控制器.文章分析了记忆存储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该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池热萃取仪对汽车内饰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采样,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材料中的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苯乙烯五种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含量,从而选出低挥发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以某些车型的歇脚板、地毯和加速踏板为基础数据,针对不同坐姿高度的A类车型,采用RAMSIS软件自动摆放95%的中国人群,获得不同的方向盘中心点位置,以此为研究对象,推导出方向盘中心点相对座椅参考点(SgRP)的X和Z向位置与座椅高度(H30)的关系式,对方向盘中心点的位置确定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为汽车总布置的假人摆放和逆向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一汽-大众生产的宝来2003年型轿车,与原车型相比进行了4项技术改进:副驾驶侧后视境改为与驾驶侧后视境相同的尺寸;组合仪表内多功能显示器由英文显示改为中文显示;6碟CD换碟机由后备箱前置到收放机上部;前座椅由手动调整改为8自由度电动调整,且带有驾驶座椅和后视镜记忆功能。其中第4项改动在随车文件中没有相应的使用说明,为此笔者将详细介绍一下带记忆功能的电动前座椅和后视镜的设置及使用方法。 功能介绍 通过该系统,座椅和后视镜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汽车鞭打试验中假人的响应非常敏感,这使鞭打问题的分析变得很困难.文章将假人和座椅作为一个整体,以座椅和假人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出发点,借助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鞭打问题的分析方法—"支撑力分布法(SFDM)".以某后排座椅为例,使用该方法快速找到了鞭打失分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措施,有效提高了该座椅的鞭打得分.该分析方法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塑料、皮革、橡胶等典型材料车内零部件仪表板、前排座椅和密封条,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全谱分析;同时,结合嗅阈值、气味类别和散发物质浓度,对零部件恶臭散发物质进行筛选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种类的零部件,其恶臭物质释放量及种类明显不同;三种零部件中,前排座椅恶臭物质的释放量最大,仪表板恶臭物质释放量最低,其中,座椅中散发的三亚乙基二胺稀释倍数高达273.9;另外,零部件散发恶臭物质主要来源于零部件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8.
《车主之友》2021,(1):133-133
2021年1月18日,新一代林肯航海家Nautilus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五款配置车型,预售价格为33.08万~48.58万元。内饰方面,新一代林肯航海家首度引入全新“浅湾蓝”内饰配色。座椅采用Savannah半苯胺高级皮质。此外,新车座椅还具备22向电动调节功能,拥有加热、通风、记忆功能,更配备带有5种模式3种强度可调的按摩功能。  相似文献   

19.
每周要闻     
汽车《公告》第48项标准即将实施 近日有关方面称,汽车《公告》即将实施第48项强制性标准:《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GB13057-2003)将于2003年9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该标准的技术内容等效采用ECE R80法规《大型客车座椅认证及座椅强度和固定件强度有关的车辆  相似文献   

20.
强制法规GB15083-2006修订版增加了附录F<行李位移乘客防护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目的为防止在车辆碰撞过程中,行李舱内行李向前运动,冲击后排座椅靠背,从而造成对乘员伤害.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车型后排座椅靠背的相关性能进行预测,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车型后排座椅靠背与车身的固定点进行改进,经试验验证,最终该车型满足了GB15083-2006附录F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