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烈山湖桥是随县厥水河上一座特大桥,该桥主桥采用(42+168+42)m三跨中承式钢桁架拱桥。该文主要介绍了该桥的结构设计、结构分析等,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巴约纳桥(Bayonne Bridge,见图1)跨越纽约州斯塔滕岛与新泽西州的巴约纳市之间的范库尔水道,是一座主跨长510m的钢拱桥,1931年建成通车,在1985年被定为国家历史性地标土木工程。该桥2片桁架拱肋之间的距离为22.5m,但仅12m宽的桥面被用作车道。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是设  相似文献   

3.
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施工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为2联(84+84)m连续钢桁梁+(108+192+336+336+192+108)m六跨连续钢桁拱桥。从深水基础施工,钢梁制造运输、存放预拼、防腐涂装,高强螺栓连接副施工,钢梁架设、合龙等方面综述该桥的工程技术特点和施工方法。通过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的应用,成功解决了该桥建造过程中的难题,顺利实现大跨度钢桁拱无应力状态下跨中高精度合龙。  相似文献   

4.
新建广州明珠湾大桥主桥为(96+164+436+164+96+60) m中承式三桁六跨连续钢桁拱桥,桁间距18.1 m,桥面总宽43.2 m。27号桥墩基础为25根?2.5 m的钻孔桩,采用高桩承台,尺寸为56.5 m(横桥向)×17.5 m(顺桥向)×5.5 m(高)。围堰采用圆端形双壁钢吊箱结构,在加工区加工成块单元后,在拼装区钢凳上组拼,验收合格后,底部双排布置?1.2 m长8.5 m的气囊,收紧后缆,气囊充气后抽去钢凳,待潮位达到设计水位后断缆,使围堰在无初速度的情况下靠自重分力下滑,直至入水达到自浮。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带加劲拱桥型(简称连续梁拱桥或连续刚构拱桥)的合理性,以技术标准相同的1座(72+128+72)m铁路连续梁桥与1座(64+128+64)m铁路连续梁拱桥为研究对象,从结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方面对2种桥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一般连续梁桥,连续梁拱桥是2种不同受力体系(梁与拱)组合而成的不合理的复合结构;不合理的结构体系使得结构几何尺寸和工程数量明显增加,造成施工工艺复杂、工期延长,从而导致工程总造价显著增加;梁与拱的相互交叉作用导致0号块处的受力相对复杂,增加了结构的安全风险;复合结构的运营养护工作较单一结构体系更多,养护费用更高。  相似文献   

6.
桥梁资讯     
《世界桥梁》2012,(2):77-82
非洲塞内加尔费代尔布大桥费代尔布大桥(Faidherbe Bridge)建于1894年,是一座跨越塞内加尔河的公路桥,连接塞内加尔圣路易斯岛与非洲大陆(见图1)。该桥是一座开启桥,全长508.6m,桥面宽10.5m,结构形式为7跨钢桁架拱桥。第1跨(圣路易斯侧)长43.152m,第2跨长72.638m(跨间设置1个安装有旋转轴的辅  相似文献   

7.
钢拱桥由于自重轻、水平推力相对较小、结构表现力丰富而被广泛采用。绍兴市梅龙湖人行桥设计为70 m+35 m全焊接钢结构桁架拱桥,介绍该桥主要设计技术标准、结构总体设计及桥梁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红星路南延线跨府河大桥为三跨连续超宽蝴蝶拱桥,其孔跨按(44+150+55)m布置,桥宽69m,桥梁全长264.65m。该桥结构新颖、线形简洁、造型美观、力系传递分配精妙,既是目前世界"第一宽"桥梁,也是成都地区市政"第一大跨"。该桥建造中研究并成功运用的多项创新技术不仅在钢拱桥施工领域,而且在其他桥梁施工乃至建筑领域都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卡珀朗纪念桥(Cappelen Memorial Bridge,见图1)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跨越密西西比河,桥长320.3m,跨径布置为(16.8+60.7+122.0+60.7+16.8)m,结构形式为5跨连续上承空腹式混凝土拱桥,活荷载为AASHTO HL-93荷载。1923年建成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混凝土拱桥,栏杆、路灯等外观的装饰性设计极具意匠美,被列为美国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8,(11)
成都市红星路南延线跨府河大桥为三跨连续超宽蝴蝶型拱桥,其孔跨布置为44m+150m+55m,桥宽69m,桥梁全长264.65m。该桥结构新颖、线形简洁、造型美观、力系传递分配精妙,既是目前世界"第一宽"桥梁,也是成都地区市政"第一大跨"。该桥建造中研究并成功运用的多项创新技术不仅在钢拱桥施工领域,而且在其他桥梁施工乃至其他建筑领域都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豆谷大桥位于日本富山县南砺市利贺村大豆谷地区,是一座中承式钢拱桥(见图1)。桥长259.0m,跨径布置为217.8m+39.8m,桥面宽9.7m(净宽8.5m),桥面横向坡度为2.0%。全桥钢重2 951t。工期为2014年12月23日~2018年7月31日。该桥是利贺水库建设的配套工程,水库建成后,将作为国道471号支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马塔盖洛普人行桥(Matagarup Pedestrian Bridge)位于澳大利亚珀斯市,跨越天鹅河,是一座3跨连拱拱桥(见图1),跨径布置为(90+140+90)m,一侧接200m长的匝道,另一侧为24m长的简支梁。钢拱肋采用三角形截面桁架拱,主跨拱肋矢高72m,整个桥的造型像2只天鹅在交头接耳。主梁为钢—混组合梁,由吊杆支承。桥面板为现浇混凝土桥面。  相似文献   

13.
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140+336+140)m三跨连续刚性梁柔性拱桥,该桥3号主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深水埋式承台。3号主墩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方案施工,钢围堰长58.1m、宽28.1m、高20.6m。钢围堰在桥位附近船厂内分2节(底节高14.8m,顶节高5.8m)整体制造、拼装,利用浮吊及平板驳船运输至墩位后,再利用大型浮吊分节沉放和接高;采用以吸泥法为主、抓斗取土法为辅的方式将钢围堰下沉到位;采用多导管布置、中心集料斗法和混凝土罐车自卸法相结合,由上游往下游推进,一次完成封底混凝土施工。3号主墩钢围堰封底后,检查未发现漏水现象,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上信越高速公路的信浓町至上越间路线长37.5 km,1999年暂定2车道投入使用。太田切川桥(Ⅰ期线)位于该路线上的妙高高原和中乡间,桥位临近妙高山,为主跨147 m的上承式钢拱桥,是该路线上代表性桥梁之一。为缓解交通堵塞,以及确保冬季顺畅通过豪雪地带,从2012年开始进行4车道扩宽工程(Ⅱ期线)。为和Ⅰ期线景观协调一致,Ⅱ期线也采用上承式钢拱桥,桥长259 m,跨径布置为(55+167+35)m。结构形式为洛兹式刚性拱梁桥,下部结构桥台为扩大基础的倒T式桥台,拱脚为桩基础(直径3 m,两侧分别布置8根和6根桩)。拱脚处桥墩为高25.8 m的混凝土壁式桥墩。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外环南河主景观桥为上承式钢管桁架拱桥,规划河道宽50 m。桥梁采用一跨过河,主拱计算跨径53 m,桥梁总长76.6 m。桥梁主拱肋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矢高6.235 m,矢跨比为1:8.5。拱肋、斜腹杆及平联杆采用钢管截面形式,桥面系采用钢桥面板结构形式。桥台兼顾拱脚作用,因该桥是有推力拱桥,需设置强大的基础来抵抗拱桥产生的水平推力。因此,每个桥台设置了6根φ1.5 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40 m。  相似文献   

16.
封面工程     
<正>本期封面工程为济宁市南二环路跨京杭大运河桥梁工程,由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该桥桥面全宽41 m,长度1 288.4 m,其中主桥全长360 m,建筑高度51.6 m,为81 m+198 m+81 m三跨连续钢桁拱桥。主桥采用三片钢桁拱,在国内同类桥梁中首次将刚性吊杆改为柔性吊杆,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气仙沼大岛大桥(又名鹤龟大桥,见图1)位于宫城县气仙沼市,连接气仙沼三滨和离岛——大岛,是大岛浪板线上的一座桥梁,结构形式为中承式钢拱桥,桥长356m,拱矢高54.0m,拱跨径297m,加劲梁跨径布置为(24.7+40.5+224+40.5+24.7)m。桥面宽9.5m(车道7.0m+人行道2.5  相似文献   

18.
杭州九堡大桥主桥是由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面系和钢拱结构组成的连续组合体系拱桥,跨径布置为(188+22+188+22+188)m,采用多点同步整体顶推法施工.该文介绍主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面系钢主纵梁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连接希腊雅典与塞萨洛尼基的高速铁路线上,正在修建一座三拱肋简支系杆拱桥(见图1),桥长403m,跨径布置为(126+151+126)m,承载双线铁路,设计时速160~200km。该桥桥面宽18m,采用纵横梁结构体系,2道纵梁为钢箱梁,横梁为I形钢横梁,桥面纵坡为1.99%。纵梁钢箱梁高2.9m、宽1.9m,墩顶处梁宽增加到3.3m。在墩顶以及与横梁连接位置的箱  相似文献   

20.
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140+336+140)m的三跨连续刚性梁柔性拱桥,该桥3号主墩采用36根2.5m钻孔桩基础、深埋式矩形承台,承台尺寸为55m×25m×6.5m。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尺寸为58.1m×28.1m,高20.6m)施工,钢围堰作为施工期间的挡水结构及承台混凝土浇筑的模板。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围堰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封底混凝土应力及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的握裹力计算,确定采用厚度为3.4m的C25混凝土封底。3号主墩钢围堰吸泥下沉至顶面高程+5.2m后,采用中心集料斗与罐车自卸封底相结合、多导管布置、从上游往下游推进的方式进行封底混凝土施工。封底混凝土完成后,未发现漏水,封底施工取得圆满成功。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针对封底混凝土质量和导管布置方案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