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议公路隧道洞门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熊世龙 《公路》1999,(10):22-25
公路隧道洞门以造型优美、型式多样和独特风格展示在世人面前,营造出一处处隧道景观。在总结分析已建成的隧道洞门基础上,提出洞门设计构思原则;在洞门设计内容方面提出包括规划、方案、装饰等综合设计思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路隧道洞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与施工是隧道工程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公路隧道的现状介绍,再比较国外公路隧道设计介绍,总结出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原则,为我国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交通部示范工程——长(春)深(圳)公路平泉(辽冀界)至承德段高速公路工程,从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隧道衬砌结构的特点、难点出发,探讨隧道环保型设计特点。首先通过调研和隧道使用功能综合分析确定隧道建设标准;然后对分离式、小净距和连拱隧道三种典型的隧道结构型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行有效的结构型式组合,实现路线选型的自由度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最后通过优化隧道超前预加固方案实现浅埋偏压段的环保型设计目标。隧道洞门的设计最能直观反映隧道环保型设计的理念,通过洞口地形及结构受力特点确定了明洞式、削竹式和端墙式洞门,并在左、右洞端墙式洞门之间保留山体,确保环境和隧道运营的要求。研究结果对于山区高等级公路隧道环保型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震区公路隧道洞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贵红  李玉文 《公路》2003,(10):19-22
在地震区修建公路隧道,洞门设计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洞门型式应首选突出式,在地质、地形及经济条件的约束下,若选用端式洞门,端墙必须合理设计以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通过计算,分析了影响端墙设计的若干因素,并提供了一套洞门墙参数,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研究公路隧道洞口设计施工新理念,在确保隧道洞门安全性、经济性的基础上,不仅要追求它的艺术性,还应特别注重洞口的景观效果,使隧道洞门与环境和谐统一,从公路隧道洞口的设计施工理念来研究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高等级公路重要节点之一的隧道,隧道洞门造型、隧道洞门边、仰坡和洞门区域的植被恢复与景观设计技术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洞隧道洞门设计必须与造型设计、绿化设计有机结合,即将隧道洞门绿化景观设计向深层次发展,已经成为现今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将隧道洞门的景观因素进行层次分类,并总结出一些常用的设计手法,同时结合工程实例麦积山隧道洞门景观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其结论对隧道景观设计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维隧道CAD系统是在国内缺少成熟的公路隧道CAD辅助设计软件的现状下,针对公路隧道设计涉及专业面广、设计变更多等特点而研发的辅助设计软件,其主要功能包括:与路线CAD集成的隧道平纵设计、参数化方式的隧道衬砌设计、基于DTM和实体建模技术的隧道洞门三维化设计,通过开发软件提高隧道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黄土公路隧道衬砌断面型式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弘鹏  谢永利  杨晓华 《公路》2007,(4):200-204
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单心圆、尖三心圆、坦三心圆3种隧道衬砌结构型式的结构各部分的力学性状,比较了各衬砌断面型式的优缺点,经综合比较,给出了较为合理的黄土公路隧道的衬砌断面型式。研究结论可为今后合理地设计隧道衬砌结构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隧道洞口段结构型式主要受路线影响,可供选择的结构型式往往较少,有时在某些特殊地段将出现"大挖大刷"边坡现象。为了保持边坡稳定性和保护周边环境,在隧道选线遇到洞口横坡陡、偏压严重等复杂地质条件情况时,应该考虑采用半隧道结构型式设计和施工。本文针对云南普立(黔滇界)至宣威高速公路法马坡半隧道结构段,介绍了该半隧道的结构设计,并采用地层结构法对该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该半隧道结构应用于该特殊地段合理可行。该工程经验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连拱隧道是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通过近几年的设计、施工研究分析,其建设的关键技术主要为:连拱隧道中墙的设计、施工及洞内外线性的过渡方式等。本文针对不同的连拱隧道中墙型式,从施工安全、结构受力、连拱隧道的过渡方式、防排水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提出了各种中墙型式及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运行车速被广泛的应用于检验公路线形。该文对运行车速计算模型采用了一个新的思路:考虑了隧道对运行车速的影响。该研究以人为本,分析了影响隧道入口驾驶员行车速度的三个主要因素:隧道洞内外光线差值、路基宽度差值以及洞口位置,运用Origin软件统计得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运行车速计算模型。该研究完善了运行车速模型,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浅埋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案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连拱公路隧道在平面线路、洞口位置的选择上较分离式隧道自由度大,在一些中短隧道建设中,往往采用双连拱隧道结构形式。结合山西省离石黄土连拱公路隧道,进行黄土连拱隧道的关键施工力学问题研究:正洞上下台阶法与侧壁导洞法施工方案比较研究;先左洞(靠山一侧)施工方案和先右洞施工方案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偏压黄土连拱隧道应采用先开挖靠山一侧的侧壁导洞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浙江省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中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回顾数十年来浙江省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浙江省隧道工程领域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情况,包括特殊隧道建设技术、安全节能运营技术和隧道养护技术3方面代表性成果。然后,分析浙江省公路隧道领域在钻爆法施工质量缺陷、钻爆法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TBM/盾构法占比低、智能新技术应用少、预防性养护与装备技术应用滞后等方面的短板。最后,提出未来浙江省隧道工程安全、智能、绿色3大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都会区新建公路隧道,一般受限于住宅稠密与用地取得面积,往往须缩减隧道间之距离,因而衍生出隧道连拱行为。本文以台湾新北市新店地区新建三连拱小净距隧道为例,探讨设计开挖支撑方法。本案例隧道所经过地质材料强度低,连拱开挖后剩余中间岩柱强度不足以支撑上方岩体,因此采用三连拱眼镜式中间导坑开挖工法,并构筑混凝土壁体,作为主隧道间岩体强度改良以及隧道临时开挖支撑承载点,其设计经验希供后续类似案例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由于结构特殊性,导致其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高于普通路段.适宜的隧道景观可以有效缓解驾驶人的不适心理,合理的隧道洞口景观还能缓和行车环境的剧烈变化,从而提高驾驶安全.由于缺乏成熟的设计体系和详细的行业规范,隧道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效果把控困难.目前部分设计未充分考虑驾驶特性,使隧道景观在行车安全方面的作用未...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多匝道城市公路隧道,利用SES通风模拟软件研究通风孔布置、通风孔个数等因素对隧道内污染物体积分数分布、通风孔排污效率等通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隧道采用顶部开孔自然通风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隧道内及出口处污染物体积分数;2)在匝道分岔点上方集中布置通风孔能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开孔个数较少可减少土建投资;3)隧道段过长污染物体积分数不能满足标准时,应在隧道段后部增设开孔。  相似文献   

17.
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通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彦民  曹振 《公路》2005,(4):186-191
高等级公路上的特长隧道,由于车辆密度大。在隧道运行时排出废气多,影响隧道中空气质量。如不采用良好的通风设备,以新鲜空气置换隧道内的污染空气,将会影响司乘人员健康,同时汽车行驶在隧道内会散发出烟雾,掀起粉尘。降低隧道内能见度,不利于行车安全。尤其是在隧道内因交通事故而塞车时,甚至发生火灾的特殊情况下,通风就显得越发重要。而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确定是通风设计中的关键,它依赖于诸如交通量、气流速度、废气标准等复杂因素。GZ40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单洞长34079m,本文结合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的工程实际情况,对运营通风进行了技术设计,并对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公路隧道景观照明建设中过于强调景观性所带来的安全性、经济性等一系列争议和问题,首先,介绍公路隧道景观照明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分析景观照明发展现状、趋势和主要问题,认为缺少科学合理的设计流程是目前部分项目出现较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然后,借鉴城市景观照明设计的思路和流程体系,将公路隧道的特殊性融入城市景观照明的设计流程和分析步骤,提出公路隧道景观照明设计体系,并在设计流程的介绍中从景观照明和交通工程等不同角度对目前公路隧道景观照明常见问题进行解构和分析,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思路和建议。最后,提出尊重现实需求,理性看待公路隧道景观照明,以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体制流程规范并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公路隧道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将可靠度理论应用于公路隧道工程设计是当今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可靠度理论在隧道工程中的现状,指出公路隧道可靠度研究中关于不同跨度的荷载、围岩抗力系数等的统计特征的研究较少,使得公路隧道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存在困难.鉴于此,重点分析了公路隧道可靠度分析方法,提出了实现公路隧道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思路.探讨了...  相似文献   

20.
宁海白峤岭隧道是宁波市规划的高等级公路网中沿海南线公路的组成部分 ,为双向四车道 ,下行线隧道长 85 0m ,目前已建成通车。隧道地质条件较差 ,因而对隧道的施工、防排水要求较高。另外该隧道位于城区 ,要求隧道建成后两侧洞门与自然景观协调、富有特色 ,从而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和复杂性。本文对该隧道的设计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