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车     
庄纯理 《摩托车》2003,(2):22-23
我们平常把书本知识的学习研究叫做“读书”;画家们把对古今名画的学习研究叫做“读画”;而书法家则把对著名碑帖的学习研究叫做“读帖”。在我看来,摩托车也是一本内容丰富而且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大书”,于是我把了  相似文献   

2.
赵景伟 《摩托车》2004,(8):19-19
在农历的十一月中旬、黄淮地区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那天下午没有什么修车的客户,我坐在室内看起了《摩托车》杂志。因为漏订,每月我都要去几十里外的县城才能买到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摩托车》,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知识。每次买回来我都会认真地阅读。“有人吗?”突然一声叫问,打破了室内的安静。合上书抬头顺声音望去,一个全身是雪的中年男子推着一辆正三轮摩托车站在了我的门前。我起身热情地和他打招呼,问明原因后得知,他的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几声嗑喳声后,车慢慢停了下来,当时认为是转动大链条与链盘脱离所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编辑部的老师们约我谈“技术写作”这样一个主题。我想,业内专家的“大家”之作会更有益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的人们。可是,作为本刊读者我也非常有兴趣对“技术写作”发表点儿个人意见,大家来参与,积累起来便也形成了非专家群体之大家的见解。于是,我便鼓起勇气担当起了大家的冲  相似文献   

4.
随着摩托车生产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摩托车配件市场也在全国发展起来。配件市场的形成,一方面为摩托车维修工作提供了快捷的服务,另一方面,由于配件质量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也给维修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5.
我是亲眼一天天看着老范的女儿的肚子慢慢大起来的。有一天我跟处长汇报完工作后.开玩笑对处长说:“处座.您的孩子将来也给我们一起走摩托车发展的道路吗?”处长马上有了愠怒:“这话是你说的吗?!嗯?”不过我明白处长这个人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说说就算了,不当真的。  相似文献   

6.
袁娜 《摩托车》2005,(10):23-23
对摩托车,我别有一番很深刻的感情,我还记得我家的第一辆摩托车,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上小学的时候,那阵儿我们当地人都管它叫“电驴子”。我模糊地记得那是一头橙色的“驴子”,发动起来声音很大,那时,我们这些小伙伴都争着往上爬……呵呵,想起那“轰轰”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  相似文献   

7.
魏信 《摩托车》2004,(7):16-16
在“骑士”这个队伍里,我实在是一个迟到者,因为我迷上摩托车时已经四十多岁。1996年退休之后,出于对身体特别是安全的考虑,在家人的再三督促下,我终于选择了放弃摩托车。当看到自己那辆刚刚换过机油、擦拭得锃亮,而且动力强劲的嘉陵JH70被新的主人推走,心中大有“秦琼卖马”的  相似文献   

8.
马喜发 《摩托车》2004,(5):16-17
2004年,我的工龄已满30年。30年来,我与摩托车有着不解之缘。 在童年时代,电影、小说、家乡驻军的行动中。 “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在我的童心中打上了“神秘”的烙印。我十分羡慕“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9.
修车拾得     
曹邦利 《摩托车》2003,(11):38-38
我是“中国的底特律”——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制动公司的一名钳工,平日里,除了努力工作外,还刻苦钻研专业理论,也是一个七八成的摩托车迷,也想借《摩托车》杂志说说我的修车拾得。 一日晚饭后,我正欣赏着近期的《摩托车》杂志,突然被一朋友电话唤去,原来他修理的一辆建设150太子车磁电机拆不下来,但车主第二天一早就要来提车,时间非常紧迫。我认真地看了看车子,发现磁电机中间有一  相似文献   

10.
底特律并没有想象的那样萧条,从底特律回来之后,面对众多类似的提问,我总是重复这样的回答。因为,底特律正在上演着依然拥有“美国梦”的“瓦格纳们”最有力的搏杀与突围。  相似文献   

11.
蒂得的夏天     
今年的夏天对于蒂得来说可真是个快乐的季节,因为他实实在在的双喜临门了。蒂得的妻子在夏天刚来的四月给他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漂亮女儿。据说出生后第二天女儿就用她那胖乎乎的小手紧紧地抓住一辆摩托车模型不放。蒂得斩钉截铁地说:“我女儿完全继承了我的基因,将来肯定也是个超级摩托车迷。”自从有了宝贝女儿,蒂得就成天琢磨着要送给女儿一件最棒的礼物,刚好镇上宣布要在六月举行“最具创意摩托车大赛”,蒂得立即决定:给女儿造一辆迷你型摩托车,并且参加竞赛!  相似文献   

12.
高亮 《摩托车》2009,(10):80-82
经历了“天南地北”的万里骑行活动,隆鑫“赛道”125骄傲地回到我面前。这个时候的它,看起来更加威猛、坚韧,仿佛在像我诉说着什么……在隆鑫“赛道”125经历了严酷的骑行测试之后,编SIR们都迫不及待地骑上它想要感受一下万里征途后的改变。但感受归感受,这并不能客观地说明什么,真相需要用事实去证明。编SIR们一行人走进了车间,开始对“赛道”125进行例行检查。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最给力的梦一定是“中国梦”,那么,展望2014,将会有些什么梦?相信咱们敬爱的习主席会继续充实完善伟大的“中国梦”,嫦娥三号会带回梦幻迷离的“太空梦”,辽宁舰描绘出水天一色的“深蓝梦”,就连小小的我也做了一个美妙异常的“三轮梦”。  相似文献   

14.
城市飞车族     
马可菠萝 《摩托车》2007,(12):83-83
引子:一位网名“烟台小胖”的网友这样叙述:我是开出租车的,今晚拉着客人在路上走的时候一辆FZR飞驰而过,车上的3位乘客第一个说:“快了”,第二个说:“嗯!是快了”,第三个说:“你俩懂什么,赛车都是这么骑的,骑慢了怎么能让人知道他骑的是赛车。”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如何防盗”一直是困扰摩友们的一大难题。作为一个专业摩托车修理者,我不但见多了摩友们丢失爱车那份痛心疾首、欲哭无泪的表情,也有体会摩托被盗的痛苦经历。所以很久以来“如何才能防止摩托车被盗”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心头解不开的千千结…一  相似文献   

16.
张健 《摩托车》2005,(11):30-30
我是从上中学的时候开始喜欢摩托车的,那时候,我家里有一辆大阳DY90型摩托车,是爸爸上班时候用的,为了安全起见,爸爸从来不让我动,但是我还是经常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骑过几次,感觉好极了。但是由于我的操作不当,车子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我就试着自己修,但是每次都会把小毛病修成大毛病,为此,我被爸爸骂了好几次,但是,我却因此喜欢上了维修摩托车。从那以后,我经常到摩托车维修店去帮忙,顺便学习一些维修方面的知识,渐渐地,我的维修技术也慢慢得到了提高,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于是来找我修车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7.
我时常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作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从业者,什么事情最值得骄傲?我个人认为,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用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将摩托车这种“奢侈品”变为了大众消费品,让每个家庭都可以轻松拥有它,这是我们行业对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从不知摩托到如今天天与摩托为伍,摩托已然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际遇就是这样神奇。加入摩托车信息杂志社两年有余,最早在两轮车编辑部担任栏目编辑,负责过“观点”、“第一频道”、“高端访谈”、“市场”、“微言”、“摄影”及“企业舞台”等一系列栏目,先后执笔了2011年~2012年的《中国摩托白皮书》,至今还保持着杂志单期撰稿最多和单期编校页码最多的纪录,这样看来,自己也算得上对中国摩托小有心得。  相似文献   

19.
吕松云 《摩托车》2005,(9):21-22
“不是你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在我生活的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县城里,消声器冒着滚滚蓝烟的二冲程摩托车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外观时尚、节能环保的四冲程摩托车。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跟随了我五年,曾经风光一时的建设JY55摩托车也该退役了。接下来的问题摆在面前——该买一辆什么样的摩托车呢?遍观当今的摩托车市场,真可渭“乱花渐欲迷人眼”。  相似文献   

20.
陈国辉 《摩托车》2004,(3):46-47
我是摩托车维修俱乐部技术顾问。各地维修俱乐部会员们常来电话、信函与我切磋摩托车维修技艺。大家总以为我是一个中年人,实际上我已步入老年行列,学摩托车修理已有30多年了。我非常爱好摩托车,以骑摩托车、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