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辙王抗车辙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对车辙王抗车辙剂特性的分析,通过对比试验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掺量为0.4%车辙王抗车辙剂AC-20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和工程实践都表明掺加车辙王抗车辙剂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高温稳定性能,并且工程总造价较低、施工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2.
掺加车辙王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万平  武和平  赵升 《公路工程》2009,34(2):127-130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掺加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不同油石比、温度下掺加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掺加车辙王抗车辙剂可以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油石比、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影响很大,在正常油石比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油石比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高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显著降低.结果表明,车辙王抗车辙剂适合铺筑在交通量大、重载较多的路段.  相似文献   

3.
抗车辙外掺剂在AC-20型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祥根 《公路》2008,(5):166-170
简述了车辙病害的形成机理和预防措施,分析了车辙王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比较了添加不同掺量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指标。发现了添加车辙王抗车辙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同时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通过铺筑试验段,表明只需适当延长拌和时间和提高施工温度,就可以保障掺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中面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RP2000是一种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抗车辙剂材料,本文以国道G322线全州至桂林一级公路大修工程为依托工程,重点研究了RP2000抗车辙剂材料在该项工程中使用效果,通过对比试验,掺加RP2000抗车辙剂的试验路段比未掺加材料的非试验路段,其高温抗车辙机性能要更为优良,同时该材料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抗车辙剂可以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抗车辙剂掺量对北京地区常用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C-13C(采用改性沥青)掺加0.2%抗车辙剂、AC-16C(采用改性沥青)掺加0.3%抗车辙剂、AC-20C掺加0.4%抗车辙剂和AC-25C掺加0.5%抗车辙剂,可分别满足北京市沥青路面抗车辙设计施工指导意见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可作为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沥青路面抗车辙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路孚8000抗车辙剂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机理及作用,通过室内试验比较分析了添加抗车辙对沥青混合料高温、低温、水稳定性结果的影响,并在呼和浩特绕城高速进行了应用,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试验与数据分析,以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影响,结果反映出,抗车辙剂掺量越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越好,但是低温抗裂性能越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分析了抗车辙剂掺量对沥青软化点、针入度、低温延度和峰值拉力的影响,并对比同一抗车辙剂掺量上下层沥青各指标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层沥青,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大,软化点和峰值拉力逐渐增大,而针入度和低温延度逐渐减小;当抗车辙剂掺量相同时,上层沥青的软化点和峰值拉力大于下层沥青,针入度和低温延度小于下层沥青;抗车辙剂掺量越大,上下层沥青各指标差距越明显,沥青越容易发生离析。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永武高速公路为依托,通过分析车辙产生的原因和“车辙王”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采用对比试验分析,发现添加“车辙王”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添加0.4%“车辙王”的中面层AC-20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可达到6000次·mm^-1以上。这一结果表明:“车辙王”抗车辙剂适用于大交通量、重载较多的路段以及夏季气温较高地区的高速公路中面层上。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抗车辙剂与★武岩纤维这2种外加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抗车辙剂1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与基质沥青、单掺抗车辙剂、单掺玄武岩纤维的酒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掺抗车辙剂能显著提升基质牺青的高湿性能,单掺玄武岩纤维能显著提升基质酒青的低湿性能,而抗车辙剂1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酒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湿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均较2种外加剂单提时有所提升。因此.抗车辙剂和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能明显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路性能,在实际I程中可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公路》2008,(10)
针对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与常用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掺加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抗水害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能力,研究了自行开发的8种抗车辙剂对AC-13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及低温抗裂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8种抗车辙剂对AC-13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而低温性能影响不大;掺白色系抗车辙剂AC-13动稳定度至少可提高2.0倍,黑色系抗车辙剂AC-13的动稳定度提高不足1.2倍;考虑到性价比,推荐ARA-W94和ARA-B64两种抗车辙剂。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与常用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掺加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抗水害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抗车辙剂在山区长陡坡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室内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抗车辙剂最佳外掺用量,并结合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现场施工情况,提出了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施工工艺。结果表明,抗车辙剂的加入并不增加沥青用量,其动稳定度略大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仅需就干拌时间、拌和温度、施工温度等作适当调整,其余生产及施工工艺均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同,同时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成本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降低了12.5%。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不同掺量、不同类型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改性效果的影响,分别对掺入PR和RA抗车辙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掺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和劈裂强度明显增强,抗疲劳性能的改善并不明显,大部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自愈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6.
张宇 《交通科技》2014,(1):72-75
在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按照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加大抗车辙沥青路面的厚度,并通过采取多级嵌挤密级配设计法进行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和掺加抗车辙剂的方法对胶结料进行改性,从而综合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绥牡高速公路长大纵坡的工程应用实践表明,在加大沥青层厚度和优化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基础上,可以使路面获得良好的抗车辙性能和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车辙病害,对使用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使用抗车辙剂后的普通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提高约30%,动稳定度超过6000次/mm,较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实体工程跟踪观测结果显示使用抗车辙剂的交叉口,具有明显更优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橡塑复合型抗车辙剂CaR—I、CaR—II型在不同掺量下AC-20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及水稳定性能进行了验证,分析了CaR抗车辙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掺加CaR抗车辙剂后不仅对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贡献明显,而且对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车辙病害的情况,本文结合奉云高速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变更为RA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实体工程,从材料组成、微观结构及设置中面层抗车辙层等方面对RA抗车辙剂作用机理进行解释;通过马歇尔、车辙、冻融劈裂等试验对比分析,对RA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及工程应用的成功案例表明RA抗车辙剂在长大纵坡中的应用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段号炎  慕海瑞  杨锐 《中外公路》2011,31(1):221-224
研究添加了PR PLASTS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对抗车辙剂不同掺量下的沥青胶结料进行基本性能试验,包括高温车辙、低温弯曲和冻融劈裂试验,并介绍了PR PLASTS作用机理及施工工艺的控制.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PR PLASTS抗车辙剂后,可以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对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