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运工程》2006,(4):8-8
江苏港口建设2006年起全面提速,计划投资70亿元,重点建设七大重点港口工程。2006年,江苏省港口工作总体目标为:提升五大沿江、沿海国家主要港口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初步形成集装箱、矿石、煤炭、原油四大重点货种专业化布局,逐步完善海运直达、江海转运和长江中上游中转联运三大运输体系,加快苏州港太仓港区和连云港港两个集装箱干线港发展。为此,江苏省港口建设今年计划投资70亿元,新增万吨级泊位38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7700万t,港口吞吐量达到8亿t,其中沿江、沿海港口吞吐量5.6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20万TEU。江苏确定的七大重点港口工程为:连云港港墟沟港区5万t级航道扩建工程,苏州港太仓港区二、三期工程,南京港龙潭港区二、三期工程,镇江港大港区三期工程,连云港港庙岭港区三期突堤工程,连云港港东港区25万t级矿石码头工程,南通港洋口港区陆岛通道工程。与此同时,江苏还要进一步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发挥港口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刘锋 《中国港口》2012,(8):25-26
<正>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北港口集团)是集港口建设、开发,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以及投融资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在河北省港口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近几年在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北港口集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2011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61亿t,一举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散货港口运输企业。其中秦皇岛港完成吞吐量2.8亿t,同比多完成2 298万t,增长8.9%。曹妃甸港区完成吞吐量7 009万t,黄骅港综合港区完成吞吐量1119万t。  相似文献   

3.
<正>一、闽东港口现状 闽东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中部,处于福州及温州之间,海岸线长973公里,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拥有著名的三都澳、沙埕湾、福宁湾等港湾,其中三都澳及沙埕港可供开发5万吨级以上泊位,自然条件优越,占全省深水岸线的三分之一。截至1997年末,全区拥有大小港口21个,泊位78个,其中货运泊位59个,客运泊位19个;港务部门3000t级泊位4个,500t级泊位4个,货主部门3000t级油码头泊位2个,1300t级煤码头泊位1个,其余为300t级以下泊位计67个。拥有一类口岸三都澳城澳一个;二类口岸沙埕、姚家屿、三沙、古镇、赛岐、下白石、漳湾、三都等八个。全区港口吞吐量在15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4.
港口建设     
《港口科技》2011,(3):44-47
<正>马鞍山港加大港口建设发展力度近日从马鞍山召开的市港口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2011年,马鞍山市港口管理局将重点打造"5211"目标工程,全力加速港口发展。全年实现港口吞吐量5000万t,实现港口投资建设3  相似文献   

5.
《水道港口》2006,27(2):100-100
据报道,江苏2006年将投资70亿元建设七大港口工程。七大重点港口工程为:连运港港墟沟港区5万t级航道扩建工程,苏州港太仓港区二、三期工程,南京港龙潭港区二、三期工程,镇江港大港区三期工程,连云港港庙岭港区三期突堤工程,连云港港东港区25万t级矿工码头工程,南通港洋口港区陆  相似文献   

6.
倪超 《中国港口》2002,(10):32-32
<正> 港口项目的规划建设要有新的理念。港口项目除了要有货物装卸、仓储中转等主要功能外,还要考虑与港口装卸货物有关的物流(包括集装箱货运站)、临港工业出口加工、仓储保税区等其他功能来发挥港口的综合效应。通过发挥港口综合效应,提高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水道港口》2006,27(1):13-13
据中国广播网消息,吉林市计划在2006年投资6000万元在九站地区建设一座综合性港口——吉林港,中断了半个世纪的松花江航运有望再次复苏。据了解,港口一期工程规格为年设计吞吐能力200万t,泊位等级为500t级。建设期为2006年至2007年。随着吉林市经济的发展和物流量的增加,港口建设将预留出扩大端,分期扩建和实施。此外,位于哈达湾泊位原设计年吞吐能力为15万t的工程,将提高至年吞吐能力为30万t。  相似文献   

8.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4,(1):42-42
<正>本刊从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14年度该省计划投资170亿元人民币推进港口发展,黄骅港、唐山港建设将进一步迈出实质性步伐。河北2014年预新增生产性泊位17个,新增设计通过能力1亿t/140万标箱,达到9亿t/350万标箱;吞吐量达到9亿t;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0万标箱。河北知名大港黄骅港、唐山港的建设工作将进一步推进。确保黄骅港20万t级航道二期工程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唐山港曹妃甸港  相似文献   

9.
港口建设     
《港口科技》2013,(2):45-46
<正>南通港口建设新年捷报频传中远重工岸线使用获交通运输部批准"工可"通过省发改委审核2013年1月23日,笔者获悉,南通中远重工杂货码头岸线使用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发改委审核。该工程位于通海港区长江下游白茆水道左岸、立新河口上游,拟利用370m港口岸线建设2万t级和1万t级杂货泊位各1个,同时在码头平台内档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水运管理》2010,32(9):I0002-I0003
珠三角西部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 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下称“珠海港”)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由珠海市港口企业集团与和记黄埔三角洲港口合资建设,是珠三角西部唯一的天然深水港口。珠海港1期经营2个设备完善的多用途泊位,可处理集装箱及件杂货,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珠三角西部最大的散杂货中转基地。2期经营2个5万t级集装箱泊位已于2010年投入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温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温州港口建设和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到十一五末,实现了港口吞吐量6400万t,集装箱42万TEU。但相对于沿  相似文献   

12.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1,(3):196-196
<正>本刊从潍坊港获悉,在"十二五"期间,潍坊港口建设计划投资86亿元。2011年港航建设计划投资3.7亿元,开工建设2万t级泊位3个,5千t级泊位9个,水上运输货运量同比增长74万t,港口吞吐量同比增加490万t。按照正在修订的《潍坊港总体规划》初步定位,中港区为核心港区,主要建设万t级以上泊位,西  相似文献   

13.
吕航 《中国船检》2006,(5):8-12
“十一五”时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预计将超过10%,而其中又有九成的运量通过港口中转,港口发展任重道远。对于港口的战略机遇,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指出:“一方面要加快港口建设,另一方面港口要提升服务功能、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节约资源、加快技术和制度创新。”这一观点,成为参加首届港口城市市长论坛的市长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水运文献信息》2006,(4):29-29
未来5年内,青岛港口从煤炭、油气、铁矿石、集装箱等四个方面同时进发,着力建设煤炭进出口基地、矿石进口中转基地、石油进出口中转基地和集装箱运输基地,港口发展实现“四轮驱动”。争取到201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110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15.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1):19-19
本刊从2009年1月15日在京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2008年全年全社会完成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930亿元,其中沿海港口建设完成投资759亿元,同比增长5.5%;内河建设完成投资181亿元,同比增长9.0%。沿海港口新扩建泊位154个,其中万t级泊位89个,新增吞吐能力2.8亿t;内河港口新增泊位282个,其中万t级泊位21个,改善内河航道里程943km。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7亿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6亿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2.2%。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港是一个百年老港,改革开放以来成为我国能源运输的重要枢纽。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我港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善港口硬件设施上来,为实现港口跨越式发展夯实基础。2003年我港吞吐量12560.3万t,比2002年多完成1392.9万t,创历史新高。其中煤炭完成10971万t;石油完成422.2万t;杂货完成1167万t一科技进步对港口生产的新跨越起到了坚实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童孟达 《集装箱化》2008,19(2):14-16
建设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实现由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的转变,是我国港口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集装箱吞吐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港口的国际中转业务已经起步,但是发展比较缓慢,个别港口还出现下滑态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水道港口》2006,27(2):130-130
本刊从天津港获悉,2006年,天津港将按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港的要求,继续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力度,继2006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9亿元后,预计今年投资额将达到70亿元。2006年重点工程有:北港池集装箱码头A段工程10万t级集装箱专用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为170万标箱;南疆12#大型散货泊位为20万t级散货泊位,年通过能力为1 000万t,将于9月底完工;15万t级神华天津煤炭码头将于12月完工,年通过能力达3 500万t。“十一五”期间,天津港立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深水港,将投资367亿元用于港口建设,以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等级、完善功能,增强天津港的核心竞…  相似文献   

19.
中国港口建设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创造了奇迹。我国港口泊位数量从1978年的700多个增加到2007年的3.5万多个,货物吞吐量从1978年的2.8亿t增加到2007年的64.1亿t,已经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港口运输体系。在此期间,我国在港口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包括港口发展规划、基础理论及模拟技术、工程勘察与勘测技术、港口建设技术标准、港口建设施工技术及港口运行维护技术等方面科技创新与应用,为我国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文章系统地总结了港口的建设成绩与港口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06,29(2):11
据统计,2005年中国港口完成吞吐量49.1亿t,同比增长17.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580万标准箱,增长23%。中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指出,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问,中国将新增港口吞吐能力80%以上。2006年港口建设的重点是加快煤、油、矿、箱四大货种专业化码头建设,加快20万吨以上原油接卸码头建设,加快沿海和长江口内20万吨级以上矿石码头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