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1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是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人才共同培养单位,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在企业开辟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选择相对独立的汽车美容与装潢部门,与校内汽车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造就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开展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精诚合作、互惠双赢、共同发展"为原则的深度合作。学校"基地"项目建设可以推动在校学生的实践工作,校企合作共建"基地",为创新教育及实用化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使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常年维持在高位,如何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是相关职业院校的共同课题。通过分析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并结合本专业建设经验,总结出依托"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双平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融合力,实施"基地共创、学生共培、师资共建、研训共享、文化共融"的"五共"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1福建特色"二元制"的概念(1)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二元制"首先是指办学主体由公办职业院校与私立企业组成,学生可以同时学习学校的知识和接受企业的培训。我校与新奇特车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由汽检专业骨干教师和新奇特高层组建的课题小组,共同研发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院校特点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开发出适合企业发展、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1校企合作的含义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两个社会属性不同的组织为了共同实现稳定快速的发展,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的方式。其意义在于,高职院校可以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实用型高素质人才,解决研发资金不足、学生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轨的问题;企业可以高效地招纳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自身的生产、研  相似文献   

5.
<正>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和企业利用"校中厂"这一平台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1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意义(1)学校方面。学校通过"校中厂"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补充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促进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邀请企业专家进校作为兼职教师,选派教师到"校中厂"进行生产实践,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生产实践,节约了外出实践的费  相似文献   

6.
1汽修专业"五岗进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汽修专业"五岗进阶"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各个阶段的需要,联合企业开展探岗、选岗、定岗、跟岗和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同育人的目的。该模式是针对当前职业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力度不强、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和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而采用的职业岗位技能螺旋晋升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0月22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银石立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牵头,北京市汽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等近30家职业院校共同发起的全国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产学研创新联盟(简称"新能源汽车人才创新联盟")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车人才创新联盟旨在:为成员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新能源汽车装配、质检、维修及相关服务、管理人才;提升成员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课程)"建设水准,增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水平提升,建立适应行业和企业需求的新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铁路"工电供"等专业的融合问题,深入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进行调研,分析现有专业设置情况及企业用人需求情况,梳理了专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分别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和新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工电供"融合是铁路企业的需求,应制定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掌握多工种融合技能,培养出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够从事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和普速铁路综合维修一体化生产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出现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毕业生找不到适合岗位的现象,这凸显了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与企业用工标准脱节问题的严重性。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未能准确定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我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以"能力本位"教学改革项目为契机,与广州瀚福福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广东鸿粤汽车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校企合作项目。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与实施汽车专业课程标准,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并合作开办定向冠名班及共同授课,力图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共同培养人才的"校企生三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教育改革的深化也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受到更多的重视,当前产生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方一起培养学生,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企业运用工学知识进行实践,从而提升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所以文中就"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帮助培养出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的精神,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1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目标通过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校企行")三方共同招生招工,联合培养技能人才;校企行三方共同建设教学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实施在岗教学,把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对接,加强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和协会导师的互动,打造"教师+师傅+导师"的三导师型教学团队。经过现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技工院校教育是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适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很多技工院校纷纷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满足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许多学校教学模式仍沿用本专业最传统的教学模式——"板书教学",即使是实训教学,也是老师说得多,学生做得少,"圈羊式"教学还占主流,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有待实施。  相似文献   

13.
张倩 《中国电动车》2024,(1):149-151
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培养适应该行业需求的人才,学校和企业开始探索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模式,该模式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实践性的培养机会。文章从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需求入手,阐述了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模式的意义与优势,分析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跨境电商人才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蓝图,要做好一个专业的建设首先要解决以下3个问题,第1个问题是"培养什么人?"这需要面向行业、企业,深入分析区域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进行调研,明确就业岗位(群);第2个问题是"为谁培养?"这需要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定位;第3个问题是"如何培养?"这需要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然而与之相配套的后市场服务和从业人员却非常匮乏,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由于从业人员的相关维修技能和职业素养只能按照传统的"一对一"模式进行培养,培养过程较慢,因此优秀的钣喷从业人员成为企业相互争夺的"香勃勃"。根据本人在企业20多年钣喷主管和面试官的经验,依据钣喷行业岗位的专业需求,结合大中专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开设了《汽车钣金与涂装》这个传统的专业课,以便更好、更高效地培养优秀的钣喷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正>甘肃省人社厅、财政厅日前下发《甘肃省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从2019年到2020年,力争每年培训4 000名以上企业新型学徒(以下简称"学徒")。2021年起,力争年培训学徒5 000名以上。我国未来的发展创新,最关键的要素在于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职业化人才,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个重任。因此,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育机制有着非常现实的强烈需求,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经济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是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和人才的需要和诉求,直接推动和促进了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根据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与社会、企业互动,直接或间接推进了经济发展。公办职业院校学校作为国家的一个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学生塑造人格,技能培养和就业缓冲区的功用。作为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实施,学校承担的社会服务的功能尤为重要。为社会在职人员培训既能够为社会在职人士实现"充电"--自我提升;同时也为学校创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让我国由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需要与企业紧密结合,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内容,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能够为企业所用。笔者以《电动汽车检查与维护》课程中"电动汽车高压部  相似文献   

19.
正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汽车服务技术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数量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企业奇缺高级维修人员。而职业院校培养的大量的汽车专业毕业生难以满足"一上岗即能独立工作"的企业用人要求。究其原因,就是高职汽车专业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数量、质量的要求显得不相适应。针对上述汽车维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我院对汽  相似文献   

20.
正1校企合作校外实习模式的意义1.1校企合作校外实习模式对学校的意义我校多年来学习和采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学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企业真正所需人才。校企合作校外实习模式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学生在汽车企业实习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出老师教学环节中的缺陷与不足,并进行调整与改善,从而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