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围绕造船企业在钢材套料切割生产过程,介绍FastCAM公司在敏捷造船和精益造船中的技术、软件和管理方法,包括在船体建模放样后的无纸化数据转换技术、零件BOM表生产数据管理,优化套料与高效切割,以及钢材存储管理与余料重复利用,在钢材切割下料生产过程实现敏捷造船和精益造船的信息化管理,以有效节省钢材。  相似文献   

2.
造船用吊环是各船厂进行船舶建造不可或缺的标准件,构成此标准件的板材零件相对较小。各船厂通用吊环材质默认为船用A级钢,文章从提高造船企业钢材利用率角度出发,分析利用船用各种钢材余料制作吊环的可行性并得出肯定结果,从一定程度降低船厂企业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远东造船韩、日、中竞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底.韩国造船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亚洲三大造船国:韩国、日本和中国接获的新船订单占了当年全球总接单量的85%。韩、日、中三国的新船接单量所占的份额分别为全球总接单量的43.8%.28.6%和12.6%。韩国手持新船订单已经达到了1.600万总吨.比2003年增加了120%。  相似文献   

4.
《机电设备》2005,22(6):5-6
为增强国际造船市场的竞争能力。低成本战略是造船企业业务战略的重点选择方案之一。我国造船企业造船成本的大头——直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超过70%。广船国际年产量超过10艘。直接材料的年采购量较庞大。降低直接材料采购成本意义十分重大。由于船舶资材具有种类多。批量少。价值量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传统的采购方式不区分战略采购和操作性采购的单件采购或小批量采购。商务谈判过程繁杂、供货商变动较频繁.控制成本较被动.供货周期较长.产品质量不稳定、售后服务不理想。无法体现采购的80/20原则。管理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已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对资材采购进行变革。实施战略管理,推行战略采购已势在必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仲传燮 《中国水运》2006,(10):22-22
大家一致公认,大型远洋运输船舶的建造已经从欧洲国家转向了亚洲国家。近年来,韩国、日本和中国共同占有世界造船市场大约85%的份额。不过,欧洲的船舶工业还谈不上到了没落地步,35万造船工人每年仍然能创造船舶工业产值450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以出口换取的收入。到目前为止,欧洲的造船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上仍然具有强大的优势,拥有建造先进的旅游船和其他复杂船舶的能力和生产设备。  相似文献   

6.
为挖掘我公司现有设施的潜力,缩短造船周期,提高船台利用率,本公司提出了“一条半串联造船新工艺”项目的开发研究。该项新工艺要求在不中断不影响现有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利用原有船台及下水滑道,进行局部技术改造,使船台上的分段安全下滑到位,再第二次定位和固定。由于下滑分段重量最大达1800t左右,移位距离最长超过200m.使改造工艺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摩擦系数小、耐磨损及物理性能优良的滑移介质材料。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09,32(12):40-42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造船市场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逐步陷入低迷。据克拉克松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船成交量1900万裁重吨,同比下降85%,同时随着近几年造船基础设施的建设,预计2010年全球造船产能将达到2亿载重吨,造船能力快速上升,全球船舶工业面临日益严峻的产能过剩局面,给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大型远洋运输船舶的建造已经果断地从欧洲国家转向了亚洲国家。近年来,韩国、日本和中国共同占有世界造船市场大约85%的份额。不过,欧洲的船舶工业还谈不上到了没落地步,35万造船工人每年仍然能创造船舶工业产值4504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以出口换取的收入。到目前为止,欧洲的造船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上仍然具有强大的优势,拥有建造先进的旅游船和其他复杂船舶物资的供应能力和生产设备。[编按]  相似文献   

9.
2005年全国造船完工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200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由2000年的5.4%提高到2005年的18%,与国际造船大国的差距大幅度缩小。造船完工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0.
聿君 《中国修船》2007,20(5):47-47
截止到2007年6月底,新港船厂完成工业总产值为年度计划的56.98%,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39.17%;承接合同金额为年度计划的87.88%,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95.01%。至此,新港船厂顺利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在新港船厂的造船、修船、非船3大支柱产品生产中,造船生产上半年完成了年度计划的50.61%,同比增长47.54%;修船分厂完成了年度计划的105.18%,同比增长42.0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浩 《广东造船》2009,(5):60-62
本文围绕船舶企业钢材进、切、存生产管理过程,介绍FastCAM公司在数字化造船和钢材零库存管理方面的研发成果和应用案例,包括在船体建模放样后的无纸化数据转换技术、零件BOM表生产数据管理,订板定尺预套料申购管理,优化套料与高效切割,以及钢材存储管理与余料重复利用,在钢材采购和切割下料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敏捷造船和钢材零库存的信息化管理,以有效降低钢材库存,节省财务费用,有效节省钢材,提高切割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船艇》2006,(11B):32-32
凭借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交汇的地缘优势,长三角地区正逐渐成为世界造船业投资看好的集聚区域。五年内,上海、江苏和浙江有望形成接近3000万吨的造船能力,而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造船产量占中国造船市场的比重将从目前约50%提高到60%以上。惠港造船、启亚船务、东江造船等10多家内外资企业在江苏南通竞相抢滩,5家船厂同时开工建设,投资总额突破25亿元人民币,南通启东沿江岸线船舶制造产业群已初具规模。离南通不远的泰州靖江市凭借着52.3公里的长江岸线资源,计划在5年内做大做强船舶制造业,形成年产300—400万吨的船舶生产规模,跻身中国造船业前5位。与此同时,位于长三角南翼的宁波刚完成了浙江省最大的造船码头的土建工程。负责该项目的浙江省造船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全长2600米码头的实际造船能力可达到10万吨级。”  相似文献   

13.
关于总装造船企业造船生产管理体制在各企业是不一样的,要求企业根据内部资源情况去建立适合自己的管理体制和生产体制。为提高造船效率,缩短造船周期,朝着总装造船模式方向前进,提出了造船生产体制建立总装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14.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1,(8):I0011-I0011
日前,克拉克森表示.2011年上半年LNG新造船订单量较前一年大增超过400%。与2010年全年签订的5艘造船合同相比.今年上半年,共签订27艘LNG新造船合同。克拉克森的AndrewCondon解释称.该领域涌现的大量订单使订单占现有船队的比重从56%增加到131%。他表示.今年LNG贸易量预计增幅达到70/6.再加上今年三月日本地震使日本的LNG需求量大增,导致LNG船供应紧缺,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5.
降本增效是造船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最重要法宝,而降低造船生产动能源消耗,则是降本增效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我造船事业部在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如何加强对生产用动能源的管理进行探索,以期达到降低造船生产动能源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造船产品档案,是指船舶修造企业拓造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中(研制、设计、建造、试验、鉴定、验收、修理等)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记录。按照船舶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根据船舶建造的经营技术、施工生产等管理阶段,一般可形成应归档保存的以下图纸及其相关文件材料。  相似文献   

17.
《江苏船舶》2017,(4):20-22
为使船舶建造有序、有效,以某中型船厂建立的现代造船模式为例,在分析现代造船模式优势基础上,通过调整组织机构和职能,加强分段制造的内部管理,使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后,船舶分段舾装件预装率达到100%,管系预装率和电气预装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18.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2,(7):I0010-I0011
日前.日本国土基础设施运输和旅游部发布消息称.2011年,日本造船在吨位数与价格两方面均呈下降趋势。2011年.日本新造船交付的登记船舶在100GT以上的船舶为575艘,共计1906万GT,同比下降3%。10000GT以上的大型船舶共计1857万GT.同比下降也为3%。去年日本新造船的总价值达271亿日元.与2010年相比.降低12%。  相似文献   

19.
《中外船舶科技》2009,(4):45-45
据英国伦敦克拉克松研究服务公司报道,中国造船首次超过占据全球造船统治地位十年的韩国。中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已经达到了5496万修正总吨(CGT),超过了韩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5362万修正总吨,中国所占世界造船的份额34.7%已经超过了韩国的33.8%。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精益造船作业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先进造船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概念及精益思想对造船过程进行分析.按照造船的系统/区域/类型/阶段的原则,引入模块化的概念。通过对作业结构、作业体制和具体作业分解的讨论.介绍现代化精益造船的作业分解方法.为船厂逐步建立精益造船作业体制,实现精益造船均衡连续的准时生产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