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体外钢束-混凝土协作关系的体外钢束应力增量分析方法.针对典型断面构件中相互独立的体外钢束与混凝土一起工作所需满足的关系,推导了钢混协同工作的主从关系式.这种关系可由非线性有限元的求解过程自动实现,即在进行不平衡力的迭代时,引入预应力钢索与混凝土的变形协调关系,进而可求出体外束随结构变形而产生的伸长量及应力增量.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分析体外束应力增量、模拟体外索预应力桥梁的结构行为.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省某座双塔三跨部分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FEA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索梁锚固区梁段实体模型,通过对竖向预应力的选型及横隔梁的钢束配置情况对比分析,得出拉索区横隔梁空间应力分布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横隔梁区域以及索梁锚固区箱室局部存在较大拉应力,通过施加横隔梁横向钢束,其拉应力值得到了有效降低,以防止横隔梁底部及索梁锚固区箱室出现开裂现象,同时竖向预应力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棒,较传统竖向预应力钢筋具有材料性能优异、施工工艺简单、施加预应力效果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基于体外钢柬一混凝土协作关系的体外钢束应力增量分析方法.针对典型断面构件中相互独立的体外钢束与混凝土一起工作所需满足的关系,推导了钢混协同工作的主从关系式.这种关系可由非线性有限元的求解过程自动实现,即在进行不平衡力的迭代时,引入预应力钢索与混凝土的变形协调关系,进而可求出体外柬随结构变形而产生的伸长量及应力增量.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分析体外束应力增量、模拟体外索预应力桥梁的结构行为.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80m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阐述了拱脚处局部应力分析流程及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脚设计注意事项,根据拱脚处局部应力分析,对拱脚处预应力钢束布置进行了对比研究,希望能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同时包含平弯和竖弯的空间曲线预应力钢束连续平滑模型,在有限元分析中考虑空间预应力钢束的各项力学效应,提出了基于相贯线的空间预应力钢束精细化建模方法,确定了钢束、孔道与梁体三者之间的节点对应连接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建模程序.首先采用辅助实体相贯的方法,建立了空间预应力钢束的连续平滑几何模型;然后沿该空间曲线建立孔道实体,并与混凝土主梁进行布尔运算,实现钢束、孔道与梁体三者之间的节点对应连接.以贵州红水河特大桥钢-混结合段的建模与分析为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约束方程法相比,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梁体最大局部压应力降低26.3%,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改善;钢束有效应力分布平顺、无波动,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束张拉顺序对锚下局部应力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通常布置有多束预应力束,在施工设计中需要考虑预应力束的张拉顺序,合理的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不同的预应力束张拉顺序下某大桥主粱被动锚固区的局部应力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对同类桥梁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空间模型,对宁江松花江特大桥0号块隔板处复杂的应力的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空间应力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预应力钢束的配置,并以此指导普通钢筋的布置。这种计算方法能够较好的模拟0号块的空间受力性能,能够真实地反应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对于同类桥梁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强预应力钢束在高拉应力下对锈蚀极为敏感,一旦锈蚀,后果极为严重。孔道灌浆是防止预应力钢束锈蚀的最后一道屏障,可保证浆体满足泌水率、流动性、膨胀性、耐久性等性能要求,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9.
吉林兰旗松花江特大桥是一座单索面双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采用U形预应力钢束锚固形式。通过运用现代有限元方法,对该桥的索塔锚固区进行了空间应力分析,论证了该桥的索塔锚固区设计是安全的;同时也探讨了在强大斜拉索力作用下环向预应力锚固形式的受力特点,为同类型桥梁的索塔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某公路立交桥索塔锚固区节段足尺模型试验,实测索塔锚固区内环形预应力钢束的摩阻系数、应力损失率和伸长量等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校核、修正,并确定实际的环形预应力束张拉的摩阻系数以及初始张拉控制应力值.使环形预应力束张拉伸长值控制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引起混凝土预应力T梁纵向开裂的原因,分析了张紧的预应力钢束对梁体上拱变形的反向作用和受压混凝土由泊松效应引起的横向拉应变作用,并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提出了考虑上述作用下T梁预应力管道的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在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的施工过程中,支架的合理搭设是非常关键的一道程序。因此,在施工方案及工艺的拟定中一定要对支架进行受力验算。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满堂式支架在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中的搭设与受力计算,为同类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无粘结筋的变形不符合平截面变形假定,因此由外荷载引起的应力计算比较复杂。从分析当前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现状入手对当前应用较多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多种求解方法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现状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体外预应力箱梁桥转向块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向块是体外后张预应力桥梁一个特别的设计,体外预应力筋通过转向块改变方向从而形成预应力折线配束,但其结构形式不规则,应力状态较为复杂。文章通过对一肋式转向块进行实体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揭示了转向块的受力特性,并对其设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闫平军 《交通标准化》2014,(16):115-119
在阐述无筋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概念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筋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试验路方案,通过对照试验,评价了无筋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受力状态,从而验证了该路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大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架设中不同工况下的梁体应力满足设计要求是箱梁安全架设的关键。通过对梁体不同工况下的应力进行分析与验算,提出了可行的加固措施,确保了跨京沪铁路46m槽型梁的安全架设。  相似文献   

17.
横张预应力砼技术属新型专利技术,由重庆交通学院周志祥教授在1994年提出,在构造措施上有别于常规后张法,其受力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以一跨度5m的T型试验小梁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中的子模型技术,对两个关键部位(粘结锚固区和插销定位区)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预应力筋锚固长度的选取问题,分析了粘结锚固区和插销定位区砼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局部加强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通过热-结构耦合分析,研究0号块浇筑过程中水化热对结构应力的影响;通过计入预应力、混凝土收缩以及时间效应的影响,分析其在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空间应力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横隔板、承托倒角等结构连接和过渡区会出现较大拉应力,应加强配筋布置。  相似文献   

19.
斜拉桥索塔常采用小半径的U型预应力筋抵抗斜拉索产生的荷载[1]。文章建立了索塔锚固区节段的有限元模型,模拟U形预应力筋在结构中的作用。按照设计的各个工况索力进行加载,分析模型在预应力和索力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状态,取得索塔的最不利断面,对结构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