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吴淞导堤位于黄浦江下游端与长江口交界区域,引导两江交汇处水流及船舶航运.由于年代久远,水流冲刷、堤身沉降、堤面坍塌,出于吴淞导堤对于黄浦江航运的重要性,有必要对其进行监测,以便为其维护和整治提供依据.通过不同技术方法对吴淞导堤进行断面测量、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灯桩倾斜、裂缝和损坏等方面的监测,观察其稳定性和损坏程度.从观测成果分析,导堤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损坏部位有所增大增多,有必要对导堤护坡进行整修.  相似文献   

3.
4.
匀速或匀加速运动目标的位置预测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匀速或匀速运动目标的空间位置分析预测的新理论。这种分析预测新理论与传统理论在预测方法的区别是改变了传统的观测方程和优化法则,增加了模拟方法阶的识别技术。它与传统理论在实际应用上的差别是对作出结论所需要的数据量没有要求,提供的运动目标位置预测值是有直接误差估计的,可提供一组满足不同时间需求的预测计算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介绍某码头面层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并提出工程实践中可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雷达信号处理问题的分析预测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数学推导出来的,解决运动目标航迹预测问题的理论。其基本思考方法的最大特点是 将雷达获取的观测位置的随机性变化为确定性(即将雷达获取的观测位置与目标在该时刻的真实位置之间的最大距离确定在二倍的雷达观测误差的范围之内),并以此作为约束条件,然后用距离目标真实位置最近的点作为预测位置。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同,所以这种理论具备一些传统理论所不具有的性质,例如具有剔除观测异常点的能力;在小量数据的情况下,给出结论在理论上与观测位置的多少没有关系;能定量地表达预测精度和观测位置之间的关系,能提供预测位置和该时刻目标真实位置的最大距离,能识别目标真实运动方程的阶(如果运动方程是多项式)和给出与目标的最接近的多项式作为模拟方程(如果目标方程不是多项式);能够给出更精度的预测位置。由于以前这方面的工作都集中在实际应用,而对一般理论性问题(例如数学模型的解的存在性等)未作较深入的讨论,本文的目的除了进一步系统地介绍雷达信号处理问题的分析预测的基础理论外,还将证明最优预测位置的解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9.
阐述海洋环境观测系统的内涵和重要作用,总结梳理了国际合作层面以及美国、英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海洋环境观测系统与技术现状,研究提出了国外海洋环境观测系统与技术在体系架构、观测手段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层面的体系化、网络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并给出了我国海洋环境观测的深度军民融合、利用成熟高新技术、扩展辅助决策应用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水运工程》2006,(B09):78-78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航道部门研制了一套水运交通量监测网络系统,该系统从船舶流量统计中的观测手段入手,引入微波观测技术,实现船只尺寸、吨位信息的收集,并通过视频检测技术实现对运行船只的自动化监管。目前,该系统在浒关、常熟、吴江等流量观测点运行正常。 航道流量观测主要是观测过往船舶的流量流向,对水运船舶实现动态管理、搜集水运发展基础资料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采用的是人工定时定点的观测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水运交通量监测网络系统的建设,有效防止了非正常因素对观测统计过程的影响,特别是克服了夜间无法判断和统计的限制,使得数据的有效性得到保证,极大地提高了观测效率,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数据的全面、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4.
15.
<正>1 前言 驷马山引江工程位于滁河上中游,是以引江灌溉为主,兼有分洪、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规划设计为5级提水,滁河1级、2级站每台机组3000kW,采用两个长方形出水孔,配有两扇空心钢结构的拍门断流.滁河1级站的出口门框底部设有两台缓冲活塞,滁河2级站门体为上下两段、中间以铰轴相连的空心结构,门框底部未设缓冲活塞.泵站运行中曾发生拍门铰轴断裂现象,需通过拍门原型观测研究,分析拍门启、闭过程的动力特性,为泵站维修改造提供依据.本文主要介绍滁河1级站的观测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余良民 《造船技术》1997,(12):27-30
本文记录并分析了作为三峡升船机的中间试验工程的水口升船机承船厢下水计算,技术准备和下水过程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