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熊辉 《路基工程》2017,(6):189-193
为加快地铁施工进程,通常采取增加掌子面的方法来缩短工期。厦门地铁一号线城市广场站至塘边站区间采用增设一辅助斜通道与主隧道斜交施工方案,运用MIDAS/GTS数值模拟对斜通道的3种不同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得到最优方案;同时与现场监测数据相比较,验证斜通道与主隧道数值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银川至百色国家高速公路重庆开县至城口(渝陕界)段满月隧道左右线分别长11446m和11428m,本文根据隧道埋深、需风量、通风井类型及数量、斜井施工运输方式提出了5种通风方案,对通风能耗、建安费、通风效果、防灾救援、工程地质问题、辅助主隧道施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左线采用竖井送排分两段通风、右线采用一竖一斜分三段通风方案,并对推荐方案斜/竖井的最优排风比、经济风速和经济断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满月隧道通风斜/竖井优化配置方案。论文的研究结论对满月隧道的通风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对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在施工阶段一般利用斜井作为辅助通道增加施工工作面,运营阶段继续采用此斜井作为运营通风通道,这种通风系统能耗巨大,年运营维护费逾越百万元。竖井送排式通风系统相对斜井通风系统沿程损失更小,通风效率更高。因此提出新建竖井作为运营通风道,原施工斜井作为逃生救援通道的新型通风节能优化方案。本文基于山西云山隧道实际工程,分别计算斜井与竖井的土建造价及能耗,利用FLUENT软件对斜井与竖井通风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两者土建费用、运营能耗以及通风效率,对此优化通风系统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勐捧特长公路隧道的全射流纵向通风、斜竖井分段送排式纵向通风、横向通风、平导式通风、静电除尘、互补式通风等一系列通风方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选定斜竖井分段送排式作为本隧道的通风方案。综合考虑通风效率、施工组织、火灾排烟、防灾救援等因素,根据经济技术比选论证,推荐方案为:左线单斜井两区段+右线两斜井三区段送排式纵向通风,左、右线均为三区段两斜井排烟。该推荐方案共设置了三座斜井,通过斜井优化,形成了"一井多用,保证功能,降低造价"的设计理念,斜井既能在施工期增加工作面以辅助主洞施工,又能作为运营通风井改善隧道内空气环境,同时又是火灾工况下的排烟通道。通过筛选最优通风方案,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斜井各个阶段的功能,并减少隧道全寿命周期费用。  相似文献   

5.
程守业 《隧道建设》2018,38(9):1560-1565
为满足特长铁路隧道建设期施工通风和运营期防灾救援的需要,打造立体通风方式,加快隧道施工速度,避免因传统钻爆法带来的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问题,以敦格铁路当金山隧道竖井为例,通过对施工方法的研究和工程特点的分析,进行方案比选,结合2号竖井的地质条件,改进反井法施工工艺。结果表明: 1)采用气动潜孔锤技术施工导孔与BMC600反井钻机施工扩孔相结合的方式,使用KXP-2D(S)数字罗盘测斜仪进行测斜,成功钻成直径为3.0 m、深度为442 m的深竖井; 2)通过合理控制钻进参数,可以有效控制竖井偏斜,偏斜率仅0.8%,成井速度快、质量好、安全系数高; 3)反井法一次成井施工铁路隧道深竖井完全可行,机械化程度高,充分显示了反井法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王会琴 《隧道建设》2009,29(3):272-274
现行公路隧道的概预算定额不适用于编制特长公路隧道,通过对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主洞工程和通风竖井工程的工程情况、施工方案、原设计定额进行分析,隧道主洞工程增加的人工工日和机械台班及采用煤炭定额补充通风竖井工程定额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特长公路隧道定额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结合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竖井施工,介绍了竖井施工的技术难点,对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竖井施工方案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可行的竖井施工方法,保证了竖井施工工期、安全、环保、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长阳凤凰山隧道工程为例,借助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排烟竖井与主隧道结构节点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灰岩地层中排烟竖井施工对主隧道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竖井施工前后主隧道与竖井连接处的最大压应力由0.16MPa增至1.42MPa,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表明受力模式发生了变化。竖井施工前后,拱顶沉降值由3.05mm增至3.12mm,底部隆起值由2.41mm增至2.95mm,表明竖井对拱顶沉降影响较小而对底部隆起影响稍微大。为确保隧道结构安全,消除排烟竖井对主隧道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加强衬砌支护设计参数及主隧道增加环框梁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特长公路隧道斜井、竖井设计中方案比选多、工作繁琐及技术要求高的难题,结合龙潭隧道、大坪山隧道、乌池坝隧道斜井和竖井设计实践,总结和研究斜井、竖井的布置,斜井、竖井方案的比选,斜井倾角与提升方案的选择,斜井与联络风道相交设计及竖井施工方案等关键技术。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斜井、竖井的布置应利用地形、地质条件,灵活设计;2)斜井、竖井方案比选需改变"竖井通风阻力小,优于斜井"的惯性思维;3)不应仅考虑施工便利而选择缓坡斜井,增加建设成本和运营通风费用;4)斜井与联络风道相交宜采用分岔布置式,虽结构复杂,但风流顺畅;5)反井法具有降低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联络通道施工周边地表沉降控制是软土地区地铁隧道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以某软土地区地铁隧道联络通道施工为研究对象,根据施工方案、监测方案等资料,结合监测数据,针对联络通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对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目前公路行业面临的大直径竖井建设缺乏相关规范支撑和竖井主要采用复合式衬砌及单行掘砌作业带来的工序复杂、建井速度慢、缺乏相应施工机械配套和安全性较差等难题,通过吸收煤矿深大竖井主流支护与掘砌技术,结合公路运营情况考虑送风井与排风井分设或通过中隔墙合设的布置方式,在公路行业现有支护与掘砌技术的基础上,对米仓山隧道通风竖井进行多方案研究,最终选定单层模筑混凝土衬砌与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单井布置方案,并采用该方案安全快速地建成净直径9 m、深431.8 m的深大竖井。工程实践表明: 1)在同等通风面积下双井工程量要小于单井工程量,但由于其配套施工设备造价高,单井造价要低于双井造价; 2)单层模筑混凝土衬砌与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方式在进度和施工安全等方面优于复合式衬砌及掘砌单行作业方式,可作为公路深大竖井建井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大竖井的修建提供技术支撑和为规范的修订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软弱围岩无轨平导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  刘艳仓 《隧道建设》2011,31(5):610-614,619
为解决长大隧道工期紧张问题,在三联隧道洞内增设无轨平导增加多个工作面,实现正洞的"长洞短打",但无轨平导在软弱围岩地段施工缓慢。从软弱围岩无轨平导施工影响因素及原因进行分析,从作业台架、设计、施工工艺、细节管理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了软弱围岩无轨平导的快速施工,为长大隧道无轨运输小断面平导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龙厦铁路象山隧道辅助坑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健儒 《隧道建设》2010,30(1):33-36
为了进一步提升斜井的运输能力和满足施工通风的要求,将象山隧道原设计斜井断面做了进一步优化:将1、5#斜井原设计单车道加错车道断面变更为双车道断面;将2#斜井井身倾角优化为22°,斜长优化为507.98m;将3、4#斜井井身衬砌断面由三车道变更为四车道;5#斜井井位改移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线路相交于YDK34+800里程处,与线路大里程方向夹角42°38′35″,综合坡度9.2%,斜长327.5m,并采用无轨运输双车道衬砌断面。优化后的隧道辅助坑道能够更加合理利用现场资源,加快施工进度,取得的经验值得在类似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沈捷 《隧道建设》2009,29(2):194-197
探讨地铁区间隧道组合竖井的设计方案,通过对组合竖井和传统单竖井方案的比较,指出组合竖井方案不仅可减少竖井工程数量、缩短建井周期、降低建井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符合国家关于地下空间设计及施工的相关安全法规的规定。结合这种思路,给出一座出碴、进料主井、一座专用逃生副井和一座提供通风、供电、供水等设施的服务副井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施工竖井开辟多个工作面工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缓解地面空间紧张和控制投资,尽可能减少暗挖地铁车站施工竖井的设置,并利用已有竖井开辟更多的工作面,使得各工序统筹合理、稳步推进。以北京地铁10号线某站施工竖井为切入点,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竖井在单向开设工作面的结构型式,在1个竖井上开辟多个工作面,优化工序设计,使开挖和受力转换相对合理。在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确保了竖井和风道的施工进度,保证了周围既有建、构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陈璋  陈光明  程久胜  胡益华 《公路》2005,(8):170-175
龙潭隧道系沪蓉国道主干线宜昌~恩施公路上的特长隧道.长约8.7km.从通风、防灾救援和隧道的施工组织等因素综合考虑.设置了2斜井+2竖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介绍龙潭隧道的斜井、竖井没计原则与思路.和斜井、竖井的布置、净空断面、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和防排水。  相似文献   

17.
张军  何振华 《隧道建设》2007,27(6):63-65,75
随着盾构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地铁区间隧道采用了盾构法施工。对于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地层通常要进行加固处理,并且需要事先机械或人工破除围护结构;但若采用其他材料代替盾构穿越范围围护结构,盾构机则可直接切削该种材料,且地层加固范围可大大缩小。结合广州地铁五号线大坦沙南-中山八站区间盾构始发井设计,探讨SEW工法以及FFU在盾构始发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狭小空间条件下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武汉江夏清水入江项目八分山片排水改造工程盾构隧道始发井空间狭小、无法按常规始发施工技术进行盾构设备组装、始发掘进施工的难题,通过对工程水文地质、始发井及隧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盾构附属设施、负环结构、出渣系统等进行改造,增加临时推进装置,提出一种分部组装与分部推进相结合的分体始发施工技术,可解决始发空间小、盾构组装、始发与设备材料垂直运输、人员进出困难的问题,始发施工过程安全、顺利,地面沉降符合要求,说明采取的分体始发技术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周宁水电站引水竖井混凝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定成  方勇锋 《隧道建设》2007,27(5):48-53,78
结合实际工程论述了高竖井施工采取预留岩塞、设安全隔离平台、对竖井进行分段开挖等具体措施,化长竖井为短竖井,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实现了同一竖井混凝土施工与开挖施工、灌浆施工平行作业,达到缩短竖井施工期的目的。详细介绍了在该竖井混凝土施工中采取的液压滑模、钢筋直螺纹连接、运输吊笼防坠保护等新技术,形成了一套安全快速进行高竖井施工的方法,对竖井混凝土施工辅助系统也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