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黄土路基强度特性,以山西省太原至佳县高速公路吕梁段黄土路基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黄土路基室内和现场CBR试验,研究了黄土路基CBR试验的影响因素和黄土路基强度试验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物理特性、结构特征是影响黄土路基强度的内在因素;浸水时间与压实度是影响黄土路基CBR试验的外在主要因素;黄土的CBR值对含水量变化比较敏感;现场CBR值有较大的离散性,现场CBR值均大于室内CBR值;黄土路基的强度应以室内CBR值为控制指标,黄土路基施工控制应以现场含水量和压实度为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
压实黄土路基导水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土路基压实后土体的基本性质,根据路基土中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通过室内一维土柱入渗试验,得到不同压实度的黄土湿润锋湿度与平均湿度、水分入渗速率的关系曲线。由黄土中水分再分布过程确定压实黄土路基的导水参数和水分扩散参数,并分析压实黄土路基内水分迁移,得出相应的黄土路基中水分入渗规律,为黄土路基严格控制压实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压实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土路基的工后沉降和黄土边坡的长时间稳定等问题,结合工程实际,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空隙比与沉降量随压力的变化,提出采用冲击压实技术对路基进行压实。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冲击压实技术能减小路基的土体空隙比,使路基达到稳定,对促进湿陷性黄土的沉降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黄土路基积水入渗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黄土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常因路基顶面积水而影响路基使用性能,严重时会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本课题基于黄土路基压实后土体的基本性质,通过室内一维土柱入渗试验,利用γ射线法对不同压实度下黄土积水入渗状况下的水分分布进行测试研究,得出相应的黄土路基积水入渗规律,为黄土路基综合排水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路基压实度是路基填筑过程中控制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指标。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黄土路基压实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影响黄土路基压实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含水量、灰剂量和压实功对不同类型路基土体压实干密度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实际施工过程中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压实后土体的干密度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最佳含水量后,压实干密度开始减小。灰剂量越大,土体达到最大干密度对应的最佳含水量越大。随着压实功的提高,土体的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量减小。实际施工过程中土体的干密度小于试验所得,土体的压实度收到压实工艺、含水量、灰剂量、松铺厚度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路基压实土在自然环境下对水分的保持能力及相应的模量变化对路基性能演变有重要影响.为了解模量、基质吸力、含水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某公路路基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压实度对土水特征曲线(SWCC)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SWCC模型.然后通过路基现场面波试验得出剪切波速度,采用3种模型来描述剪切模量与基质吸力和含水...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承载板法和重复加载三轴试验研究1种典型黄土路基土在最佳含水量、3种压实度下的回弹特性,分析了动态回弹模量与强度指标室内CBR的相关关系。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方法采用参照AASHTO路基土与未处治粒料回弹模量试验方法的三轴重复加载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黄土路基动态回弹模量和CBR均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加,动态模量与CBR和压实度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欧彩云 《路基工程》2013,(4):140-144
为了将江(河)砂作为路基填料用于高速公路工程,对填砂路基的压实技术展开了研究。根据室内试验得出的代表性砂土的最大干密度,制定出路基不同层位的压实控制指标与标准。依据填砂路基压实功的需求与既有碾压设备的工作性能,确定了压实机械的振动加速度与施工碾压速度。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了不同松铺厚度下压实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以及现场干密度与填料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了现场施工时对松铺厚度、碾压遍数与填料含水量的选择。提出了填砂路基的施工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压实度和含水量对于压实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勤  赵发章  张洪亮 《公路》2006,(1):67-70
通过压实黄土的室内回弹模量试验、湿陷试验、动三轴试验和抗剪强度试验,分析了压实度和含水量对压实黄土的静态回弹模量、附加压缩变形、动模量、动阻尼比和抗剪强度力学性质的影响。试验发现,在常用的95%的压实度基础上继续提高压实度对于提高压实黄土的回弹模量和抗剪强度仍然很有效;当压实度达到90%以后,压实黄土浸水以后产生的附加压缩变形基本可以消除。试验结果为黄土地区路基压实标准确定以及回弹模量、抗剪强度等取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地区的典型黄土试验段为依托,通过现场试验,提出了现场CBR、压实度K、含水量以及现场承载板模量E0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量与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回弹模量和CBR的变化规律;以含水量和压实度双指标为控制标准,分析现场与室内强度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室内试验各强度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高,现场试验各强度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室内试验结果弱,室内和现场回弹模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室内和现场CBR之间的相关性差。  相似文献   

11.
以莲易(莲花冲-易家湾)高速公路路面改善工程为依托,通过分析高等级公路路基病害调研资料,结合影响高等级公路路基病害产生和发展的因素,系统地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基病害的产生原因;并根据现场试验及室内试验结果,探讨了压实度与路基塑性变形和路基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造成的路基病害。  相似文献   

12.
榆神高速公路风积沙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涛  唐开富 《路基工程》2010,(5):145-147
风积沙作为沙漠地区高速公路路基的主要填料,其压实工艺尚有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压实特性的研究最为复杂,也是最重要的。文中通过对室内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探讨了影响风积沙干密度的因素,并结合现场压实试验,得出了风积沙的压实特性。  相似文献   

13.
黄土压实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黄土路基沉陷变形是黄土地区公路的主要病害的现象,通过激光粒度试验、能谱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图像处理系统、振动压实试验和标准重型击实试验,从内部因素(黄土的物质组成、显微结构)和外部因素(压实方法、压实功)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黄土压实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压实黄土的干密度与粒度成分的关系较复杂.具体应用时,要考虑黄土的工程地质分区、黄土的时代等多种因素加以确定;压实并不改变黄土的化学成分;随着压实度的提高,黄土由原来天然状态的粒状、架空、接触结构,逐渐改变为粒状、镶嵌、接触-胶结结构;在推荐参数条件下,黄土振动压实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都略小于室内击实方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随着压实功能的增加,黄土的最佳含水量减少,最大干容重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继续增加压实功也不会明显降低最佳含水量和增加最大干容重.  相似文献   

14.
黄土路基压实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从理论上确定黄土路基的压实标准,首先确定以路表弯沉和路基顶面压应变作为受路基压实标准影响的沥青路面设计指标,根据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分析获得的路基内部压应变分布以及在试验路测得的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内部的压应力分布将整个路基分为距路基顶面0-80 cm的路床和路床下路基两部分,通过分析路基回弹模量对于路面结构层厚度的影响确定了路基不同深度处的回弹模量要求,并试验研究了压实度对于压实黄土的回弹模量和浸水后附加压缩变形的影响。最后,结合路基不同压实区域划分、路基回弹模量的要求、压实度对于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以回弹模量和压实度双控的黄土路基压实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从理论上确定黄土路基的压实标准,首先确定以路表弯沉和路基顶面压应变作为受路基压实标准影响的沥青路面设计指标,根据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分析获得的路基内部压应变分布以及在试验路测得的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内部的压应力分布将整个路基分为距路基顶面0~80 cm的路床和路床下路基两部分,通过分析路基回弹模量对于路面结构层厚度的影响确定了路基不同深度处的回弹模量要求,并试验研究了压实度对于压实黄土的回弹模量和浸水后附加压缩变形的影响。最后,结合路基不同压实区域划分、路基回弹模量的要求、压实度对于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以回弹模量和压实度双控的黄土路基压实标准。  相似文献   

16.
黄土路基强夯前后浸水入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路基黄土的湿陷性影响,是路基病害的重要因素。文中结合土水特征曲线、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曲线、室内及野外试验数据,通过浸水入渗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分析强夯前后路基黄土的浸水入渗规律和影响深度,评价强夯处治效果,为黄土路基的沉降计算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压实时的含水量及其压实的程度。路基压实是一个人们较为熟悉、却又是非常复杂的实际工程难题,特别是对于细粒土,在我国现行路基规范中,压实质量的评定标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我国公路早期病害严重,除施工原因外,现行路基压实标准不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影响路基工程性质的土体本身具有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的特点,加之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因此为掌握压实路基的工程性能和保证长期稳定,需要对压实机理更深入地研究,需要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采用合理的压实(包括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以保证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强度与稳定性。本文以不同特性的几种代表性土样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了细粒土的特征参数与其对应的强度(回弹模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新疆地区路基回弹模量与含水量的关系,分析了新疆各区典型天然砂砾路基的压实特性及含水量对路基强度的影响,通过对新疆各区代表路段进行室内回弹模量与含水量试验和现场承载板试验,建立了新疆各区路基土回弹模量与含水量的室内及现场相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17,(7)
对湿陷性黄土进行水泥改良,并进行液缩限试验、击实试验、强度试验等室内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取4%水泥改良黄土路基填料进行试验段填筑压实工艺及检测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段压实度检测、现场取样、松铺系数测定及沉降观测、弯沉测试表明,黄土经4%水泥改良后各项指标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既有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陷引发的一系列公路病害,借鉴具有加固和挤密作用的干拌水泥碎石桩处治经验,依托黄土地区某高速公路维修工程,在重点路基病害路段完成了一系列现场沉陷处治试验。以路基沉陷速率和压实度为评价指标,借助水准仪高程测量法和瑞雷面波无损检测法,结合试验路段黄土路基自身属性对其处治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