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基于双离合变速器的路谱采集及台架试验应用方法,通过前期实车采集路谱数据、转化合成台架路谱测试方法、开展动力总成级的台架路谱测试,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质量进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台架路谱测试工况达成与整车测试基本一致,针对硬件验证可对整车开展有效替代。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款搭载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车型车内噪声与变速器近场噪声的分析,确定了易发生变速器齿轮敲击的工况。结合变速器台架试验,提出一种评价变速器齿轮敲击强度的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分析了润滑油温、平均扭矩、激励频率对敲击强度的影响。最后引入相干分析,通过计算各空套齿轮对变速器壳体振动的贡献量,确定了对变速器齿轮敲击影响程度较大的空套齿轮。  相似文献   

3.
变速器作为整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阻力矩也就是拖曳扭矩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油耗以及驾驶性表现,在低温下这一影响更加严重。文章通过对低温下双离合变速器的拖曳扭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某湿式6档双离合变速器进行测试验证,得出低温下双离合变速器拖曳扭矩的优化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根据WDCT液压系统稳定性台架试验结果,制定搭载WDCT整车极限驾驶工况,通过整车极限驾驶使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Wet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WDCT)中油位达到极限状态,同时对液压控制系统中控制油压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从而判定该极限状态是否会对WDCT液压系统稳定性产生影响的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能精确反馈整车行驶过程中WDCT液压系统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台架及搭载整车试验结果,识别其影响整车油耗的相关因素,提出优化改善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测试验证,确认优化效果,为搭载双离合变速器车辆油耗改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某六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机械传动系统结构,给出了该变速器最佳动力性换挡策略,并进行了NVH仿真分析.对所开发的液压阀体总成进行的试验表明,该阀体总成的挡位平均响应时间为30.6 ms,比目前国外同类样品响应时间快.介绍了所开发的湿式双离合器结构并进行了双离合器总成试验.结果表明,双离合器1可进行精确地换挡控制;双离合器2虽然能进行换挡,但不易进行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试验相结合,分析研究影响变速器传动效率的主要损失及其占比,并分析理论与试验差异的原因,为进行变速器传动效率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继推出6挡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Q250)和7挡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Q200)后,大众汽车公司于2010年首次展示了7挡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Q500)。该款自动变速器是基于DQ250开发出来的大转矩自动变速器,其成本更低,相对手动变速器更具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双离  相似文献   

9.
通过变速器道路载荷谱采集系统,实车采集了试验场整车耐久试验载荷谱,根据齿轮材料的S-N曲线和疲劳累积Miners理论,得到对变速器各个档位的考核强度。根据整车载荷谱的强度,以及可靠性理论,设计了双离合变速器的台架加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某公司一款P2 DCT混动变速器为例,介绍了混动变速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的设计与集成方案。针对该公司目前没有现成的P2 DCT混动变速器测试台架这一现状,自主设计了混动变速器的台架测试系统,以纵置P2 DCT混动变速器下线测试试验为例,对该测试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混动变速器下线测试台架系统具备装配下线测试的常规功能,通用性强,能够满足大部分P2 DCT混动变速器下线测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搭载两种不同变速器的车辆进行怠速工况的油耗测试以及各变速器拖曳扭矩台架测试,分析两者的差异,锁定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然后制定搭载双离合自动变速车辆油耗改善方案,通过实车油耗测试,确认达到节油目的,验证优化方法的正确性,为搭载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车辆怠速工况离合器控制方法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众公司在推出DQ250型(型号02E)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即DSG)后,又推出了DQ200型(型号0AM)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器。这两种变速器在结构上变化不大,但在"双离合器控制"、"安全保护控制"、"离合器状态监控"及"换挡拨叉/同步器位置切换控制"等方面,7速干式DSG(见图1)与6速湿式DSG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起步飞车问题,通过对双离合器进行摩擦系数理论分析及台架测试,得到摩擦系数与温度、压力、滑摩转速关系,并得到飞车与摩擦特性与滑摩转速负相关存在关系,并摩擦片沟槽深度进行整改(>0.2mm),保证摩擦特性的正相关,改善整车飞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婷 《汽车与配件》2005,(38):28-30
博格华纳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开发的DualTronic^TM双离合自动变速湿式离合器和控制系统已于2003年批量生产.配套于大众奥迪革新产品DSG(直接换档变速器)。博格华DualTronic^TM因其产品创新和加工精细而赢得了2005年度北美供应商超级大奖。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采用双泵方案的技术思路,并讨论了双泵方案的技术特点与难点.通过对4种双泵方案的分析发现,由电机分泵提供执行压力、发动机分泵提供润滑冷却流量的方案更易实施,且较之传统油泵,最大功率消耗可降低80%以上.对该方案进行计算并依据液压原理图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一种专门用于对自动变速器电子泵进行起停耐久测试的试验台架,试验装置使用PLC作为控制器,通过PLC对发动机的起动和停止、电子泵的运行和停止进行控制,试验过程中自动监控运转状态,使用恒温控制装置保证变速器油温在需求范围内,实现了在台架上进行电子泵起停耐久考核。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预选挡机制下的双离合变速器敲击特性和控制方法,分别在整车和敲击台架上评价变速器的敲击主客观表现和随角加速度变化的敲击灵敏度;其次,根据敲击灵敏度,整车扭振响应和敲击主客观结果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变速器输入轴角加速度的无敲击扭振阈值。在相同整车上分别评价不同扭振和敲击的被动控制措施,包括离合器式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以及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的组合方案。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预选挡显著改变双离合变速器的敲击特性,在某一激励幅值时产生敲击突变现象。整车试验结果表明离合器式和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无法满足双离合变速器加速工况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在低转速段产生明显敲击;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组合方案的输入轴角加速度幅值满足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消除了双离合变速器动力系统存在预选挡时的加速敲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某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作为蓝本,通过单一变量法,调节变速箱不同输入参数,测试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变速箱拖曳扭矩值,分析探究变速箱拖曳扭矩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趋势,为自动变速箱的效率研究、整车中变速箱工作点的自动控制调节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三菱扶桑卡客车公司开发了名为“DUONIC~”的轻型货车用双离合变速器,并将其配装在新型Canter车上推向市场。与自动机械式变速器相比,双离合变速器可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降低燃油耗,并能在车辆变速时维持扭矩水平。同时,由于是采用湿式离合器,降低了维修保养的成本。对双离合变速器的结构、控制等方面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7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transmission,DCT)的效率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变速器润滑油量和壳体导油结构优化对其的影响,通过构建机械效率损伤模型,运用仿真分析和试验相结合,分析测量了优化后的变速器效率对整车油耗的优化效果。试验仿真数据显示:减少离合器腔体存油量、适当变速器大齿圈搅油损失,对提高效率减少油耗有极大影响。文章构建了有效的效率仿真模型,为分析变速箱效率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方法;最后通过优化腔体和油量提高变速箱的效率,整车经济性数据显示油耗有明显的改善,此思路为搭载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车辆油耗改善提供指导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