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针对同步器在换挡过程中的二次冲击问题,运用ADAMS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动态仿真,揭示了花键齿端锁止角和棱线角等设计参数对同步器齿套质心位置和同步结束时刻,以至二次冲击力峰值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满足评价指标的花键齿端最佳设计参数组合,达到了降低二次冲击力峰值,改善汽车变速器换挡平顺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郭玉芝 《汽车运用》2002,(10):38-38
桑塔纳轿车采用了四挡全同步手动多级式齿轮传动变速器,有4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前进挡均采用锁环式惯性同步器,换挡机构采用全同步器啮合套式,具有质量小、布局紧凑、结构合理、工作可……  相似文献   

3.
<正>一、背景描述同步器是汽车变速器中结构最复杂的部件,它可以保证汽车的换挡轻便、迅速、无冲击,降低驾驶员的操作难度,提高行车安全性[1]。结合齿圈作为同步器的核心零件,其寿命直接影响同步器寿命。某多挡位变速器在开展疲劳试验后,结合齿圈产生疲劳裂纹。故障现象表现为,花键磨损,磨损积累后,从应力集中点发生花键断裂,故障现象(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锁环式同步器滑套对同步器挂档轻便性有很大影响,在滑套朝向挂档侧结合齿圈移动时,滑套必须克服弹簧的摩擦阻力,这主要受弹簧压缩量的影响。滑套的凹槽结构主要影响压缩弹簧的压缩量,进而影响弹簧的摩擦阻力,不断变化的摩擦阻力造成挂档时滑套上的受力也在不断变化,在变速器中则体现在操纵装置的换档臂杆上,并通过杆系传递到车辆驾驶室的换挡手柄上。故滑套的凹槽结构对同步器挂档轻便性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对驾驶员的驾乘轻便性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当然驾驶员的驾乘换档轻便性与整车的杆系、变速器的操纵装置、换档辅助装置等有关,是相关几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桑塔纳轿车采用了四挡全同步手动多级式齿轮传动变速器,有4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前进挡均采用锁环式惯性同步器,换挡机构采用全同步器啮合套式,具有质量小、结构合理、布局紧凑、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如果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不按正确方法操作,故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6.
带同步器的变速器在汽车换挡过程中有着换挡轻便性好、舒适度高、换挡过程平顺、顿挫感低、操作简单、驾驶强度低等显著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同步器成本高、部分摩擦材料耐磨性差,司机操作不当时摩擦材料磨损快等,为此国内部分市场存在使用滑套式换挡的变速器。滑套式变速器使用两脚离合换挡,零件数量少,也没有同步器的摩擦材料,所以成本较低、同样条件下使用可靠性较高。鉴于带同步器变速器与滑套式变速器在市场上共存,文章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通用化的设计方法,可简单并快速的实现带同步器变速器与滑套式变速器的互换,对变速器降本及通用化设计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司康 《汽车与配件》2014,(12):59-61
<正>16档(148.18)系列变速器主、副变速器均采用双中间轴结构。齿轮采用"细高齿"(重叠系数g2)。主变速器有全同步器和无同步器两种:对于全同步器变速器,主箱采用锁环式双锥面同步器,同步容量大,挂档灵活轻便;副变速器采用增强型锁销式同步器,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带同步器的变速器有着换挡轻便性好、舒适度高、换挡过程平顺、顿挫感低、操作简单、驾驶强度低等显著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同步器成本高、部分摩擦材料耐磨性差,操作不当时摩擦材料磨损快等。为此国内部分市场存在使用滑套式换挡的变速器。滑套式变速器使用两脚离合换挡,零件数量少,也没有同步器的摩擦材料,所以成本较低、同样条件下使用可靠性较高。鉴于带同步器变速器与滑套式变速器在市场上共存,文章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通用化的设计方法,可简单、快速的实现带同步器变速器与滑套式变速器的互换,对变速器降本及通用化设计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专利名称:一种重型汽车变速器 专利申请号:03280500.4 公开号:CN2642564 申请人:海南玉柴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变速器,在双中间轴汽车变速器主箱的主轴上装有双锥面锁环式同步器,并在其两侧设有一个同步器接合齿圈;所述双锥面锁环式同步器是由同步器外锥、同步器锥体和同步器内锥组成,可形成两个摩擦锥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重型汽车变速器结构简单,操纵方便,适用范围广,可有效地缩短汽车换档时间.  相似文献   

10.
同步器通过滑动齿套内花键与变速器的输出轴联接。换挡时,由于拨叉往复作用,使整个同步器总成沿轴向移动。当同步器的锥环外锥面与锥盘内锥面相接触时,在锥面摩擦力的作用下,同步器总成随锥盘开始旋转,开始产生同步作用。当滑动齿套继续沿轴向移动,由于转动惯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旭  张诚 《天津汽车》2009,(9):48-51
手动变速器在换倒挡操作时易产生打齿和异响等问题,文章介绍了日本协和合金公司发明的一种倒挡换挡同步机构.该结构在换倒挡时换档力作用在5挡同步器齿套上,利用杠杆原理,以同步器齿毂为支点,通过杠杆齿环反作用在5挡同步器齿环及5挡输入轴齿轮锥面上,从而达到制动输入轴倒挡齿轮顺畅换挡的目的.该机构成功应用于国内某款轿车,代表了变速器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已开发出一种重型卡车变速器同步机构的模拟技术,用于解释车辆变速时非正常(二次)换档反应力是如何产生的。由于同步机构的复杂以及同步时间极其短暂,因此使用常规实验的方法分析这一现象是很困难的。为此,使用ADAMS分析模型对同步器零部件的运动和力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非正常换档反应力是在同步器齿套和结合齿的花键啮合过程中产生的,其原因是由于齿套的运动。在齿套花键倒角与结合齿花键倒角之间接触点上的推力与旋转力之间的相对关系影响了这一现象,并且可通过调节倒角表面的力的关系来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参考ZF-BK型同步器实际尺寸参数,在PRO/E中建立了同步器三维模型,导入ADAMS中建立了仿真同步器工作过程的虚拟样机,实现了同步器工作的同步与锁止功能,同步时间与理论计算值一致。分析了接合套与接合齿圈啮合齿接触位置、换挡力和摩擦锥面摩擦因数大小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变速器跳挡故障产生的原因:①变速齿轮、齿圈上的齿在先进入啮合的一端磨损较为严重,沿齿长方向磨损不均形成锥形,在传动过程中产生轴向推力,使之脱离啮合,造成跳挡.②啮合齿啮合深度不足,同步器严重磨损或损坏.③滑移齿轮键槽与花键毂花键齿磨损松旷.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换挡过程中的二次冲击,提升用户体验,以降低换挡过程中输出端当量转动惯量为思路,文章设计了一款单向离合器式手动变速器。新型变速器将输出轴设计成两段,并以单向离合器相连,全部前进挡齿轮安装在输出轴的前段,与中间轴上各齿轮啮合传动完成变速变扭功能。运用ADAMS仿真软件,对其换挡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获得新型手动变速器换挡二次冲击曲线,通过与传统手动变速器换挡二次冲击曲线的对比,揭示了新型手动变速器在提高换挡平顺性方面的优势,并通过仿真分析探究花键齿锁止角及棱线角与换挡二次冲击的关系,通过合理选择锁止角与棱线角数值,进一步降低换挡二次冲击。  相似文献   

16.
变速器同步环组件是锁环式同步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锁环式同步器系统的失效模式主要为同步环的断裂,而引起同步环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冲击引起的疲劳破坏。针对此问题,采用ABAQUS显式动态分析来模拟同步过程中同步环的冲击情况,并采用FEMFAT软件以强度分析结果为输入,进行同步环疲劳寿命分析。通过此分析,在同步器设计初期进行疲劳耐久预测,为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EQ11l08G型汽车装配A130型6挡变速器,1、2挡采用惯性锁销式同步器换挡,3、4、5、6挡采用惯性锁齿式同步器换挡,倒挡采用滑动齿套换挡,二轴上所有挡位的齿轮均为常啮齿轮,采用滚针轴承与二轴装配。变速器轴承长期在高速、重载条件下工作,尤其是装在壳体上半部的一、二轴上靠激溅  相似文献   

18.
对某乘用车手动变速器动态换挡性能进行了主观评估及客观GSA测试可知,此手动变速器动态换挡性能2升3存在"二次冲击"等问题,结合某对标变速器主客观评价指标,理论分析了二次冲击产生的原因,在保证倒锥接触长度不减小的基础上,通过减小同步器齿厚和模数可减小变速器的二次冲击,并再次通过主客观测试评估,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桑塔纳轿车采用四档全同步手动有级式齿轮传动变速器,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前进档均采用锁环式惯性同步器.换档机构采用全同步器啮合套式,使换档更方便,噪声更小.它具有质量轻、结构合理、布局紧凑、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一般来说,新车行驶20~30万km后变速器可能发生一些故障,但如果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不按正确方法操作,故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在使用维护过程中需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同步器是汽车和非公路车辆变速器中的关键零部件。在变速器换档时,它使欲啮合的齿轮副能迅速同步并保持接合状态,并能防止在同步前接合。,采用同步器后,可实现迅速而无冲击地换档,避免换档时的复杂操作,实现换挡轻便简单,减轻驾驶者劳动强度。安装同步器的优势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