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泥石流研究综述(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既是一种典型的公路水毁类型,也是公路水毁的主要动力.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泥石流研究成果的分析,本文作者将其研究现状概化为泥石流学科体系及分类、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模型、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8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了公路泥石流学中对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防治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柔性防护技术最初是在20世纪50年代用于雪崩防护.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柔性防护技术不断发展改进,现已用于岩崩、泥石流防护中.并在边坡防护加固领域得到了广泛地推广。本文通过某工程边坡落石防护工程的方案选择.将柔性防护系统与传统防护措施作了比较.显示了柔性防护系统在技术、经济和其他方面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3.
SNS柔性防护系统技术分析及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传统的坡面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存在的不足,介绍了SNS柔性防护系统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基本类型(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并结合工程实例,着重分析了主动防护系统中的TECCO系统的作用原理、防护功能和适用条件。SNS柔性防护系统作为一种施工简单易行、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环保效果好、经济合理的防治新技术,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泥石流既是一种典型的公路水毁类型,也是公路水毁的主要动力.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泥石流研究成果的分析,本文作者将其研究现状概化为泥石流学科体系及分类、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模型、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8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了公路泥石流学中对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防治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结合云南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实践,对泥石流地区公路工程的泥石流灾害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对泥石流地区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传统的坡面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存在的不足,介绍了SNS柔性防护系统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基本类型(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并结合工程实例,着重分析了主动防护系统中的TECCO系统的作用原理、防护功能和适用条件。SNS柔性防护系统作为一种施工简单易行、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环保效果好、经济合理的防治新技术,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主要从泥石流灾害的分类及成因入手,阐述了泥石流灾害对公路建设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成熟的泥石流灾害防治对策,以为类似公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SNS作为一种新型的边坡柔性防护系统,是以钢丝绳网为主要构成部分,并以覆盖(主动防护)和拦截(被动防护)两大基本类型来防治各类斜坡坡面地质灾害和雪崩、岸坡冲刷、飞石、坠物等危害的柔性安全防护系统。随着该系统在技术上的日趋完善,形成了一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领域内不可替代的防护新技术,在斜坡安全,特别是崩塌落石防护领域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公路泥石流研究综述(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石流既是一种典型的公路水毁类型,也是公路水毁的主要动力。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泥石流研究成果的分析,笔者将其研究现状概化为泥石流学科体系及分类、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模型、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8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泥石流学科体系、形成条件、泥石流体模型及泥石流运动及冲击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强调建立公路泥石流学的必要性,为有效防治公路泥石流奠定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结合SNS柔性网防护系统在金丽温高速公路太平港3号隧道洞口边坡防护中的应用,阐述了该防护网系统在落石防治上的优点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边坡柔性防护系统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2003年编写了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构件》(JT/T528.2004),现己颁布本文将对这种新型的边坡柔性防护系统的系统原理与特点、系统的组成、系统的适用范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法等内容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论述,以促进SNS边坡柔性防护系统在我国边坡防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柔性防护系统的性能、特点机理与安装步骤,阐述了柔性防护系统该项新技术在防护措施上的经济技术优越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岫岩山区历史上就是一个泥石流的多发区,选取太平岭沟作为岫岩地区典型泥石流沟进行泥石流形成机制分析。首先对太平岭沟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运动、水文地质特征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进行论述;然后分析太平岭沟泥石流灾害影响因素,以东沟泥石流为例分析太平岭沟泥石流形成机制,并对太平岭各主要支沟发育特征以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太平岭沟泥石流灾害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4.
SNS作为一种新型的边坡柔性防护系统,是以钢丝绳网为主要构成部分,并以覆盖(主动防护)和拦截(被动防护)两大基本类型来防治各类斜坡坡面地质灾害和雪崩、岸坡冲刷、飞石、坠物等危害的柔性安全防护系统.随着该系统在技术上的日趋完善,形成了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领域内不可替代的防护新技术,在斜坡安全,特别是崩塌落石防护领域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作者于2003年编写了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构件》(JT/T528-2004),现已颁布本文将对这种新型的边坡柔性防护系统的系统原理与特点、系统的组成、系统的适用范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法等内容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论述,以促进SNS边坡柔性防护系统在我国边坡防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泥石流淤埋桥梁后的毁损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桥梁、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护结构极易被泥石流冲击及淤埋毁损。基于泥石流两相流模型,以被泥石流淤埋的桥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近泥石流沉积物流变固结的机理,并且推导了泥石流沉积物流变固结的力学公式,最后结合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现场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泥石流淤埋毁损桥梁的力学机制,为公路工程人员防治泥石流灾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重庆境内泥石流发育的宏观地质环境较系统地分析,认为重庆境内具备发生大型及特大型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根据土体吸水强度衰减规律并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对坡面泥石流和沟谷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重庆境内泥石流流速计算公式,为工程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运用专家系统方法对重庆境内泥石流的发育趋势进行了分区,分区方案对境内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重庆境内泥石流发育的宏观地质环境较系统地分析,认为重庆境内具备发生大型及特大型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根据土体吸水强度衰减规律并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对坡面泥石流和沟谷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重庆境内泥石流流速计算公式,为工程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运用专家系统方法对重庆境内泥石流的发育趋势进行了分区,分区方案对境内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SNS防护网的类型SNS边坡柔性防护网可分为主动防护系统和被动防护系统两种:系统以钢丝绳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并以覆盖(主动防护)和拦截(被动防护)两大基本类型来防治各类斜坡坡面地质灾害和雪崩、岸坡冲刷、爆破飞石、坠物等危害的柔性安全防护系统技术和产品。主动防护系统是用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或包裹在需防护的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危岩崩塌(加固作用),或者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围护作用);其另一功能本质上应归于被动防护,但在SNS系统中由于其结构  相似文献   

20.
泥石流既是一种典型的公路水毁类型,也是公路水毁的主要动力.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泥石流研究成果的分析,笔者将其研究现状概化为泥石流学科体系及分类、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模型、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8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泥石流学科体系、形成条件、泥石流体模型及泥石流运动及冲击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强调建立公路泥石流学的必要性,为有效防治公路泥石流奠定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