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态信息     
正交通运输部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改革工作2018年2月7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8]21号),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落地实施。这标志着营运车辆检验检测体制改革在全国层面开始启动了。《关于做好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一是落实检验检测结果互认。综检机构直接采信安全技术检验结论,涉及安全的项目不再作为道路货运车辆技  相似文献   

2.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关于加快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7]207号)精神,加快推进陕西省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落地实施,有效减轻检验检测费用负担,提升道路货运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获得感。5月4日,陕西省运管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颁布《关于加快道路运输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7]207号),明确要求"加强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严格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题责任"。2018年2月9日下发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8]21号),其重点落实在既要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道路运输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7]207号),明确要求"加强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严格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最近,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做好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8]21号),其重点落实在既要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确实降低运输经营者负担,又要确保检测服务的便捷  相似文献   

5.
动态信息     
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联网流程优化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联网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对2018年印发的《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联网技术要求(暂行)》进行了修订。该举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改革决策部署,进一步便利道路运输经营者开展车辆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更好支撑道路运输车辆异地检测和网上年度审验。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12月14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优化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便利开展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20]67号)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推进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测和排放检验)有关决策部署,推动落实GB 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进一步优化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便利开展车辆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工作,经交通运输部同意,就有关事项作出安排。  相似文献   

7.
正9月20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交通运输部等十四个部门关于印发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并附上《2018年底前促进道路货运行业降本减负10件实事任务分工表》。该通知提出,减轻道路货运经营负担,包括简化车辆检验与检测、便利异地年审和考核、对于符合标准的新能源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试点、推进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  相似文献   

8.
正3月12日,甘肃省新版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联网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甘肃全面完成了国务院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改革任务。新系统是在原有的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联网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改造,是认真贯彻执行GB38900—2020标准,保障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政策落地实施的重要支撑,也是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决策部署,优化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确保顺利开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及车辆年审工作的重要保障。2月10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了《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联网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关于加快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7]207号)。通知要求:一、推进货车检验检测依法合并,切实减轻检验检测费用负担。包括实现检验检测结果互认,统一检验检测标准,统一检验检测周期。二、采取多项措施,改进货车检验检测便民服务。包括推行货车异地检验检测,推行货车异地年审,推行货车预约检验检测。三、加强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严格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0.
动态信息     
交通运输部:汽车挂车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开展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精神,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组织开展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标准符合性审查工作。交通运输部汽车挂车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交通运输部授权指定的检测机构,全面实施了车载终端产品检测  相似文献   

11.
正3月15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在南京召开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座谈会,介绍了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总体思路和工作举措,货车异地年审和网上年审思路及检测联网平台建设情况。会上,厅运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各相关科室负责人,有关设区市运管机构科室负责人及检测协会、综检站和运输企业负责人共30多人进行了交流,对推进货运车辆检测结  相似文献   

12.
正为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切实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全国联网,实现普通货运车辆全国范围异地检测,2018年10月2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推进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联网实现普通货运车辆全国异地检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依托互联网技术,到2018年底实现普通货运车辆全国范围异地检测。通过道路运输车辆  相似文献   

13.
按照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强化年部署安排,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强化道路旅客运输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道路客运领域安全生产强化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切实提升道路旅客运输安全发展水平. 《通知》提出了17项具体措施,全力推进道路客运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其中,对车辆运营、驾驶员培养、技术管理、动...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2月24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取消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通知》,全文如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取消4.5 t及以下普通货运从业资格证和车辆营运证"的部署要求,深化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经交通运输部同意,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部门规章修订前,自2019年1月1日起,对4.5 t及以  相似文献   

15.
2011年2月23日,交通运输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据《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车辆参数及配置核查工作规范》  相似文献   

16.
正2月24日上午10时,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记者:《备忘录》实施以后对货运市场有什么影响?运价会不会上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对于提升道路货运车型标准化水平、规范道路货运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7.
正6月5日下午,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在汉组织召开了普通货运车辆网上年审工作座谈会,武汉、恩施、襄阳、黄石、宜昌等5市基层运管部门及典型货运企业代表参会。厅运管局调研员秦介飞,局客货运输处、科技信息处、综合运输处、法规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传达学习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车辆网上年度审验工作规范》的通知,基层运管部  相似文献   

18.
动态信息     
<正>交通运输部:鼓励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网上办理货车年审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车辆网上年度审验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鼓励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通过网上办理普通货运车辆年审。《规范》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为3年。《规范》指出,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可通过全国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办理全国普通货运车辆网上  相似文献   

19.
正8月11日,国家发改委在京召开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座谈会。多年来,普通道路货运车辆年检(安全技术检验)和年审(综合性能检测)分属两个部门管理,存在重复繁琐、浪费时间、增加费用等问题。中物联经过深入调研,多次反映企业诉求,提出政策建议。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货运车辆年检和年审依法合并。按照国务院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务院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2019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对GB2186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和GB18565《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实施了“两检合并”,颁布了GB3890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并于2020年开始实施。同时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和生态环境部还联合颁布了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