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船舶海上实际避抗台风的需要,利用GIS技术开发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显示和标绘系统软件,实现在电子海图上显示热带气旋、船舶航线和计划航线信息,量算距离和方位,根据最近时间的移向和移速,推算热带气旋和船舶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目前航运企业和船舶驾驶人员采用的在“台风位置标示图”上标绘热带气旋和船舶位置的作业方式工作量较大、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的船舶-热带气旋动态显示标绘系统.该系统应用API、V3和JS等计算机技术,并使用准确率较高的中、日、美三国气象预报机构提供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数据,可将热带气旋的前期移动轨迹、当前位置、未来的移动路径和未来不同时刻的位置自动标绘在航行数据全面的ECDIS平台上;同时,可方便地进行船舶位置的标绘,便于企业船舶管理人员和船舶驾驶人员随时了解船舶与热带气旋在未来不同时刻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变化.本系统的特点是动态、直观、实时、使用方便,可取代当前使用的传统的“台风位置标示图”,便于企业船舶管理人员和船舶驾驶人员依据本系统提供的信息,迅速、合理地制定绕避热带气旋的新航线,确保船舶绕避热带气旋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暖性气旋性涡旋,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会伴有狂风、暴雨。海面上会出现大到巨浪以及风暴潮,而且其活动范围很大,可以侵入中高纬度海域,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严重威胁着船舶安全,对沿途所经海岸将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根据卫星气象学知识和方法,结合海上实际应用经验,探讨了卫星云图在中国沿海船舶防台中的应用方法,并以0801"浣熊"台风为例进行了说明。卫星云图在船舶防台中的应用包括:①判断热带气旋生成的可能性;②确定热带气旋的中心位置;③确定热带气旋的强度;④判断热带气旋的移动。  相似文献   

5.
刘实 《世界海运》2004,27(1):18-20
热带气旋(包括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每年发生在全球各海区70~80个左右,严重地威胁着海上船舶的安全。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做到“以防为主、防抗结合、适时早避、留有余地”,对保证船舶安全,减少海损事故发生具有现实意义。在船舶防抗台风过程中,需要船公司的技术指导,需要船公司与船舶的良好沟通,更需要船舶的充分准备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才能防止和避免台风所带来的灾害。  相似文献   

6.
0引言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受台风旋涡区影响的海区常常是狂风暴雨大到巨浪的恶劣气象海况,对海上船舶的航行、作业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海上船舶特别是大型船舶一旦海上遇险,救助船舶作为海上专业救助力量第一时间出动,并根据现场情况和遇险船舶的状况采取行动,正确的施救措施对遇险船和施救船舶的安全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锋面气旋,是产生海上大风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它具有完整的冷、暖锋结构,和台风一样,也是一种低压式的涡旋。不过锋面气旋是发生在温带地区,而台风则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对我国会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的基本知识,包括台风概述,热带气旋的形成与消亡,热带气旋的移动规律,我国热带气旋的产生季节,南海热带气旋的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谈皓吉 《航海》2014,(4):42-45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是影响沿海和近洋船舶航行与海上设施作业安全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作为船舶驾驶员可以利用船上航海气象设备仪器等设备、传真天气图和海况图来分析判断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和移速,将地面预报图、波浪图和高空500百帕实况图结合起来连续进行科学分析。相互印证。对采取正确的避台风措施,保证人员、船舶安全和海洋防灾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热带气旋的形成、移动和避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大刚  何欣  李志华 《中国航海》2007,(2):34-38,78
介绍了目前对热带气旋发生及发展研究的最新理论及预报业务,指出目前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预报水平与实际需求仍有很大距离。推荐了美国为弥补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预报的不足而采取的对热带气旋的胚胎——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进行监测的编号情况和方法。同时,根据几年来对上述情况的跟踪和分析,提供了几个较为实用的,可以及时了解全球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最新发展动态的网站。所提供的理论动态和信息,可使船舶驾驶员和船舶安全管理人员了解目前国内外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研究和预报现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热带气旋初生和发展的动态,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生热带气旋对在热带气旋活动海区航行船舶的威胁,以达到保障航运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飓风(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伴随它而来的往往是狂风、暴雨和巨浪。它对航行船舶的威胁及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大,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远洋船舶驾驶人员和岸上的气象导航人员都十分重视对飓风(台风)的研究。目前,笔者拜读了《航海》1990年第2期上朱国强同志撰写的《海洋飓风与航海》  相似文献   

12.
热带气旋会对历经区域的海洋大气光学环境带来显著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海军光电装备的应用。我们从热带气旋的发生频率和运动特征出发,分析由此带来的气溶胶尺度谱和水汽含量的变化规律,利用经典M ie散射理论对热带气旋环境下海洋型气溶胶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就热带气旋经历前后的海军光电装备性能进行研究。在强降雨环境下,光传输的透过率为0.5373,由于台风的影响造成海洋型气溶胶消光效应变化所导致单位距离上(1 km)光传输透过率提升了约1.056倍。研究结果表明,热带气旋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军光电装备的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与光散射有关的红外大气辐射特性的影响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浅谈船舶的防抗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余 《水运管理》1997,(11):18-22
热带气旋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都会给船舶造成大量的船期损失并对船舶航行安全及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和危害,对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笔者从事远洋船舶运输十几年,常常航行于大风浪中,自1990年任远洋船长以来,对热带气旋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注意收集整理有关大风浪航行操纵及防抗台风方面的资料及经验。作者根据多年来的航海经历及参考有关资料,撰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对广大航海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台风的概述     
台风(热带气旋)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西北太平洋是热带气旋的主要发源地,有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生的经纬度变化特征,也有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源地和发生频率的季节变化特征。西北太平洋有三个热带气旋的主要发源地,分别是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间的洋面、加罗林群岛一带洋面。  相似文献   

15.
王玉清 《航海》1989,(4):40-41
众所周知,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风暴,并且只有发生在西太平洋(包括南海)地区的这种风暴才称为台风,而在国际上更通用的名称是热带气旋。然而,热带气旋在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名称。在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称为“飓风”,这名称来自中美洲的叫做泰诺斯的古代土著部落,“飓风”是一个“凶神”。在西太平洋称为“台风”,对此名称的由来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古代影响我国福建沿海的风暴多来自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今气象科技的发展,船舶驶入台风中心或者危险区域的情况早已成为历史。我们在实施绕航规避来临台风的过程中,为确保船舶安全,应尽可能减少绕航带来的额外航行时间和航行里程,从而争取将船期损失和燃油消耗降到最低。因此,船长、船舶驾驶员必须具备丰富的航海气象知识和热带气旋移动规律的知识,包括强度等级划分、各区域天气海况特征、发展变化等。此外,还应了解气象部门对台风强度变化、移动路径等参数的实时预报情况及相关误差。当台风来临时,如果船舶在港内找不到良好的避台锚地,而船舶还处于台风的右半圆,这是考验船长、全体船员及船舶的抗风浪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文利用1970—2000年间发生在东北大平洋的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气旋的发生源地、年月频数、移动路径及强度变化规律,对船舶驾驶人员熟悉该海域的飓风活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避离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全球热带气旋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气旋是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作为远洋驾驶员,掌握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活动等情况,对保障航行安全意义重大。根据最新的全新热带气旋资料,结合笔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源地、分类标准和名称、命名规划、发生季节和移动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今年四月二十九日,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以每小时126海里的风速猛烈袭击吉大港,造成约14万人死亡,一千万人遭灾,桥梁折断,码头毁坏,船只沉没,航道堵塞。我国有三艘万吨轮在港内和锚地遭严重损伤。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凡在孟加拉湾的船舶,对该海区的热带风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然,作为航海人员,不管是热带气旋还是台风,都应十分重视。但是对孟加拉湾热带气旋的防抗工作,有其特殊的困难,因此,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了。首先,我们对孟加拉湾的热带气旋,没有象对我国沿海的台风一样熟悉。而该气旋从生成、发展到登陆消亡,时间短,发展快,路程垣,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充分准备时,它已经威胁到你了。  相似文献   

20.
台风年年有,广东特别多。
  广东是我国被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省份。据气象资料统计,1949-2012年共有170个热带气旋(热带低压除外)登陆广东,年平均2.7个。
  这主要是因为广东海岸线比较长,濒临南海,无论是南海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还是从西北太平洋西行而来的热带气旋,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容易登陆广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