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献法 《运输车辆》2009,(9):107-107
据①GB185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阶段)》、②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国Ⅴ阶段)》、③GB14762--2008《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国Ⅲ、国Ⅳ阶段)》,  相似文献   

2.
1.什么是汽车的国Ⅲ标准? 国Ⅲ即GB 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中第3阶段排放控制要求的简称.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8352.3-2005)和<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17691-2005).文件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未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新车将不能销售、上牌.  相似文献   

4.
国家环保总局近日批准上海市从2003年3月1日起提前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第二阶段排放限值即上海市正式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GB18352.22001)和《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国六汽车排放法规正在逐步实施,轻型汽车的排放法规为《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重型汽车的排放法规为《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7691—2018),大致以车辆总质量3.5 t为分界线进行划分,就达到排放限值的技术难度上来讲,轻型汽车要难于重型汽车,本文将以轻型汽车的排放法规GB 18352.6—2016为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GB/T19147-2003<车用柴油>和EN590<车用柴油>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3,(30):35-36
我国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第2阶段(即欧Ⅱ排放法规)型式认证试验排放限值从2003年9月1日起在全国开始实施,亦即所有柴油车(包括轿车、货车、客车、专用车、改装车等)的新产品在2003年9月1日起要上原国家经贸委新产品《公告》,其排  相似文献   

7.
2013年5月10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出《关于实施重型柴油车国Ⅳ排放标准的通知》称:"按照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方法》,经请示工信部同意,决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新申报重型柴油车产品均应符合国Ⅳ排放标准,并停止受理国Ⅲ重型柴油车新产品。"笔者对此有如下理解:(1)相比于GB17691-2005的规定,重型柴油车(总质量>3.5t)在全国销售(上市)实施国Ⅳ的时间,已被环保部推迟过2次——即最终推201371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已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国Ⅲ阶段)(GB18352.3-2005),2007年1月1日起,我国重型车提前实施“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2005标准),这些都是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这一环保新政策的出台,无疑使众多重货企业面临一场“殊死考验”。  相似文献   

9.
马戈 《商用汽车》2007,(3):58-59
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已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由此,我国重型车和发动机开始全面实施国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实施《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2001)和《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4762-2002)第二阶段排放限值,现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4月27日,生态环境部、工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重型柴油车国Ⅵ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2021年第14号,简称:《公告》)。《公告》说:为落实GB 17691—2018《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第六阶段)》相关要求,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现就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中国第六阶段排放标准(简称:国Ⅵ排放标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3月25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下发了《关于重型燃气车辆产品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通知》。通知要求各车辆生产企业按照GB17691-2018《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第六阶段)》要求,重型燃气车辆产品将于2019年7月1日执行国六a阶段排放要求,装备  相似文献   

13.
<正>1重型柴油车的国六排放标准随着国家"蓝天保卫战"的实施,环保升级"迫在眉睫",柴油车排放标准升级如同箭在弦上。2018年7月3日,生态环境部刊发"关于发布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17691—2018)的公告"(以下简称"新国标"),宣布自2021年7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柴油车应符合本标准要求。之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广东等6省市相继宣布将于2019年7月1日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对于重型车而言,无论是压燃式还是气体点燃式柴油机,要想满足史上最严苛的国六排放标准,都必须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关于重型发动机的测试方法与GB17691-2001的不同之处,并阐述了ESC、ELR和ETC的测试方法以及测试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15.
2类车型国Ⅲ标准分别自1月1日、7月1日在全国实施 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意味着,从此日起,我国重型汽车(此指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 t的M类和N类车辆)和发动机开始全面实施国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2018年6月28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GB17691-2018《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国六标准不但在排放限值上更加严格,还增加了在用车排放一致性检测(PEMS),排放保质期等要求。本文结合重型柴油机的国六排放试验,验证并分析国六技术路线在台架标定试验的应用,以及柴油硫含量对瞬态循环WHTC排放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5月10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网站上如期发布了"关于实施重型柴油车国Ⅳ排放标准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按照《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方法》(GB 17691-2005)及实施方案的要求,经请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意,决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新申报重型柴油车产品均应符合国Ⅳ排放标准,并停止受理国Ⅲ重型柴油车新产品(以企业申报时间为准). 至此,我国重型柴油车发动机尾气排放标准的升级离正式全面实施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国Ⅳ实施已无悬念.  相似文献   

18.
政策与法规     
《商用汽车》2013,(11):16
<正>7月1日起新申报重型柴油车应符合国Ⅳ排放标准5月10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在其网站发布《关于实施重型柴油车国Ⅳ排放标准的通知》。《通知》称,按照《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方法》(GB17691-2005)及实施方案的要求,经请示工信部  相似文献   

19.
2012年8月7日环保部发布了制定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冷启动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的通知,拟定2013年开始实施.因为现在执行的标准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的新车型式核准测试循环ETC对城市公交车(或城市车辆)的低速、低负荷工况不具备代表性,使得企业开发机型时基本没有考虑低速、低负荷的城市工况,导致城市车辆实际运行时尤其在低温工况时氮氧化物(NOx)排放严重超标,所以冷启动排放标准中可以考虑加入全球统一的重型发动机试验循环(World Harmonized Transient Cycle,WHTC),以完善标准GB17691-2005中ETC测试循环在低速、低负荷工况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文中主要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比较了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与GB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新旧标准的异同,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汽车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的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能更好地理解与执行标准,从而为新旧标准能顺利过渡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