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索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中明  郑俊杰 《公路》2002,(7):79-81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破常规一次性浇筑,且承台施工质量良好,以一次性浇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2.
周俊  黄齐龙  白占时  雷力  夏敏程 《公路》2021,(1):122-129
武穴长江公路大桥15号墩承台为哑铃形承台,承台尺寸58.8m×28.8m×7m,浇筑方量9 560.2m3,封底混凝土厚5m,承台下设38根直径3m、桩长84m的钻孔灌注桩。选取适宜的混凝土材料参数及配比,采用MIDAS/FEA有限元分析软件辅助开展温控计算,分别对无管冷分块不分层、有管冷分块不分层、无管冷分块分层、有管冷分块分层4种情况开展计算,分析最高温、最大内表温差、温度应力等开裂风险影响参数的变化。同时,介绍了大体积异形承台预留后浇带分层分区浇筑技术、大体积承台后浇带模板整体式支撑技术、大体积承台后浇带温控技术等施工关键技术,为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提供整体保障。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了贵溪大桥工程塔梁结合部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高温下浇筑施工实例,结合该工程的特殊性,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超宽混凝土桥面板是桥梁工程中的关键部位之一,其横向分块浇筑施工是提高桥面板质量的关键因素。结合一座宽61.7 m的超宽桥梁,采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建立混凝土桥面板横向分块浇筑施工模型,分别对横向分2块浇筑、横向分4块由外向内浇筑、横向分6块由外向内浇筑、横向分6块先浇筑最外侧再浇筑最内侧最后浇筑中间块,4种施工方案进行计算对比,得到最佳施工方式为半幅横向分4块由外向内浇筑,与实际现场施工时采用的施工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主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以往多个大体积混凝土项目的施工经验,提出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初凝时间、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养护、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等一系列措施。在第一个承台分层浇筑过程中,合理布置冷却水管,埋设测温元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并整理分析测量数据,反馈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温控措施并运用到第二个承台施工中,有效控制了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主桥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有害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7,(6)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涨模问题日显突出。涨模作为长期困扰大体积混凝土的难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压力监测对决定适当的浇筑速度及确定什么时候模板承受的压力最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采用埋设土压力盒方式监测浇筑至3d龄期期间混凝土侧压力值,侧压力减退的数值是混凝土从液化状态逐渐凝结直至终凝所损失的侧压力。通过分析得出侧压力在初凝期内随浇筑层数增加而增大,终凝后浇筑层数增加侧压力值不再增加。混凝土侧压力最大值出现在第二层浇筑时,随后其值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9,(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影响,在混凝土内外会产生较大的温差,进而可能导致混凝土中出现贯通裂缝,需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控制。结合青海省某黄河特大桥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控项目,总结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的一些温控措施;根据实测温度数据,得到了高原大温差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时程变化、梯度分布规律,将各项温控指标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限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大温差的气候条件会使混凝土里表温差、日降温速率较大地超出规范限值。  相似文献   

8.
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参数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该文通过采用M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浇筑方式、冷却管间距、浇筑温度和保温开始时间等施工参数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影响,结合具体工程所处环境情况,提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技术措施。优化水泥混凝土材料组成,采用40%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可以降低材料绝热温升9.08℃左右;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间歇5d或分层连续间隔4h,冷却管水平和竖直间距为1.5m;浇筑温度越高,内部温升峰值明显增加,应通过在拌和水中掺加冰屑、石料提前浇水预冷等技术措施尽量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为减小里表温差和温降速率,浇筑48h后用保温篷布进行保温,同时应根据实时监测温度数据及时调整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9.
苗冰 《华东公路》2010,(5):75-77
利用钢护筒跟进穿过透水层、钢模板围堰及混凝土封底等方法,解决滇池水域桥梁桩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昆明某超深基坑围护工程,对该项目施工过程中超过96 m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中大体积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控制要点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施工经验,结合理论分析,对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浇筑过程控制以及浇筑异常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结果表明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之前需规划好混凝土罐车运输的交通路线,以保障浇筑不中断;并且首灌混凝土方量也需要进行计算,保证浇筑底管埋深不小于2.5 m,确保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分层,减少施工工序,控制施工时间,克服冷却管在厚度方向降温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埋设冷水管和预埋垂直钢管降温法相结合的空间立体冷却网来解决温控问题。依托实际工程,模拟无温控措施、布设冷却管和布设空间立体冷却网不同工况下一次性浇筑厚度为单层厚和双层厚的分层浇筑过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浇筑厚度较厚时采用空间立体冷却网进行温控,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期的温度和温度应力,将该施工工艺与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郑州新郑机场东西贯穿道路指廊段顶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为实例,介绍了该工程施工中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施工质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并分别从施工准备、现场布置、浇筑方案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受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往往造成混凝土开裂,形成质量事故,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解决混凝土开裂成为施工之前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通过某桥台承台大体积的施工实践,合理分层分段浇注混凝土,可有效减小混凝土温差影响,避免了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桥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因原材料特性差异较大、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同、内外温差控制不力及养生方式不当等原因导致裂缝病害频发。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式及成因分析入手,通过优选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安置循环冷却管、选择低温时段浇筑等多种技术途径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通过实践,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对工程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经常会碰到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对于这样的工程如何妥善设置垂直、水平方向的施工缝,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筑,及时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等,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高层住宅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问题,着重就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求达到控制转换层整体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的体积大,水化热造成温差大,从而容易产生温度应力,形成裂缝问题,在施工中如何采取措施避免裂缝,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结合深圳新区大道主体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工程实践,从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吉柱  董刚 《公路》2007,(12):78-81
对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通航孔桥采用120年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大体积索塔承台采取的裂缝综合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使大体积混凝土内外形成比较均匀的温度场,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同时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对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进行裂缝控制,有效避免了结构物出现有害裂缝。  相似文献   

19.
廖菲 《世界桥梁》2012,(2):51-54,68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第一联为(121+5×168+121)m单索面连续钢桁结合梁斜拉桥,第二联为(121+3×120+121)m连续钢桁结合梁桥。该桥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纹,以主桥6号墩承台为研究对象,分析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施工中控制裂纹产生的相应措施:首先通过试验选择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通过对承台有限元模型进行热工计算分析,得出合理的冷却水管布设方案及温度测点布设方式;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分层厚度;采用"外部保温、内部降温"的冬季养护原则进行养护,并实时测量各测点温度。结果表明:该承台养护完成后,表面未出现任何裂纹,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纹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结合施工现场的特定条件,采取由浅基到深基的施工步骤,对不同体量的承台制定不同的浇筑方案和技术措施,对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承台施工进行有效控制,有效地降低了泵送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升,消除了冷缝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