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87声呐是一种低频主/被动区域搜索声呐系统,是2080声呐和2057声呐的结合。它能满足英国皇家海军对搜索浅海和深海安静型潜艇的远程探测要求。2087声呐定于2006年安装于23型护卫舰上,将显著提高该型舰在跟踪、识别和定位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声呐方程出发,论述了舰艇降噪的核心是控制声呐方程声源级与自噪声级。通过声呐方程预估舰艇降噪后的声源级与自噪垢级降低,提高了舰艇隐蔽性和本艇声呐作用距离,获得了缩短水中兵器作战半径的战术效果,使打击威力提高。  相似文献   

3.
船舶声呐部位自噪声的预报方法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舰船艏部声呐罩内自噪声的特征,比较全面地综述了艏部声呐和舷侧阵声呐自噪声的预报方法,内容包括弹性平板——矩形腔模型、半解析半试验方法、统计能量法和波数法;同时综述了声呐自噪声的控制技术,内容包括艏部声呐罩线形的低噪声设计方法、声呐罩结构和材料的低噪声设计技术、舷侧阵柔性涂复层技术以及水下声障板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推导声相关声呐计程仪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声相关声呐计程仪接收信号的自功率谱和相关函数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声相关声呐计程仪的各种测速误差。  相似文献   

5.
声呐围井是声呐的工作环境,舰艇在遭受水下非接触爆炸载荷作用时,围井结构可能产生过大的变形从而影响声呐的正常工作。采用数值软件建立水面舰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用整体模态对比法和局部模态对比法两种方法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应用声固耦合法对该艇在遭受特定水下爆炸工况时的声呐围井结构的角点和围井壁进行了变形校核。文中对声呐围井结构的变形过大处采用多种优化方法,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比各种优化方法得出最佳的优化方案,旨在为舰艇的声呐围井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下声呐成像探测技术日益成为各国普遍重视的技术。声呐图像具有对比度低、成像质量差的特点,对声呐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是进行声呐图像判读和提高视觉效果的基础之一。针对声呐图像增强算法研究较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阈值图像增强算法,并采用评价准则算法和频域响应法对常用的几种图像增强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且增强效果可较好地满足视觉效果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重点研究MIMO声呐的目标检测性能,为MIMO声呐布阵方式和工作模式等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MIMO声呐接收机工作特性(ROC)曲线的表达式,分别包括并列式和分布式MIMO声呐,同时给出了相控阵、SIMO和MISO等形式声呐的ROC表达式。通过示例比较了相同情况下并列式MIMO声呐、分布式MIMO声呐、相控阵声呐和常规多基地声呐的ROC曲线。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相控阵声呐波束指向方向上的目标检测概率高于并列式MIMO声呐,做脉冲积累的并列式MIMO声呐可以得到与相控阵声呐相同的检测性能,低信噪比时并列式MIMO声呐和相控阵声呐的目标检测概率高于分布式MIMO声呐,高信噪比时分布式MIMO声呐可以得到较高的检测概率,采用多个发射阵元的分布式MIMO声呐性能优于使用一个发射阵元的常规多基地声呐。  相似文献   

8.
随着声呐基阵孔径的增大及探测频率的不断降低,声呐自噪声场特性研究需要由自功率谱空间分布特性扩展到空间互功率谱及相干特性。针对矩形腔和弹性矩形板透声窗组合的声呐腔结构,考虑弹性平板与内外声场的耦合作用,采用模态法建立了矩形板受湍流边界层脉动压力激励的腔内水动力噪声场空间互功率谱及空间相干性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在不同频率和不同噪声场空间场点位置情况下的声呐腔水动力噪声场空间互功率谱和相干性特征,计算结果与实船声呐舱水动力噪声测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水雷武器对水面舰船和潜艇均构成很大威胁。现代水雷对抗技术包括消磁等被动对抗手段和猎雷、扫雷、布雷等主动手段。水雷对抗技术核心是主动声呐对抗。美国TUS公司是世界上水雷对抗系统的主要供应商,TUS公司的水雷对抗系统将壳装式声呐和推进式变深声呐有机结合,操作者可根据威胁类别和环境条件机动选用不同声呐系统完成对水雷的全方位探测。  相似文献   

10.
海军寻求在新的系统构架上进行技术和算法上的改进,使之能在较弱的、模糊的信号里最大限度地提取有用信息。对主动探测和被动探测领域,如舰壳声呐、可变深声呐、拖曳声呐、吊放式声呐以及浮标式、固定或移动基阵展开了研究。目前在进行提高鱼雷和其他反潜武器在浅水域内作战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统计能量分析法建立了湍流边界层激励下水下航行器声呐腔自噪声水动力分量的计算模型。采用一种新的回转体模型模拟声呐罩,重点讨论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湍流边界层对声呐罩的输入功率的计算及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确定,利用Fluent软件计算边界层的分离点及一些重要参数。最后给出了一具体的算例。可作为空间不均匀湍流边界层激励下声呐腔自噪声的工程估算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尽管由于担心主动声呐脉冲的“目标指引”效应暴露潜艇而使被动声呐代替了大部分主动声呐,但探测潜艇潜艇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声学探测。虽然每隔一二年都会提出一种非声学探测方法,但是离开了非常特殊的环境,这些非声学探测方法在实验室外便不能有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舰艇声呐平台的噪声问题,研究了三大噪声源对声呐自噪声的影响。研究表明,声呐舱水动力噪声分量主要受肋骨结构影响,在设计中应避免肋骨的形函数与湍流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耦合。舰艇自身的螺旋桨噪声和辐射噪声主要从后部和底部向声呐平台传递,在声呐壁面附近和声呐区域产生较高噪声,为提高声呐自噪声控制效果,应在非透声壁面采取隔声措施。舷侧声呐受艇体振动影响较大,应在声呐单元安装导轨的振动传递途径上采取阻尼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声呐单元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14.
拖曳声呐线列阵在甚低频区的自噪声性能主要由拖缆振动噪声决定,对噪声源正确建模非常重要。数学模型旨在考察在拖曳声呐线列阵头部施加一个已知位移所造成的影响。结合能量沿声呐线列阵的衰减、接合部位的散射等情况,可计算出由给定位移在各水听器上产生的声压。利用从线列阵头部的加速计数据,就可按照规定的比例计算声压值,给出所预测声压大小,从而得到预测的自噪声级。该模型可用来测试和优化声呐线列阵的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15.
被动声呐目标识别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被动声呐目标识别的常用技术,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现阶段被动声呐目标识别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下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新型声呐调试维修中需特定参数的传感器信号的实际情况,提出设计基于通用信号处理平台的声呐目标模拟器设计思路,针对新型数字声呐设计可联机工作的数字仿真系统,用于模拟实际声呐传感器阵列信号特性,完成对声呐系统的调试与维修工作,从而提高新型声呐设备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调制线谱特征提取的被动声呐目标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标噪声特征提取和目标分类器设计是被动声呐目标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被动声呐目标识别,首先着重研究了调制线谱特征提取方法,然后为了训练神经网络目标分类器,本文将遗传算法和BP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遗传BP算法。最后,对海上实录的三类目标噪声进行了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被动声呐目标识别系统具有很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现代指挥官而言,水下战依然是海战中最困难的战斗。近年来,反潜传感器和武器虽然一直在发展,多普勒和合成孔径雷达、高功率低频声呐、宽频主动声呐、灵活的拖曳声呐和先进的频谱分析,已大大提高了反潜技术水平,但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和安静化技术的应用使潜艇仍然在战术上保持着优势。潜艇可加入到特混大队的防御圈中,安静型常规动力潜艇很难被探测到,  相似文献   

19.
舰船声呐设备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将采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确定水下目标的位置信息、速度信息和形态信息等,是舰船上重要的水声学探测装置。在舰船声呐的正常工作中,噪声信号会对声呐的探测和目标定位精度产生不利影响,常见的噪声源包括舰船螺旋桨噪声、舰船机械噪声、声呐设备自噪声等。本文主要研究舰船声呐设备的自噪声频段分布和形成原理,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声呐设备自噪声预报技术进行研究,该研究对改善舰船声呐设备的探测水平、提高声呐采集信号的信噪比、降低声呐设备自噪声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国外潜艇避碰声呐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潜艇避碰声呐使用的主要场景,分析潜艇避碰声呐能力需求,提出相关的研制功能要求,并进一步分析避碰声呐发展涉及的关键技术及难点。相关研究可为我国潜艇避碰声呐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