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12,(24):7-7
今年4月18日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在“基本原则”中已经明确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而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已被排斥在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之外,仅被列入“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的范畴之列。  相似文献   

2.
行业资讯     
8月3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草案曝光,政府将纯电动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在未来10年分两个阶段,计划投入1000亿元。届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代表的节能车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  相似文献   

3.
吴勇 《汽车维修》2012,(10):2-4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指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里程碑,必将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有关内容与精神实质,笔者对其进行简单的解读,期冀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将混合动力技术作为节能汽车的重点内容,加大研发和普及力度。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一起列为新能源汽车,作为主要的战略取向,重点推进其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每周要闻     
《汽车与配件》2012,(24):7-13
目标是艰难的努力是必须的今年4月18日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在"基本原则"中已经明确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而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已被排斥在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之外,仅被列入"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的范畴之列。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3,(12):62-69
截至2013年9月,全国新能源客车的销量为9000多辆,距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2020年时超过500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在这种“丰满”的理想却“骨感”的现实情况下,9月17日,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可继续享受政府财政补贴,普通混合动力的补贴政策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7.
资迅速递     
《汽车维修》2012,(8):48
我国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国政府网7月9日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  相似文献   

8.
韩林 《汽车与配件》2010,(43):46-47
<正>今年8月份,由国务院组织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内容披露。该规划提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要以纯电动为主要技术路线;未来10年政府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政府在税收政策给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很大优惠。比如,免征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配件》2012,(18):7-7
期盼已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终于正式出台。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有了明确答案。 技术路线:“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节能内燃机汽车”。  相似文献   

10.
生于7月9日     
7月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到2020年,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相似文献   

11.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凸显面前,随着国际油价节节高升逼近一百美元,汽车厂商已经富有前瞻性的纷纷“试水”掀起了新能源热。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已经纷纷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战略,致力于开发清洁节能汽车。宝马、通用、丰田、本田等汽车巨头都投入巨资研发氢燃料汽车。奥迪也在前不久正式披露,声称Q7的混合动力版将于2008年上市。自主品牌也不甘居后,小至力帆、双环、中兴、吉利;大到一汽、上汽以及部分合资企业;还包括长安、哈飞、奇瑞、比亚迪等无一不在宣传各自即将上市的混合动力汽车计划。这么算来,2008年国内至少出现10款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甚至有分析认为,2008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全面破土的元年。  相似文献   

12.
2009年2月9日,国务院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要求到2011年形成50万辆的产能(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并首次提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5%左右的目标。还提出“通过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工程进行商业化示范推广,支持大、中城市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财政部、科技部确定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提出“十三城千辆”计划。  相似文献   

13.
《中华汽摩配》2009,(12):89-90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规划目标中提出,“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砩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同时,在主要任务中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汽车情报》2008,(5):42-43
国内研究混合动力轿车已经有将近10年的历史。中国正在进行“十一五”“863”计划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奇瑞、长安、一汽、上汽、东风都承担了相关课题。元月28日,“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告诉记者:“在整车控制器、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等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国内尚没有能够大规模生产的、质量可靠的产品。”在这种条件下,自主混合动力车不应给予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业界声音     
正苗圩:中国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苗圩在德国汉诺威"中德电动汽车合作会议"上表示,未来10年,中国将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发展,一方面,实施以纯电驱动为取向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  相似文献   

16.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13,(41):46-47
随着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2013年9月13日,国家四部委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13-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国外如通用、福特、大众、宝马、丰田、奔驰、日产、雷诺、特斯拉等企业纷纷欲将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推向中国。  相似文献   

17.
曙光乍现     
日前,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决定共同组织实施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工程,加快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汽车市场导入,这成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安全》2010,(7):8-8
据了解,由工信部研究制定的《十二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一下简称《规划》)已经下发到相关专家、研究机构和汽车企业手中,其中引人注意的一点是,低速纯电动车将作为鼓励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种类之一,被获准上路行驶。据悉,在《规划》中.低速纯电动车将被归为“电驱动车”,与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等并列作为重点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关于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哪个更重要的争论逐渐趋于平静。正如我的标题所表述的意思: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考虑。我们这里说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指以电力为主要能源的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与纯电行驶里程超过一定数值的插电式混合动力  相似文献   

20.
自从2009年国务院颁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以来,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扶植新能源汽车发展。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私人购不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采取补贴等等,尤其是2012年7月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的目标。但其关键零部件动力蓄电池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