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影响6102车用柴油机配气相位的各种因素,以及配气相位误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现代汽车对发动机 ,尤其是轿车发动机高功率、低油耗以及低排放的要求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直动式液力间隙调节器可变配气相位机构 ,。该机构主要采用了液力间隙调节器 (HLA)和可变配气相位 (VVT)技术。概述了HLA和VVT的意义和应用 ,并详细阐述了该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
可变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汽车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VVT)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可变配气相位技术在汽油机、柴油机以及二冲程发动机上应用的优点,并对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可变相位技术中的可变因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对柴油机进行优化,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利用内燃机工作过程模拟软件GT-Power建立了柴油机仿真模型,对不同转速的配气相位进行了优化,得出相应转速下最佳配气相位,提出了一种新的改善柴油机性能的设计方案--燃油预热,并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柴油机动力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所提出的优化方案可以为柴油机改进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4102ZQ增压柴油机性能模拟计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AVL Boost性能预测软件对4102ZQ增压柴油机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对影响柴油机性能指标的主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压缩比、供油相位、配气相位以及排气系统等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为柴油机改进设计和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与固定配气正时相比,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系统VVT—i可以在发动机整个工作范围内的转速和负荷下提供最佳进、排气门开启与关闭时刻,从而较好地满足发动机各工况下的动力性、经济性及废气排放要求。文中介绍了丰田卡罗拉汽车双VVT—i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柴油机配气相位正确与否,对内燃机工作的影响和排除配气相位不正时故障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以及正时齿轮无记号时的装配要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6130ZT_1柴油机的分析,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并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涡轮增压器、配气相位、供油系统参数等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从而提出了改善发动机性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与固定配气正时相比,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系统VVT—i可以在发动机整个工作范围内的转速和负荷下提供最佳进、排气门开启与关闭时刻,从而较好地满足发动机各工况下的动力性、经济性及废气排放要求。文中介绍了丰田卡罗拉汽车双VVT—i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解云 《汽车维修》2007,(2):12-13
本田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可变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VTEC),其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可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发动机的性能,充分满足发动机高、低转速工况的需要,使发动机在高转速范围工况时输出更大的功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装置模拟装甲车辆水下起动,进行了多方案对比试验,分析了影响柴油机水下起动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配气相位和排气系统是影响柴油机水下起动性能的2个主要因素,气门重叠角越小,越有利于水下起动;脉冲排气系统较组合脉冲排气系统更有利于柴油机水下起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汽车排放NOX、HC、CO等有害物的影响因素:混合气浓度、配气相位、气缸压力、工作温度、点火时间、怠速工况、汽油性能等。提出了减少汽车有害物排放的使用、维修措施。对解决怠速工况下的排放超标也提供了办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增压直喷汽油机的特点,设计了配气相位的目标要求及确定方法,对常用工况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设计了满足目标要求的气门升程曲线,结合怠速稳定性和气门与活塞运动干涉的研究,确定了配气机构安装相位。试验表明,该分析方法在怠速时可实现怠速转速波动率有效下降,且在各转速工况实现VVT相位变化最大,避免气门与活塞的运动干涉。  相似文献   

14.
为一台可变气门正时(VVT)发动机的配气相位调节器开发了一套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测试系统,完成了机油控制阀(OCV)工质流量特性的测试.分析了VVT动态响应特性的测试原理.借助该测试系统,测得不同的OCV、转速、温度和压力时相位器的动态响应曲线.最后进行了相位器泄漏量的测试.  相似文献   

15.
对S195柴油机的两点改进安徽省公路机械厂刘长友S195型柴油机在我国拥有量很大,有关部门和厂家对该机做了多处的改进,下面介绍我们对SI95型柴油机的两点改进方法:ISI95柴油机配气相让表示方法的改进内燃机的配气相位对内燃机的功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新...  相似文献   

16.
高压共轨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及性能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4缸柴油机缸内燃烧压力实测数据,利用AVL Boost软件Burn功能分析了燃烧放热规律,获得了模拟柴油机燃烧所需的Vibe燃烧模型参数,建立了模拟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分析并优化了影响柴油机性能的进排气歧管直径和长度、配气相位、EGR率等性能参数,同时对涡轮增压器进行了匹配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热力学仿真...  相似文献   

17.
指出柴油机维修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如余隙高度、活塞组的重量差与尺寸差、气门下陷值、凸轮轴外形、配气相位、供油一致性等,分析了这几个问题对柴油机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并对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给出正确的维修调整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研究某车用重型四冲程柴油机扫气特性,首先同步进行了进气歧管、气缸内、排气歧管内的瞬态流动的高精度测量,获得了进气压力-气缸压力-排气压力的准确波形。随后分析了该车用重型柴油机全工况下的扫气特性,以及由于扫气特性不良导致的内燃机性能恶化。为进一步优化该柴油机的扫气品质,进而优化该柴油机的性能参数,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数值模型,并结合台架试验数据进行了模型的试验验证;随后基于排气压力波波形的控制需求,完成了排气歧管长度、排气歧管直径、排气歧管长度-直径组合方式、扫气相位等对柴油机扫气特性和进气能力的影响规律的研究,并基于影响规律完成了该重型柴油机的扫气性能优化,使缸内残余废气系数降低5.37%,柴油机全工况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升级需求,将传统的Otto循环发动机改为阿特金森(Atkinson)循环发动机,其中,配气机构的改进是完成循环改型的关键。对某汽油机配气机构建立模型,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分析,进而对凸轮型线进行优化设计,对配气正时进行再设计研究。利用进排气凸轮轴的双VVT机构,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对改型后的发动机进行了双VVT的优化控制设计。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成功地完成了Atkinson循环的转换,最低燃油消耗率由原机的250g/(kW·h)降低到232g/(kW·h),且低油耗区向常用发动机工况移动,验证了配气机构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电控汽油机连续可变配气正时系统的标定与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JL4G15发动机的连续可变配气正时(CVVT)系统的机构组成、工作及控制原理,对该控制系统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进行了稳定工作条件确定和优化标定试验,提出了针对不同工况的CVVT系统标定匹配原则和方法,并用标定后的VVT MAP图控制发动机进行了台架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标定后的汽油机在满足排放要求的前提下,动力性和经济性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