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在全国铁路应用的旅客列车正晚点统计分析及考核系统存在一些问题。描述系统的现状及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通过调整数据源对系统进行优化的方法和思路,详细介绍系统优化后的总体架构、数据流程和系统构成。经过优化,正晚点系统的正确率得以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铁路旅客列车车底套用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铁路旅客列车车底的利用效率,利用列车晚点传播理论分析了列车晚点对旅客列车车底运用的影响,建立了铁路旅客列车车底套用优化模型。以某铁路网络内的4个车站为例,应用该模型对4个车站的旅客列车车底运用进行了优化和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了求解,根据计算结果,在运行图不变的情况下,对车底运用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3.
谈客车晚点     
周平 《铁道运营技术》2002,8(3):16-17,19
旅客列车正点率,是反映铁路客运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铁路运输企业信誉和形象的重要体现.但"晚点"是客观存在的,有时不可避免.正确认识"晚点",消除"晚点"的不利影响,预防"晚点",是铁路现阶段营销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繁忙干线通过能力日益紧张并首先要确保动车组等客运品牌列车正点的前提下,确保特快旅客列车运行正点问题存在着较大困难.通过对T33次特快旅客列车这一特例运行晚点原因的详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相关建议与措施,以便提高特快旅客列车调度调整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股道运用是高速铁路车站作业组织的核心,车站股道运用与列车运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缓解晚点对列车正常运行秩序的影响,以相邻若干高铁车站股道运用与列车运行调整综合优化为对象,统筹考虑各站股道、进路占用的唯一性及其最小安全间隔时间、车底周转计划等约束,以最小化列车到发时刻波动性和车站股道运用方案波动性为优化目标函数,构建综合优化模型;以列车在站到发时刻为纽带,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思想的综合优化算法,制订高速铁路车站股道运用与列车运行调整综合优化方案。算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快速解决线路级高速铁路车站股道运用与列车运行调整综合优化问题,有效降低股道运用站间影响及晚点对后续车站的影响;合理设置初始Markov链长有利于提高算法效率;立折旅客列车晚点对方案的波动性影响最大,终到、经停旅客列车的影响最小,在调整过程中应优先保证立折旅客列车的正点运行;若调度员决策偏好到发时刻稳定性,可优先调整终到旅客列车的方案,若决策偏好股道运用稳定性,优先考虑经停旅客列车;所提方法能够为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计划实时调整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调度员对高铁晚点列车的调度指挥效率,研究晚点时间估算方法和晚点列车调整规则,利用雷达图和电子地图等可视化技术,开发高铁晚点列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高铁列车运行晚点实时监控、重点监控列车晚点预警、列车晚点原因分析、调整方案协同制定等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减轻调度员的工作强度。目前,系统1.0版本已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铁路局集团公司两级单位正式启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国外发展高速铁路客车方兴未艾.近几年来有些国家正在研制新型高速列车,准备在21世纪初使用.除继续修建新的高速线外,更多的是利用改造旧线和摆式车体列车实现高速旅客运输.本文介绍了世纪之交国外的几种高速旅客列车的研制情况,并提出国外高速旅客列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分析我国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管理现状,充分了解铁路局对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管理的需求,针对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研制并开发了适应我国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计划的信息化管理,为“新图过渡”的安全实施提供支持,规范了运输统计,高效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田新茂 《铁道车辆》2008,46(5):39-41
通过对比南疆线和兰新线旅客列车104分配阀的故障数据,分析了南疆线旅客列车104分配阀故障频发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实时调整一直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的重要核心任务之一.为解决有多种行车干扰事件(初始晚点、限速和到发线不可用)影响下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针对准移动闭塞行车方式,基于替代图理论,兼顾车站进路调整约束,建立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设计两阶段近似求解算法,在600 s内可以实现列车变更到发线次数最少和列车晚点延误时间最短的列车调整方案的快速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同时实现列车运行调整和列车径路优化,相比时间间隔法行车方式,该模型可以有效避免列车在闭塞区间的冲突;有初始晚点的干扰会加剧列车的二次晚点;列车限速值越低会指数型加剧晚点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铁路大型客运站行车管理和旅客列车实时告示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系统方案进行了描述.介绍的系统方案在上海站已经初步建设完毕,运行良好,得到了用户肯定.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具有高速度、高密度的特点。在高速铁路区间设置一定数量的渡线,能增加对晚点列车运行调整的灵活性。根据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模式,讨论了在高速列车晚点和中速列车晚点两种情况下高速铁路利用区间渡线组织列车越行的方案,量化分析区间渡线在晚点列车运行调整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1号线是广州地铁客流强度最大的地铁线路,列车晚点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造成列车晚点的原因中,乘客因素逐渐成为导致列车晚点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广州地铁1号线列车晚点的分析,指出因乘客因素导致列车晚点主要包括夹人夹物、乘客不良行为和乘客自我反应3种形式,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减少列车晚点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速列车晚点对京沪高速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思继 《铁道学报》1997,19(2):28-34
研究“高,中速客运列车共线运行”模式下京沪高速客运专线的理论列车运行图结构及其运行列车组平均列车间隔时间,并以当前京沪线跨线旅客列车晚点状况为依据,研究列车运行晚点参数,列车运行质量指标,必要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可能提供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以及列车运行较适应中速列车晚点水平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主机检测台电参数检测装置的研制情况,包括主要的结构和原理、主要的设计参数和关键部分、使用方法和试用情况等.该检测装置的研制,有助于确保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主机检测台量值传递的准确性,为旅客列车的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客车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对危及旅客列车运行安全主要因素进行实时监测诊断、记录和存储,集中显示和报警,故障定位指导维修,为客车运用状态实行动态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是旅客列车安全监测系统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内外客车行车安全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历时多年研究的系统设计目标、功能、系统结构、取得的成果,同时探讨了该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套跑运行时,大交路列车与小交路列车的晚点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文章基于小交路折返站采用站前单渡线侧进直出折返方式,根据列车折返作业流程,分析不同列车不同程度晚点下的行车调整制约点,建立列车晚点行车调整模型,提出相应行车调整策略,为行车调度人员在应对列车晚点情况下高效组织行车提供最佳决策。以厦门地铁3号线为例,探讨列车晚点下行车调整策略应用实施方案,相关研究对大小交路套跑晚点分析及行车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装用104型分配阀的客车,在运用过程中时常出现意外紧急制动作用,特别是冬季意外紧急制动作用发生频次更高.经对2006年、2007年、2008年三棵树车辆段客车意外紧急制动故障进行统计,发现每年发生意外紧急制动故障10起左右,常常造成列车晚点,严重干扰了旅客列车运输秩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实时跟踪处于空白的现状,开发了铁路客车列尾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将数据采集模块装配到车辆上,实时获得KLW设备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报警、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青藏铁路DC600 V直流发电车电源检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测试项目。该检测系统是根据DC600 V直流发电车地面检测的生产实际需要而开发研制的,实现了对DC600 V直流发电车运行状态的地面实时在线测试监控,经实践证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为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