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比较变踏板比制动踏板与传统制动踏板可知,变踏板比制动踏板结构紧凑,易于布置,具有踏板比容易调节的优点,对缩短整车开发周期有利:变踏板比制动踏板具有踏板比随踏板行程变化而变化的特性,踏板感觉好;变踏板比制动踏板使用了机械四连杆机构,利用杆件的合理布置和运动特性.易实现制动踏板的防侵入功能,从而提高车辆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与优化汽车制动踏板感觉,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动力学理论分析,基于AMESim建立制动踏板感觉仿真模型,利用实车动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建立的模型研究了汽车制动系统各部件参数和踏板踩踏速度与制动踏板感觉的关系,引入制动踏板感觉指数(BFI)对试验车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提出制动系统的改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调整踏板杠杆比、制动器等效弹簧刚度等制动系统参数能够显著提升车辆的制动踏板感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利用AMESim软件针对某轻型载货汽车所采用的双膜片弹簧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包括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制动管路及制动器,并以试验数据为参照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制动系统进行了静态和动态仿真研究,分析了制动踏板位移与制动力、踏板位移与制动管路油压、踏板位移与制动减速度及踏板力与制动减速度之间的关系,为优化该车制动系统提升制动踏板感觉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一辆行驶里程约为15.8万km的东风日产蓝鸟四代EQ7200-D轿车,客户反映踩第一脚制动踏板时,制动踏板高度低,制动发软,制动力不足,紧接再踩一次制动踏板,轿车制动效能才恢复正常。故障诊断接车后试车。在车速为30 km/h行驶时慢踩制动踏板,制动踏板的行程长,感觉制动踏板发软,制动力不足,紧接再踩一次制动踏板,制动踏板高度上升。在车辆静止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车辆制动踏板的整车道路试验、分析及踏板感觉的主观评价,提出了对车辆制动踏板感觉综合评价的方法——制动感觉指数。通过该指数全面地分析车辆在制动过程中驾驶员脚下的感受,包括踏板力、踏板行程和制动减速度等,以量化参数的方法来描述制动感觉所涉及的各项指标,给工程设计和用户实际感受之间提供了转换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产生制动效能不良的原因.一般可根据制动踏板行程(俗称高、低)、踏制动踏板时的软硬感觉、踏下制动踏板后的稳定性以及制动时踏板增高度来判断。  相似文献   

7.
围绕汽车的制动踏板特性展开研究,揭示了制动减速度、制动管路压力、踏板位移以及踏板力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面向制动踏板感觉的制动系统各元件的动力学模型,并在AMESim软件中建立相应的静态/动态仿真模型,结合实车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基于模型研究了橡胶反作用盘刚度以及制动软管变形对踏板特性的影响。采用制动踏板感觉指数(Brake Feeling Index,BFI)评价体系对试验样车的制动踏板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了优化方案。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减小制动盘与制动块之间的间隙,提高制动软管杨氏模量以及橡胶反作用盘刚度等措施,能够显著改善现有的制动踏板感觉,从而为设计出具有良好踏板感觉的制动系统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制动踏板感觉直接关系着制动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进行商用车制动踏板感觉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不同参数下的制动感觉通过主观评价进行对比,将舒适的制动踏板感觉下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试验量化,形成常规制动踏板感觉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弥补制动踏板感觉整车试验和评价的不足,研究关键因素对制动踏板感觉的影响,开发构建了乘用车制动踏板感觉试验台架,制定了台架试验方案和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制动踏板感觉台架试验,通过与整车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制动踏板感觉台架试验的有效性。接着通过台架试验重点研究了推杆速度和助力器真空度对制动踏板感觉的影响。结果表明:推杆速度和真空度对制动踏板感觉特性的诸多参数与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真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良好路面条件下进行乘用车制动试验,获取不同制动强度下制动过程中的车速、制动踏板位移、制动踏板力和制动管路油压等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采用不同参数及其组合进行驾驶员制动意图识别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制动踏板位移是最适合于驾驶员制动意图识别的参数.  相似文献   

11.
制动系统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因此应经常进行检查和调整。 制动踏板的检查与调整 制动踏板的检查和调整如图1所示。在图1(a)中,测量制动踏板高度A,该标准值为186~191mm。启动发动机,用大约490N的力踏下制动踏板,测量制动踏板和地板的间隙,该间隙标准数值C为100mm或以上。 在发动机熄灭的同时,踩制动踏板  相似文献   

12.
车辆底盘评价项目中的制动踏板感觉其客观分析已经在国内制动系统行业获得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不同的制动踏板感觉客观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到制动踏板感觉的优化效果。对制动踏板感觉客观数据的采集要点进行分析,并研究零相移数字滤波器的特点,分析filtfilt滤波函数对制动踏板感觉客观数据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制动踏板感觉试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标准化方法,以便客观地比较不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辆江铃JX647ZDA陆风汽车,驾驶员报修称"踩制动踏板很硬,车辆停不下来",修理工更换制动总泵和真空助力泵,经试车结果制动效果更差,踩制动踏板时踏板硬不起来,待你多踩几脚感觉制动踏板稍微高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双级制动踏板机构的运动性能、力传动性能和人机工程学分析模型,并根据此模型对两种轿车双级踏板机构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双级踏板机构力传动比等效转化为单级踏板机构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制动过程中人体各关节运动角的变化,并依据此参数对踏板机构人机工程学进行评价。提出了双级踏板机构初始位置的设计方法,可保证制动踏板实际使用的最大行程点位于踏板总设计行程的中间位置,此时制动踏板比可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交通牌SH 161、SH 361型载重汽车制动踏板,原来行程由制动总阀限位。在使用中发现,当驾驶员用力猛踩制动踏板时,易损坏制动总阀支架销孔座,造成制动失效。经研究需加装制动踏板限位机构,以使在驾驶员用力猛踩踏板时,最大压力由踏板限位机构来承受,不致破坏制动总阀,从而保证安全行车。制动踏板限位调整程序的说明:1.制动踏板在自由状态,制动踏脚体2回至驾驶室跷头板1的相接触位置,调整制动阀拉杆9的长短,使制动总阀推杆8与制动总阀6基本上处于无间隙状态(要求间隙要小于0.5毫米)。  相似文献   

16.
孙玉东 《汽车运用》2004,(11):38-38
制动效果差诊断方法为:①踩制动踏板,如踏板不升高、无阻力,应检查制动液是否缺失,制动分泵、管路及接头处是否漏油,总泵、分泵零部件是否损坏。②如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制动效果不好,连续踩无改善,踏板逐渐升高,可判断为制动系内有气体,应排气。③连续踩制动踏板,能回位升高,制动效果有所改善,为磨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应调整或更换。④连续踩制动踏板,位置能升高,有下沉感,应检查漏油处。⑤踩下制动踏板,位置很低,再踩,位置不能升高,感觉发硬,则总泵有堵塞,应消除。⑥制动踏板高度正常,既不软也不下沉,但制动不良,则为磨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或有油污。  相似文献   

17.
为证实山区道路纵坡参数与驾驶人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明晰纵坡路段参数影响驾驶负荷的内在机制,在3条山区双车道公路上开展了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采集道路纵坡参数、真实驾驶习惯条件下的驾驶人心电信号、加速踏板力和制动踏板力。基于实测数据,描述制动和加速踏板力幅值的分布特性,分析坡度值对踏板力的影响;探讨加速踏板力、制动踏板力与心率增长率H之间的关联度,并建立H与踏板力之间的回归模型,最终从体力和精神负担两方面揭示了纵坡路段驾驶负荷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动踏板力的均值和特征分位值均高于加速踏板力,对应最高使用频率的制动踏板力幅值也高于加速踏板力,即下坡路段踩踏板操作的体力负荷更大;踏板力与H正相关,其中下坡制动踏板力与H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表明下坡路段尤其是陡坡路段的踏板操作更容易导致精神负担;当踏板力超过某幅值之后,部分驾驶人的H对踏板力的增加变得敏感;对纵坡单元各被试驾驶人的H和踏板力数据取均值,发现在消除驾驶人的个体差异之后,H踏板力的相关性变得更高。  相似文献   

18.
液压制动系统制动踏板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仁新  彭刚 《汽车科技》2008,(Z1):42-44
踏板行程是决定车辆制动减速度的重要参数之一.制动踏板机构应具有足够的行程,但储备行程过大,当一个回路失效时,踏板行程增加较大,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会延长,引起制动距离增加.而且驾驶员可能会因为不熟悉的踏板位置而感到紧张.通过对车辆减速度与制动踏板行程关系的推导,阐述了液压制动系统制动踏板机构设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实现赛车的轻量化设计目标,针对制动踏板,利用拓扑优化的方法对制动踏板进行结构优化并重建模型,并与原始制动踏板做强度分析与疲劳分析的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拓扑优化设计后的制动踏板,其变形量、应力分布均好于原始制动踏板,并且质量降低了22.1%,实现了轻量化设计目标,对赛车零部件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助力器、制动总泵、液压管路及车轮制动器等组成。汽车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后,推动助力器控制阀推杆向前移动.助力器产生助力作用后推动制动主缸推杆及活塞移动.将踏板力转变为制动油液压力.通过液压管路传至车轮制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