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高速公路常用中小跨径桥梁,对钢混组合板梁的主梁片数与主梁间距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主梁间距变化对混凝土桥面板、钢主梁的受力和用钢量的影响,得到既满足受力要求又经济美观的主梁片数与间距,为中等跨径钢混组合梁断面形式的拟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贾伟红  张志平  郝龙  成立涛 《公路》2022,(5):212-216
黑山共和国BAR港~北部城市BOLJARE主干道地处高地震烈度山区环境,地形条件复杂。路线经过地段总体为高中山,海拔高差巨大。针对黑山共和国的地形区域特点,对中小跨径桥梁常见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板梁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3种桥型进行多维度的比选,初步确定采用综合评价好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板梁形式,结构体系采用连续刚构体系。连续刚构板梁桥不仅自重轻,性价比高,且抗震性能好。进一步针对等截面板梁、变截面板梁和π形梁3种实心梁衍生形式进行比选,最终确定采用综合评价最佳的适应东欧高地震烈度山区环境的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刚构板梁桥。结合连续刚构板梁桥和黑山地区特有的山区地形地貌,对扩大基础和桩基础两种基础形式进行比选,建议采用以桩基础为主体、扩大基础为补充的搭配模式。提出的桥型方案已在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评价。连续刚构板梁桥作为一种较新的桥型方案,为类似山区高震区环境中的桥梁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高架桥梁中,钢-混组合结构梁桥因其结构强度高、施工速度快、后期养护简单等优点在国外被广泛采用,目前是欧美等国城市高架桥梁的主力桥型,但国内施工的组合结构桥梁数量不多。以山西省太原市某桥梁工程为背景,介绍了30 m左右标准跨径的预制槽形钢混组合梁的设计,同时也为以后该类桥梁结构形式的工程设计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江苏省公路中小跨径桥梁的特点,以双向六车道30 m跨径的钢混组合结构桥梁为研究背景,对钢混组合板梁桥的设计标准化关键参数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关键构造参数与尺寸的桥型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横向分布系数、桥面板横向承载力和钢主梁应力作为参数分析对比标准,研究其合理截面与合理构造。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横向分布系数主要受主梁间距与悬臂长度影响,桥面板横向承载力主要受桥面板厚度、主梁间距、主梁高度影响,钢主梁应力主要受主梁间距、主梁高度影响。综合以上参数分析结果,桥面板厚度取0.25 m,主梁间距取3 m,悬臂长度取2.0 m,横梁间距取5 m,主梁高度1.65 m时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日本的一座新型桥梁结构,镂空混凝土腹板桥梁,又叫蝴蝶形腹板梁桥。这种桥梁结构形式采用工厂化预制的蝴蝶形腹板。与传统混凝土箱形梁桥相比,这种新型结构梁桥的恒载自重减轻了大约10%,与此同时,预应力钢筋数量和下部结构尺寸也随之减小,大大节约了工程造价。该桥型具有自重轻、可工厂化预制、施工工期短、养护费用低和环保等诸多优点,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6.
选取《桥梁设计通用图》的中小跨径桥梁,采用桥梁博士V3.2软件,分析同跨径同截面型式不同桥宽、同跨径同桥宽不同截面型式桥梁的主梁最不利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计算全桥的经济指标,寻找中小跨径桥梁上部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同跨径同截面型式不同桥宽的梁桥,跨径大于20 m、桥宽12.75 m的T型截面梁桥为最优设计方案;跨径为20 m,桥宽12 m的箱型截面梁桥和桥宽13.5 m的空心板梁桥为最优设计方案;同跨径同桥宽不同截面型式的梁桥,跨径大于20 m时,箱型截面为最优设计方案;跨径等于20 m梁桥,空心板梁桥是最优设计方案;跨径小于20 m空心板梁桥,单片主梁宽度越大,技术经济指标越优。  相似文献   

7.
装配式板梁桥由于其预制、安装、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优点,在中小跨径桥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后期运营时间的增长和通行荷载的日益繁重,板梁桥不可避免地经常出现铰缝方面的病害。文中以某高速公路K137+835中桥为工程实例,结合现场实际检测,对板梁桥病害桥梁(出现铰缝病害)加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分析得知,采用注胶法加固板梁桥铰缝,可加强梁板间的横向荷载传递能力,增强各梁板共同受力,提高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5,(8)
为了给地震高烈度区中小跨径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提供设计参考,研究了桥墩与支座的不同组合形式对结构响应的影响。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建立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桥墩与支座不同组合形式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弹性反应谱法、非线性时程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组合形式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抗震设计时应控制桥墩设计刚度,矩形空心墩刚度较大,增大了支座和下部基础受力;综合考虑支座变形及抗滑性,高烈度区桥梁设计时不宜采用板式橡胶支座;采用盆式支座时,需考虑梁体与桥台的碰撞、落梁、高墩失稳等问题;采用墩顶固结时,主梁设计弯矩由地震作用下弯矩控制,增加了上部设计的复杂性;高烈度区中小跨径梁桥设计时,推荐采用圆柱墩配高阻尼橡胶支座的组合形式,该组合形式下结构抗震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中小跨径钢混组合梁在高等级公路上,已得到广泛的使用。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受力复杂,混凝土桥面板破损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桥梁正常使用。本文详述了中小跨径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的设计方法,并探讨支点位移法对改善混凝土桥面板受力的影响,为该类桥梁负弯矩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标准跨径桥梁设计规范与结构形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印度尼西亚针对中小跨径桥梁设计的荷载规范与中国规范进行了对比,并结合实际项目对该国标准跨径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的I形梁结构形式,在标准化构造特点、施工方法、受力分析以及在直曲线桥梁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概述了其优缺点,同时提出了结构形式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选择跨座式单轨交通桥梁结构体系,以适应城市复杂的建设条件及跨越需求,对PC轨道梁、双层复合结构、钢轨道梁3种类型轨道梁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从设计、施工和成本等方面对铰支体系和刚构体系2种结构体系进行比选。结果显示,跨座式单轨交通桥梁轨道梁施工应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工艺;对非小曲线的小跨径标准梁桥应根据工期需要选择铰支体系或刚构体系混凝土轨道梁;对于小曲线段及中、大跨径节点桥宜采用刚构体系钢轨道梁桥,当大跨径桥梁附加应力过大、结构受力不合理时,宜采用铰支体系钢轨道梁桥。  相似文献   

12.
中小跨径预应力拼宽T梁桥是高速公路改扩建的主要桥型,该文依托福州至夏门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采用结构空间有限元法分析了拼宽后T梁拼接部位的受力状况,得出T梁桥拼宽新桥沉降差值宜控制在5 mm以内和新旧T梁间增置横隔板能有效改善接缝处受力的结论,对改扩建拼宽T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广泛收集数据分析得到空心板、T梁、小箱梁为目前中小跨径桥梁的三大桥型,三大桥型均为预制拼装结构,采用通用图纸设计施工,病害类型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加固技术相对成熟,因此对三大桥型的桥梁加固技术进行标准化研究,可以解决绝大部分中小跨径桥梁养护中的标准化加固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外公路》2021,41(4):157-163
随着健康监测系统在大跨径桥梁管养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一些中小跨混凝土梁桥也逐步安装健康监测系统来掌握桥梁的运营状态。现有健康监测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用于指导大跨径桥梁,与中小跨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该文建立了大量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小跨混凝土梁桥和典型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两者在恒活载比例、超重载荷影响、健康监测方法和监测参数4个方面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与大跨径桥梁相比,中小跨混凝土梁桥活载比例明显较大,可达到恒活载总和的50%左右;中小跨混凝土梁桥和大跨径连续体系桥梁的影响线长度及方向差异较大,中小跨混凝土梁桥需特别关注超重载荷的影响;中小跨混凝土梁桥活载及温度等变形较小,但应力响应量值显著,是健康监测的重点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一些市政桥梁因通行能力需要,桥面设计得比较宽。更宽的桥面就需要更多的主梁或是增加主梁截面尺寸。对于有一定设计高度要求的桥梁,一般采用多主梁形式的结构。现通过现阶段中小跨径多梁式钢混组合梁桥的应用实践情况,以及设计施工规范,对其设计及施工方面提出一些简要设计指南及相关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1,66(6):195-199
钢混组合板梁桥以其自重轻、材料利用率高、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刚度大等优点在桥梁建设中应用日益广泛,其横向分布计算也变得愈加重要。为了精确计算钢混组合板梁桥的横向分布系数,以无锡过江通道北引桥钢混组合板梁桥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偏心压力法、铰接板法、刚接梁法、美国规范AASHTO LRFD法等理论基础上,计算该类桥梁的横向分布系数,给出不同计算理论的计算误差及成因。分析研究了桥面板厚度、主梁间距、主梁高度、内横梁数量等参数对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影响规律。同时通过对有限元计算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了采用的横向分布计算理论和结果的正确性,对工程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凌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167-168,174
该文分析了桥梁行车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小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存在的梁体过度上拱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基于行车舒适性的高速公路中小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桥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邢昕  冯克岩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4):76-78,82,273
结构优化的少主梁新型组合桥梁体系,对桥面板的跨径,耐久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组合桥面板从历史上单纯以钢板作为模板,发展为合理的利用了钢混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提高了桥面板跨径,减少了重量,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安全性。通过一系列动载和静载试验证明,组合桥面板具有和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同等级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组合桥面板制造施工费用与现浇预应力桥面板相近,但工期可缩短30%以上,并且其维护成本低、替换拓宽方便,全寿命费用合理。因此,组合桥面板是值得我国借鉴并在今后进行发展研究的一种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中小跨径预应力拼宽T梁桥是高速改扩建的主要桥型,依托福州至厦门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采用结构空间有限元法分析了拼宽后T梁拼接部位的受力状况,得出T梁桥拼宽新桥沉降差值宜控制在5mm以内和新、旧T梁间增置横隔板能有效改善接缝处受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小跨径桥梁中常用的空心板梁预制难度大,质量控制难度大,内部无法检测,养护检修困难。考虑到以上空心板的缺点,通过广泛调研和研究分析,研发出了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T梁,具有结构高度低、便于预制施工、预制速度快、模板通用性高、工业化程度高、安全可靠、耐久性好、经济性好等优点,值得在中小跨径桥梁的建设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