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远离大陆辐射沙洲人工岛建设关键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洋口离岸13 km外海辐射沙洲上建设大型人工岛,具有浅海、无遮掩、风浪大、潮差大、工程量大、工期急迫、施工依托条件差等特点.通过对建设过程中采用的主要关键技术实施情况、效果评价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分析,探讨和总结外海辐射沙洲上建设人工岛的关键技术,为人工岛后续建设和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介绍江苏黄海外海辐射沙洲上大型人工岛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建设监理角度对人工岛工程建设管理进行总结,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洋口港区人工岛工程选址在自然环境颇为敏感的辐射沙洲海域。人工岛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打破了工程区域海洋动力环境的动态平衡,出现了冲淤变化。本文对工程海域冲淤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冲维护工程实施原则,重点探讨了防冲刷范围和所采取的结构措施,及防冲维护方案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4.
江苏如东人工岛建设对周边水动力及泥沙冲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南黄海辐射沙洲这样一个水动力和泥沙环境都相当复杂的区域建设浅水人工岛,不仅要考虑人工岛本身的稳定型问题,还要深入地认识浅水人工岛建设引起的流场和泥沙冲淤是否造成目前潮流动力场和"水道—沙洲"系统格局的较大变异、自然演变的趋势性过程是否因人工岛建设而加速或逆转。通过整体潮流泥沙物理模型研究了西太阳沙人工岛工程对滩槽演变趋势的影响和工程区滩冲槽淤的短期波动,探讨了如东人工岛工程建设后,岛周围水动力和泥砂冲淤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冲措施。结果表明,拟建人工岛工程建设引起的水流动力变化主要在西太阳沙附近的浅水区,并局限在1.5倍人工岛直径范围内,对邻近水道深槽区的潮流动力没有影响。人工岛工程没有改变西太阳沙周边各水道潮流动力场格局,没有引致水道间潮流动力此消彼长的变化、未改变控制西太阳沙"水道-沙洲"系统演变的动力泥沙环境,西太阳沙核心部位的稳定主要取决于西太阳沙北侧潮流动力增强的自然演变过程。就人工岛建设而言,东北岛壁前沿有效的防冲护底措施对沙洲核心部位稳定和减少北水道深槽淤积泥沙来源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3):212-212
5月26至27日,国内首座外海无遮掩人工岛——南通洋口港区人工岛通过竣工验收。外海人工岛位于南通市如东县海滨辐射沙洲的西太阳沙海域,西距小洋口港约32km,东南距吕四港近50km,距最近的陆域海岸线约13km,总面积1.44km^2,岛壁结构总长4688m,为永久性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a。  相似文献   

6.
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外海筑岛工程。工程初步设计以工可设计成果为依据,围绕总平面、岸壁结构、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景观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供建设类似外海大规模填海造陆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汪生杰  胡殿才 《水运工程》2012,(12):194-199
近年来冀东油田为满足滩海油藏勘探开发需要,成功建造了一系列海上人工岛.工程海域属粉砂质海岸,浅滩、深槽、沙脊交错分布,海域地形条件复杂.工程处于外海且无掩护,风浪流较大,冬季受冰冻影响且冰荷载大.滩海油藏勘探开发用人工岛,安全环保要求苛刻.这对人工岛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冀东油田人工岛设计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包括人工岛功能、选址、平面布置、建设标准、保滩护底措施、围堤结构、岛域吹填及地基处理、对外交通码头等人工岛设计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洋口港人工岛地处游荡性辐射沙洲,为保证人工岛围堤结构的稳定,围堤护底采用软体排与钢板桩相结合的型式,以形成对围堤的立体防护.在钢板桩打桩施工过程中,钢板桩周边海床的沙面出现冲刷现象,在分析海床沙面冲刷成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采取的多种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
浅议外海深水码头建设的水动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冲久 《水道港口》2007,28(4):236-239
船舶大型化促进了我国建设外海深水码头的需求。外海深水码头的建设一般都因地制宜,有的建设于岛群之中,有的建设导堤将码头延伸于深水区,有的以建设人工岛为依托,有的建设墩式码头等。显然外海的水文条件大大地不同于海岸的水文条件,且条件更加恶劣,而人们对此认知甚少,资料缺乏,这给工程设计带来了许多困难。外海港口的建设会面临许多不同于海岸港口的问题和风险,需要预测、评估并提出对策,外海港口的运营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合理的解决方案。文中对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有关水动力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洋山深水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承担集装箱远洋运输的核心港区,工程依托外海岛礁地形,在高含沙、强潮流的开敞海域通过封堵汊道、填海造陆建设的超大型集装箱港区。工程自然条件复杂,工程量大,工期短,技术难度高,外海施工依托条件差,设计从选址、规划到设计、现场实施,围绕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可供开发建设外海深水码头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江苏如东人工岛工程对周边海域水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磊  杨树森 《水道港口》2009,30(5):342-346
利用MIKE21软件水动力模块建立和验证了西太阳沙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分析了工程前后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应用结果表明:人工岛方案实施后整体流场基本不变,即使出现流速、流向的变化也仅局限在人工岛周围的局部区域,对烂沙洋深槽流场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在现状纵横岸线边界条件下,实施人工岛工程后,要维持工程附近的滩槽稳定,潮流优势是关键,所以在实施任何建港或围垦工程时都必须以维持现状水流特征和动力环境为前提,应尽量消除不稳定因素,以保证烂沙洋海域滩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离岸人工岛施工监测控制网的建立可以借助于海上测量平台。针对海中刚性结构的测量平台易受温度、湿度、气压、风力、潮汐等外界因素影响,从而影响监测控制网精度的问题,对其进行专项研究。基于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工程监测项目,通过合理控制技术指标,设计一种跨海高差传递方法,经过精度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建立满足二等技术要求的施工监测控制网,并给出提高精度的相应措施,为离岸人工岛施工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丁洋洋 《水运工程》2017,(S2):51-54
大连新机场工程建设采用离岸填筑人工岛方案,深水围堰采用爆破挤淤填石法施工。有效确定炸药药量以及炸药埋深等相关施工参数是深水围堰处理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针对深水围堰爆破参数的问题,以B27围堰中点为研究对象,进行爆破参数计算、施工工艺拟定,并进行施工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大连海上机场离岸式人工岛为模拟对象,构建水动力及泥沙输运数学模型,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证;由模型模拟的结果获得了因人工岛的建设对金州湾海洋动力的影响及海床冲淤情况,为进一步论证大连海上机场人工岛建设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结合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及东疆第二港岛的建设,基于多年实测水文泥沙等资料,采用现场观测、演变分析、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等多种手段,对港口深水化及港岛工程实施后的水流泥沙运动特征及产生的环境效应问题进行了综合性试验研究,其成果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洋  徐新成 《水运工程》2018,(1):220-223
大直径钢圆筒凭借其特有的优势被应用在大型人工岛护岸项目中.以某大型人工岛项目为例,针对浅插法大直径钢圆筒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方案比选.通过对振沉方法、纠偏方式、振沉顺序等技术方案的分析对比,总结出浅插法大直径钢圆筒在换砂基础中应用的主要工艺:点振法振沉工艺、起重船纠偏工艺和顺、跳打振沉顺序.  相似文献   

17.
以大连长兴岛大型构件预制加工基地工程为例,结合重力式码头的施工特点,通过渗流稳定分析和渗流量计算,采用优化的干法施工工艺,减少了施工工序,节约了建设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海上大型人工岛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为例,深入分析了人工岛建设工程的特点与关键技术,在借鉴国外人工岛建设经验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人工岛建设功能与规模、设计标准、人工岛选址、关键基础资料获取、平面形态与总体布置、陆域形成与基础处理、新型护岸结构、施工组织、生态与环保、监测与监控等关键技术,给出了初步研究结论,并提出了需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