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患儿史××,女,4个月。因发烧腹泄十天入院。十天来发烧,腹泄,大便绿色水样,无脓血,7—8次/日。入院前在外院治疗肌注庆大霉素4万单位每日二次,共用一周。因仍有腹泄并尿少转入我院。体检:体温37℃,脉搏140次/分,呼吸36次/分。发育营养中等,精神不振,皮肤弹性略差。前肉稍下陷。咽部不充血,唇舌干燥。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40次/分,律齐,未闻  相似文献   

2.
女性生殖器官的放线菌病较为少见。一般以卵巢、输卵管及子宫旁组织较多。术前不易诊断。我院20年来曾遇到一例卵巢放线菌病,现报道如下: 患者朱××,住院号42159,40岁,于1961年6月29日入院,主诉右下腹包块及疼痛九天。患者于入院前17天开始自觉全身不适,卧床不起。于9天前无原因的开始右下腹疼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 ,男性 ,68岁 ,“以咳嗽 ,咯血 2d”之主诉入院。 2d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 ,咯白粘痰 ,自服红霉素片( 0 .2 5 g,3次·d-1) ,未见缓解。入院后 10h开始咯鲜红色血痰 3次 ,量共约 5 0 0mL ,不伴胸闷、心慌。 1年前因咯血拍片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查体 :T3 6.8℃ ,BP18.0 /10 .0kPa,神志清 ,颈静脉无怒张 ,三凹征阴性 ,双肺呼吸音粗糙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率 70次·min-1,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X线检查示 :右下肺纹理增多、增粗 ,粗乱肺纹中有多个不规则环状透亮阴影。CT检查示管壁增厚呈柱状…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性,19岁,农民,以发烧、发冷、头痛、腰痛、少尿4天之主诉于1984年11月24日入院。以往无癫痫及眼病史。查体:体温39℃,脉搏128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5.3kpa,神志清楚,颜面潮红,胸前皮肤可见散在淤点,球结膜明显充血、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两肾区有叩痛,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51g/L,白细胞16×10~9/L,中性78%,淋巴22%,血小板90×10~9/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入院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发热、低血压、少尿三期重叠)。患者入院后经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强心等治疗后,于次日体温降至正常,血压稳定于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女,47岁。1986年12月26日入院。于入院前一月因过劳、精神紧张而食纳减退、嗽咳、咯白痰且进行性加重,入院前10天来,不思饮食、无力、卧床不起即住当地医院,经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无效而转住我院。体检:T38.5℃,P86次/分,R22次/分。慢性病容,脱水貌,自动体位。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发绀。胸  相似文献   

6.
<正> 子宫绒癌转移至心脏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经尸检证实.报告如下:患者,女,33岁,农民.以闭经7个月引产后阴道不规则出血2月之主诉按胎盘滞留于1982年10月30日住妇科.阴道出血多时伴有头昏、昏睡、头痛及呕吐.无咳嗽咯血、否认葡萄胎史.体温36.8℃,脉搏1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4.6/9.3Kpa(110/70mmHg),贫血貌、神清,各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肝脾无异常。妇科检查:阴道通畅,有血迹,前壁膨出,E~+,宫体前位如3月妊娠大,软,无压痛,附件(-),常规化验及胸部透视正常,送Hcg 及诊  相似文献   

7.
<正>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呈薄壁空洞样表现者甚少见,这种肺癌容易误诊,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5岁,已婚,干部,住院号219893,入院前三月,因受凉而发烧,咳嗽吐白包粘痰及黄痰,日200毫升左右。用青、链、土、红、氯霉素均无效,改用氨苄青霉素十卡那霉素,半月后症状减轻,体温下降在37.5℃±,停药。半月前体温又复上升,体力迅速消退,在当地治疗无效,于82年6月3日转院,嗜烟,20支/日,父死于“食道癌”。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男,48岁。以心慌、多汗,消瘦四月、高烧十天之诉入院。四月前出现心慌性急,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体重锐减。经查T_4 34ng/ml,I~(131)2h 32.86%,4h 51.46%;珍断“甲亢”。一月前始服他巴唑,每天40mg,半月后症状好转,但因WBC低(4×10~9/L)及出皮疹而停服。停药四天皮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合并肺脓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病变,在治疗的方法上,尚未能完满解决,谭氏等于1957年在中华结核病学杂志第二号报告8例,用药物肺内注射法治疗,但对慢性过程中的病例,效果不大显著,仍待继续设法,我们给予中药治疗一例,以抗结核药物异菸肼补助,结果疗效满意,报告如下:史××,女性,40岁,住院号9732,于1958年5月18日住院,主诉为咳嗽咯脓痰廿多天,每日痰  相似文献   

10.
<正> 杨××,男,18岁,学生。住院号:163489,於1983年9月12日以服密陀僧后腹痛6天之主诉住院,20天前由於治疗“癫痫”,服用含有密陀僧的粉药(密陀僧18  相似文献   

11.
患者:安凤兰女姓 36岁陕西临潼人家妇住院号13102 58年10月13日入院主诉:尿少全身浮肿50余天现病史:两个月前未明诱因,发现下腹部及腰部呈持续地钝痛,食欲欠佳,时有粘液之便件有下坠日2—3次,五十多天前发现脸部浮肿,随后波及面部及四肢,晨起减轻,并感恶心欲吐,头晕心跳眼花,尿少色深无血,入院前十几天浮肿加重头痛无力而就诊。既往:身健,无腰痛尿少尿混浮肿等症。否认结核病史。月经周期准,姙五次产五胎,于一年前阴道有不规则出血,经军大诊为“宫颈癌”以镭锭照射止血。查体:T.36℃ P.80次/分 R.18次/分 Bp.190/110mmHg  相似文献   

12.
患者介××、男性、15岁。三年前因误吸入塑料园珠笔帽,以后经常咳嗽、气短。一年后咳嗽时痰内带血丝,逐渐加重,左胸部疼痛,于1978年8月24日入院。X线片检查:左侧胸廓缩窄,气管、纵膈、及心脏左移,左肺野密度增高。右肺透光度增  相似文献   

13.
<正> 例一: ××女性,46岁,住院号120663,于80年11月2日以发烧,身痛二周,昏迷抽搐一天之诉入院。二周前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在治疗少尿休克时用大量高渗糖、速尿、激素、甘露醇等,后出现嗜睡,谵语,继之呕吐、抽搐、偏瘫,渐入昏迷。查脑脊液糖200mg%,血糖660mg%,尿糖(++++),尿酮(一)血钠151mEg/L,血钾5mEg/L,BUN78mg%,  相似文献   

14.
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硒(0.5μg Se/ml、0.75μg Se/ml、1.0μg Se/ml),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观察到加入0.5μg Se/ml后的90%心肌细胞搏动的频率和强度有明显的加快和增强(加硒前频率为92±46次/分,强度为0.65±0.29mm。加硒后频率为188±34次/分,强度为3.1±0.36mm,p<0.01),节律整齐不变或使不整齐的搏动在加硒后变为整齐的搏动;加入0.75μg Se/ml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显著减慢)加硒前频率为116±38次/分,强度为0.54±0.15mm,加硒后频率为39±19次/分,强度为3.9±0.41mm,P<0.01)搏动节律由整齐变为不整齐;加入1.0μg Se/ml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强度仅稍有增加,但不明显,而显著的是搏动节律在加硒后5/7小时全部出现不整齐搏动,17~21小时停止搏动或仅有细胞颤动。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男,26岁,未婚.以“鼻塞、脓涕、咳嗽、脓痰、间断咯血20年,加重伴发热1个月”之主诉于1986年12月6日入院.患者自6岁起常感鼻塞、流脓涕,伴咳嗽、脓痰,以左侧卧位时痰量增多,1日可达300ml.时有痰中带血丝,1981年因大咯血(量约400ml)在外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而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未再咯血,但仍咳脓痰.1个月前于受凉后发热,痰量增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入院时查体:T39℃,P108/min,  相似文献   

16.
<正> 1982年11—12月西安××学院暴发一起流行性出血热(EHF),40天内相继发生40多例病人。一个年级发病占绝对多数。同年七月该院××研究室也曾有三位教师发病,他们都有接触大白鼠历史。为查明大白鼠是否可作为传染源。我们用间接荧光免疫方法(IFAT),检查了70只大白鼠及20只小白鼠肺脏带毒情况。结果显示:小自鼠全部为阴性,大白鼠带毒率为10%(7/70);用EHF恢复期病人血清对阳性大白鼠肺抗原检测,抗体效价可达1:5120;非EHF患者血清则不出现特异性荧光反应。后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流研所流行性出血热室陈化新付主任复查核实。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住院号:110800。于1979年3月12月以手颤、嗜睡、有时神志恍惚3天住院。发现患“慢性肝炎”10年后于1974年被诊断为肝硬化合并腹水。1975年  相似文献   

18.
<正> 患者男,15岁,间断性右耳流脓11年。入院前10天,右耳流脓量增多,寒颤、高热,体温达40℃,并出现非喷射性呕吐。于1988年2月22日住院。检查:T 36℃,P 90次/min,R 22次/min。即13.3/8.0kPa。神志清楚、反映迟钝,嗜睡,瞳孔约4mm,双侧等大同圆,对光反应迟钝,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物无偏盲。右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鼓膜后上松驰部穿孔,乳突压痛,右耳传导性聋。颈部抵抗,右侧肌张力低,指鼻错位,腱反射弱,提腿试验及划跖试验均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3.8×10~9/L,中性82%,淋巴18%。入院后行抗炎、降颅压及限量输液等治疗。颅脑CT检查:右小脑半球低密度占位性病变。2月24日行中耳探查术,见乳突呈板障型,鼓窦及上鼓室有少量脓液及胆脂瘤。鼓室盖及乙状窦前骨壁完整。凿开乙状窦前  相似文献   

19.
<正> 患者高××,女、25岁,腹部发现包块20余日入院。查体:T36.3℃、P88次/min、Bp17/12kPa头颈胸部(一),左上腹可触及10cm×8cm包块,表面不平,有压痛,质较硬,脊柱四肢神经系统(一)。诊断胰尾部包块。肝功、肾功、血糖、血常规均正常。入院后5日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见胰脾正常。肿瘤约20cm×16cm  相似文献   

20.
<正> 病历摘要:姚××,男,4岁,住院号:130263。患者于30小时前用纯乐果撒内衣灭虱,撒后20小时开始精神不好,食后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有脓血。后出现嗜睡,抽风,约4—5分钟一次,每次持续2—3分钟,在当地医院按农药中毒处理,用解磷定2次,阿托品4支,即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