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双电机混动变速箱已成为混合动力车型的主流系统构型,论文通过分析混动变速箱的分类,延伸出串并联和功率分流两种技术分支。通过对本田-I-MMD、上汽EDU、比亚迪DM-I、丰田THS等几款主流双电机混动系统作对比分析,阐述两种构型的模式原理及技术优劣势。文章重点分析不同厂家串并联构型双电机变速箱技术方案及发展趋势,得出双电机布置位置、内燃机/驱动电机两挡或多挡将成构型的布局点的结论,给有意向开发双电机混动产品的企业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Vehicle)是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研究热点,是一种提高车辆经济性,降低车辆污染的技术。对于强调机动性、隐蔽性及动力性的军用车辆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要介绍了混合动力技术军事化应用现状,对混合动力车辆的基本构型进行了说明,并列出了部分的基于混合动力技术的军用车辆。依据现有车型的混动技术特点及构型,以军用车辆所关心的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EMC)、整车控制策略为关注点,分析了现阶段混动技术在军用车型上应用的技术瓶颈。并对未来混合动力军事发应用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从使用角度考虑,以满足任务为最终目的,既继承传统动力底盘的优势,解决传统动力底盘动力性的不足,同时又不带来新的技术、成本及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功率、转矩和效率三参数匹配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构型特点和动力性设计要求,以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运用预设控制算法预测动力源的目标工作点和能量需求分布情况,确定了整个系统关键部件的选型。通过CRUISE/Simulink建模和仿真,验证了该匹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功率、转矩和效率三参数匹配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构型特点和动力性设计要求,以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运用预设控制算法预测动力源的目标工作点和能量需求分布情况,确定了整个系统关键部件的选型。通过CRUISE/Simulink建模和仿真,验证了该匹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没有最好的构型,只有最适合车型的构型.长城Hi4是站在整车需求角度进行的混动构型创新,是一个满足长城产品特色的高性价比混动构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表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回顾中国汽车产业的法规政策变化、销量走势和用户特点。基于对混合动力驱动系统(HEV)的架构原理和关键技术对标,透视混动技术发展格局,剖析混动技术迭代路径,归纳混动技术发展趋势,认清当前混合动力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面向未来的产品规划,提出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混动系统开发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针对增程式电动车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预测的分时混动能量管理策略。首先,根据静态导航历史数据,利用决策树算法的原理分别设计了基于移动平均和基于突发事件的两种能量预测算法;接着,对两种预测算法分别进行测试,分析其特点;最后,根据模拟的历史数据和未来数据,预测能量使用情况,分析预测精度,并比较分时混动能量管理策略在两种预测算法下的能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无论对于循环初期SOC的渐增,中期的突变,还是末期的波动,基于移动平均预测都优于基于突发事件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研究分析了多种重型商用车混合动力系统构型,着重对BSG系统、单电机ISG系统、双电机系统多种构型的结构与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多种构型技术路线优势与重型商用车的分析,给出了重型商用车未来技术路线的方向,可为其他重型混合动力商用汽车产品的开发及混动技术路线的选择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9.
混合动力技术是当前越野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论文基于某型P2混动越野车,首先根据车辆功能要求及P2构型特点,定义整车功能;根据整车功能定义,通过理论计算初步选定动力系统参数,然后利用AVL Cruise&Matlab/simulink进行了整车动力性经济性联合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对仿真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最终达成整车...  相似文献   

10.
为达成“双碳”目标,社会各界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当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日趋成熟,能较好兼顾节能减排和的续航里程的需求。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复杂,针对行业各界对混合动力技术的分类不够全面的问题,通过梳理市场上主流的混合动力技术,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分门别类进行归纳,阐述各类型的结构原理、特性特点、市场表现,并展望混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功率分流式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由输入分配式、输出分配式、复合分配式和串联模式中的两种模式组合来实现。本文中提出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对复合分配式和输入分配式组成的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的构型进行分析。首先利用基于杆模型逆向拆分的分析方法从种类繁多的复合分配式构型中分析得出适用于混合动力车的所有可行构型,并通过将机械点设定在期望的传动比上,得到相应的复合分配式构型。在此构型的基础上,再结合离合器实现输入分配式模式和两个模式的切换,从而确定出双模混合动力系统构型。  相似文献   

12.
曾少华  李启凯 《专用汽车》2023,(10):100-102
针对汽车燃油消耗问题,我国加强了汽车混动动力系统设计,并成功推出了混动汽车。为了能够确保混动汽车的性能以及运行质量满足汽车行驶安全以及行驶效率,需要通过对混动汽车检测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全面检测汽车内燃机和电动机,对混动汽车电池技术在能源消耗期间进行全面优化,确保混动汽车的稳定发展。为此,分析了混动汽车的检测技术要点,概述了混动汽车及其AMT变速器,并基于混动汽车检测结构,采用合理的检测技术对混动汽车进行检测,确保混动汽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匹配车型:奇瑞E3这款车的目标对象基本上是家用民用,所以在构型和动力输出以及结构特点上采用主流的技术,为了经济考虑。动力和输出上都是可以满足需要的,使用成本低。要在降噪减震方面多下功夫。作为中国成功的自主品牌,奇瑞一直以来都在家轿市场上成绩斐然。今天这款E3正是奇瑞最擅长领域的作品。奇瑞这款发动机的开发是以高性能、低油耗、高性价比为工程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对混合动力比较关注的读者,应该在阅读一些文章时都接触到所谓的"Px混动"的说法,那么"Px混动"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指的是电机的位置,用来区分各种有变速器的并联与串并联(混联)混动构型。P是Position(位置)的意思。对于单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根据电机相对于传统动力系统的  相似文献   

15.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构架是行业创新产品,其发动机输出端限扭器匹配开发比传统动力难度大、问题多。基于仿真建模进行机理分析,同时结合某 DM-i车型在启动瞬态和怠速稳态等工况出现的动力系统冲击和扭振引起的整车抖动、齿轮敲击问题,研究限扭器的物理参数匹配,以及系统控制策略对其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6.
《汽车知识》2013,(1):10-10
Xtrac推出了一款适用于高性能运动车型的混动变速器。这款全新变速器不仅应用了高性能运动车型主流的7速DCT(双离合变速器)技术,而且还针对未来主流的EV(Electric Vehicle)车型高扭矩输出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调校,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运动》2022,(10):10-15
“相较目前市场上的混动产品,雷神混动的技术储备更加充沛,可以让用户在充分享受到燃油经济性的同时,获得不打折扣的强劲动力。”2022年9月23日,在2022雷神动力品鉴会上,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动力研究院院长王瑞平说,雷神平台上的多种混动组合产品,能全面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为使能量损失最小,从热力学的角度对电动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热管理系统的串联构型和并联构型进行熵分析,得到系统的有效能损失和不可逆度,并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两种构型的系统不可逆度与车速、冷却液流量和空气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构型的系统不可逆度随冷却液流量和空气流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并联构型在低车速下较串联构型具有优势,但随着车速增加,串联构型将更具有优势且占优势的车速区间更大。最后,以不可逆度最小为目标,对每一车速工况进行最优冷却液流量和空气流量匹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双电机混动车辆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串并联驱动模式的切换需求,通过分析双电机混联构型结构特点,提出一种通过发动机、发电机和驱动电机协调控制实现无动力中断的切换控制方法.将串联到并联切换过程分为发动机工作点转移、离合器结合、动力源切换三个阶段,将并联到串联切换过程划分为动力源切换、离合器打开、发动机工作点转移三个阶段,能够实现串并联驱动模式的顺利切换,同时上述切换阶段划分也能较好的支持串并联切换过程中的切换意图改变操作.最后进行了控制策略的实车验证,切换过程中冲击度小于8.结果 表明,所提出的串并联切换控制方法能够完全支持车辆运行过程中的串并联切换.  相似文献   

20.
在刚刚结束的第80届日内瓦国际车展上,混合动力技术无疑已经成为了各大汽车制造商最愿意涉及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原来在这方面并不太注重的欧洲厂家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混合动力展品,而且个个实力非凡。从保时捷、莲花等推出的混动超级跑车,到奔驰、宝马、奥迪推出的豪华混动产品,如此高亢的混动浪潮,不禁让我们感觉仿佛不久之后,混合动力车就将成为车海中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